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09/12/18 11:38:00|点击数:

中国政治信任水平测度指标及现状
梅 祖 蓉
        摘要:公民政治信任水平对政府合法性的强化、民主政治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综合考察,当前中国公民政治信任的水平处于匮乏状态。然而,匮乏不等于危机,无论从学理还是实证的角度,政治信任危机的说法都不成立。
 
服务型政府公共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探究
李 建 刚
   摘要:“公共性”是政府的合法性依据,公共性价值是服务型政府的灵魂和旨归,服务型政府必须致力于建构公民本位、公平正义、公共利益、服务精神、公共责任为轴心的公共行政价值体系。强化公共性职能、重塑公共制度、培育公共伦理、培育公民社会等是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性价值的基本途径。
 
转型期中国农村政治文化对村民自治影响的三维分析
戴 玉 琴
   摘要:以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为切入点看,村民自治运作环境、村民自治运作过程、村民自治主体行为3个维度对村民自治运作带来了影响。当下农村政治文化一方面客观上为村民自治运作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容的政治环境,影响着村庄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和管理活动的民主化趋势,规范和制约着村组干部和村民政治行为的正确选择;另一方面,传统的人情礼俗文化影响着运作环境的法理化,依附性政治心理影响着村民自治主体行为的自主化,家族文化影响着村民自治运作的公正化。
 
乡镇政府的选择性政策行为分析
金 东 日1, 李 勇 军2, 马 会 周3
  摘要:乡镇政府在政策过程中的多维角色地位,使其承担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责任、自下而上的社会回应责任和自我管理责任。乡镇政府政策行为和效果是通过其官员的行为来实现的。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与其他社会环境因素的多重压力下,乡镇政府制度安排的结果是形成了压力型体制。在这种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必然做出选择性政策行为。而选择性政策行为的后果是扭曲了三维政策责任。解决乡镇政府选择性行为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变革,而变革的思路主要有组织变革和民主政治改革两种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益结构变迁的轨迹和模式
谢 海 军
  摘要: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其本质就是不同群体的利益再调整过程。根据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益关系变革的方式、速度和社会群体利益分化的差异,把我国利益结构变迁轨迹划分为3个阶段。1978~1992年:利益分化成为利益结构变迁的主要方式,不同利益群体从共享改革初期成果到利益结构的合理分化。1992~2002年: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确立之后,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进入快速分化阶段,社会利益矛盾日趋凸显。2003年至今,随着现代化建设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由侧重利益分化为主的时代,进入到侧重利益整合为主的利益结构调整时代。
 
动态视野中的政党制度
许 忠 明1, 陶 传 平2
  摘要:国家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政党又是在国家和社会中形成的,政党是连接国家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政党在国家和社会中具有主导功能和核心地位,政党制度对国家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既有促进作用,又有约束作用。政党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困境主要源于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向量变化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促使3个向量的均衡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的嬗变及其现实遭遇
张 金 霞1,2
  摘要:现代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其嬗变过程深受资本主义发展变化和20世纪末全球化的深刻影响。科学理性地分析民主社会主义的嬗变及其境遇,有利于排除西方社会思潮对我们思想的干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公民的三重身份认知——以回族为例
马 平
  摘要:受到现代自由主义、国家认同和族群意识的交互影响,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公民的自我身份认知具有三重性:社会层面的自治个体身份、宪法层面的公民身份、文化层面的少数民族身份。以宪法学的角度、从公民这三种身份的自我认知出发来考察,传统上系伊斯兰教在内地之主要文化载体的中国回族,客观上加快了分化态势。
 
人类学的田野实在问题
李 立
  摘要:无论表现如何不同,人类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认识对象。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认识的特殊性在于它以田野作业为基础。田野作业的基础性使人类学研究的经验性与实证性得到充分强调。与此同时,它也可能让研究者陷入未经反思的“实在论承诺”。人类学表层实在、深层实在、关系实在和解构实在4种实在观的变更脉络,为人类学实在观的建构与反思创造了必要的认识论语境。
 
