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南亚东南亚研究》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第1期摘要

时间:2018/5/30 14:42:46|点击数: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

  张文木

  摘要:大国崛起是对旧国家革命的结果,而主导世界文明的民族和国家需具备更为进步的世界观、需要具备统一的地缘政治环境,需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需要在国际战略中坚持“不称霸”原则。研究和总结英国、美国、苏联等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和更多国家崛起过程中的挫折和教训,对于我们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无裨益。

  关键词:大国崛起;历史;经验

  2017年东南亚形势发展综述

  赵殊岚

  摘要:2017年东南亚各国政局基本稳定,但也有部分国家的内政因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预而造成内政问题的外溢,影响到对外关系和地区格局。地区局势的总体特点是南海形势的热度有所降低,恐怖主义的热度有所上升。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互联互通的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密。尽管东南亚国家依然注重平衡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但在很多领域,更看重本国的发展利益,并以此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重点和目标。在经济方面,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都实现了温和性增长。

  关键词:东南亚国家;政局稳定;恐怖主义;对外关系;宏观经济

  2017年南亚政治、安全与外交形势综述

  郑启芬 林延明

  摘要:2017年南亚国家民主化水平差异明显,政治发展仍呈不平衡态势。南亚国家社会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恐怖主义和暴力事件仍然是南亚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南亚国家间关系有进有退,印度与中国关系受挫,南亚国家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关系稳中有进。

  关键词:南亚;政治;安全;外交

  2017年缅甸政府执政绩效评析

  熊丽英

  摘要:2017年以民盟为主导的缅甸政府,遭遇了诸多的考验。内政上,和平进程的艰难推进与经济的萎靡不振,使得国内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在下降。外交方面,“若开邦问题”的不断发酵,使得昂山素季个人与政府的国际声望严重受损。不过,昂山素季和平与发展观念的明显转变,以及中国力量的有效介入,也给未来缅甸政治经济局势的改善带来了一些转机。

  关键词:缅甸政府;民盟;执政绩效;中缅关系

  2017年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综述

  陈利君 熊保安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南亚地区各国国内需求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开放步伐的加快,2017年南亚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但与上年相比,由于印度“废钞”引发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以及私人投资仍然不活跃、政府负债较多和安全形势不佳等问题导致南亚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对外贸易方面,本年度的进出口贸易额比上一年增长了不少,但由于进口扩大使南亚的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在物价方面,2017年南亚地区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在地区安全形势方面,各类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特别印巴冲突、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以及印度抵制中国货等,一度影响了双多边关系的发展,也影响了南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南亚;经济;发展形势;综述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及成因

  梅冠群

  摘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印度国内引发巨大反响。由于印度未成功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未参加北京“一带一路”峰会以及中印洞朗对峙等因素的影响,中印关系由热转冷,印度国内对待“一带一路”倡议出现一片怀疑、反对、敌视的声音。鉴于中印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未来必须调整“一带一路”在南亚地区的推进措施,冷静处理好中印间的敏感性问题,统筹处理好“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多个重大战略的对接,争取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实现中印关系的峰回路转。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印度;态度;成因;应对

  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的特征、问题与前景

  郑国富

  摘要:马来西亚作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马两国自然禀赋差异大、农业资源丰富、产品结构互补性强、消费规模庞大,农产品贸易合作已成为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2001~2016年中马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量与地位呈先升后降倒“U”型特征。根据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出口市场相似度测算,未来中马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马两国应增进政治战略互信,推动经贸关系升级,重视农业合作,落实政府间协议,推进全方位合作,深化“五通”建设,实现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更大发展,增进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贸易利益;“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区域合作伙伴关系

  南海丝绸之路宗教传播途经三亚史考

  蒋秀云 林日举

  摘要:南海丝绸之路又被称作南海“宗教之路”。往来南海的商旅、东来传法和西行求法的僧人,由于各种原因选择留居三亚,被称作“蕃客”。留居三亚的“蕃客”,在当地传播佛教、伊斯兰教。这些“蕃客”与三亚的黎族、苗族、疍家等族群之间在信仰层面彼此碰撞、沟通,丰富了三亚人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我们可以管窥南海丝绸之路上宗教传播的盛景,透视不同文明对话的意义。

  关键词:南海丝绸之路;三亚;宗教;传播

  英属时期新加坡的鸦片政策探析

  郭峰 魏炜

  摘要:自新加坡开埠以来,殖民政府对新加坡的鸦片政策经历了确立包税制、扶植包税商、废除包税制、全面禁烟等四个阶段。公开的鸦片交易深刻影响了英属时期新加坡社会的方方面面,鸦片收入长期作为殖民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保障鸦片收入的持续稳定成为殖民政府制定鸦片政策的前提。

  关键词:鸦片包税制;新加坡;禁烟;政策

  1948年以来斯里兰卡外交政策的演变

  刘耀辉 简天天

  摘要:斯里兰卡是印度洋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岛国。1948年独立以来,斯里兰卡外交政策既体现出变化,也存在连续性。1948年至1956年间,斯里兰卡在外交上亲近西方,戒备印度,排斥共产主义国家。1956年至1977年间,斯里兰卡主要采取了不结盟的外交方针,改善斯印关系,与中国建立和加强了外交联系。1977年至1994年间,斯里兰卡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斯印关系因斯里兰卡内战而趋于紧张。1994年至2015年间,斯里兰卡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斯关系在2005年之后快速发展。2015年以来,西里塞纳政府调整了外交政策,采取兼顾各方的原则,中斯关系稳定发展。

  关键词:斯里兰卡;外交政策;演变

  英属时期的印度教民族主义

  张高翔 靳若云

  摘要: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印度国内一股对社会影响很大的民族主义思潮,它从19世纪末开始兴起,在一些重要思想家的建构下,到20世纪20、30年代基本成型。建国后,这一民族主义思潮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复兴,对印度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印度作为我们的邻国,又是大国,与我国有紧密的地缘政治关系,我们无法回避对其民族主义的关注和解读,这对处理好两国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属时期;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演变

  1947~1956年东孟加拉语言运动探析

  叶伟伟

  摘要:巴基斯坦独立后,东西两翼因语言问题形成严重的分歧和矛盾。由于巴政府语言政策的失误,引发孟加拉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1947~1956年,东孟加拉人为实现孟加拉语的国语地位展开反抗,该运动首先在文化领域进行,随着运动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运动。语言运动促进了孟加拉人的民族认同,为孟加拉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巴基斯坦;东孟加拉;语言运动;民族主义

来源/作者:《东南亚南亚研究》编辑部/孙喜勤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