相辅相成的“困扰”仪式与“越轨”仪式——从女性视角审视凉山彝族毕摩教
   
  摘要:在宗教仪式主义氛围浓厚的凉山彝族社会,全民信仰的毕摩教通过“困扰”仪式和“越轨”仪式两种相辅相成的力量对男女两性,特别是女性的行为给予引导和约束,促使女性对宗教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不断内化,从被动接受到自觉按角色行事,并强化了“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
谷 禾
  摘要:大众媒体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云南跨境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有利于塑造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在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社会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和调整针对跨境民族的传播手段和内容,确立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社会资本与政治态度:新加坡三大族群比较研究
孔 建 勋
  摘要:在社会资本理论框架下,新加坡的公众价值观调查(WVS)数据表明,新加坡的华人、马来人和印巴人的社会资本存量有明显的差别,而且社会资本对于新加坡3个族群的政治态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禅宗“直观本质”的哲学意蕴
韩 凤 鸣
  摘要:哲学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后远离了生活,但这种哲学又要回到其起源的地方,世俗生活都曾有过对自身的反思。我们在禅宗的“直观”方法中发现一种古老和根本的消解自身以还原本质的方法,这种直观不是概念或经验的,而是人在清净自是中呈现,在自身之中的回转以回到自身的清白。这种“看”的方法让呈现和呈现者以及所现之事回归其本来自在的纯粹面貌,人在普遍的呈现中保持存在的纯真又促其显露,这是真正的本质直观。
 
普遍有效性的诉求:在康德与哈贝马斯的伦理视域中
胡 军 良
  摘要:在伦理规范、道德原则的普遍有效性上,康德与哈贝马斯坚守着同样的普遍主义立场。前者的义务论伦理学不仅使伦理规范、道德法则重新有效奠基于自由理性,而且使自身的伦理探究方式与经验主义者、功利主义者分道扬镳;后者的对话伦理学既认同理性是伦理规范普遍有效的根基,又对道德怀疑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予以了彻底的清算。不过,虽然康德与哈贝马斯有着上述共同的伦理旨趣,但二者所基于的哲学视域、思维范式、诉求方法却迥然相异。就哲学视域而言,前者为意识哲学,后者为语言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前者为独白范式,后者为对话范式。就诉求方法而言,前者为先验主义,后者为程序主义。尽管二者的伦理诉求皆难逃某种局限与困境,均面临诸多挑战与诘难,但依然不啻为医治诸如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社会病象的良方和确立人们行为合理性基点的有效门径。
 
伊格尔顿对审美自律论的解构
刘 艳 梅
  摘要:审美自律论是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观点,是审美现代性的标识。对这一宏大叙事,伊格尔顿以现象学方法、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学理依据和解构策略,回到身体本身思考美学问题,指出在阶级社会中,审美是阶级主体塑造的实践方式;作为理论话语的美学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语境和深层指向,审美因而成为一种社会调控力量。这对我们研究审美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古琴:“士”政治职能的审美外化
王 咏 
  摘要:关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的雅俗问题,一直停留在儒道哲学的美学层面上。古琴的审美特征应结合其主要实践群体——“士”阶层的“乐谏”传统与“道统”独立意识加以分析。古琴“淡远”的审美性格与古琴实践群体“士”的形成渊源、政治职能、“道”统的独立思想意识等有着重要的同构性关联。
 
一个全新的哲学视野
           ——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的哲学
唐 嘉 荣
  摘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的哲学确立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享受世界,就是要建立一种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生存方式和思想方式,为创建和谐社会和人类的和谐,在哲学功能上提供意义;在这一哲学关系中,过度的物质享受、对象化的享受不等于享受;人类既是认识世界的存在物,同时也是改造世界和享受世界的存在物,如果我们没有享受的能力,我们就会敌视和破毁这个世界;我的享受世界的能力,我的分享需求的真正动机,决定我真正的生存。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资源诅咒的化解
黄 毅
  摘要:从20世纪中期至今,资源富集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资源繁荣到富饶的贫困,再到资源诅咒的艰辛历程;资源诅咒现象的出现对于资源型经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资源型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换,引导资源型企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有助于化解或减轻资源诅咒对资源型经济地区的伤害。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赵 冬 初
  摘要:自主创新通过推动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于受到技术依赖观念的影响、科技体制的束缚以及财政政策的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应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交易机制、交易契约与中间性组织理论的构建
王 颖
  摘要:中间性组织可被看作市场和企业的混合模式,在中间性组织的交易中,采用价格机制和权威机制的混合;在中间性组织的契约制度方面,采取市场的契约方式和一体化企业的契约方式这两者的混合;中间性组织是价格机制、权威机制、市场契约和企业契约在不同程度上相互组合。
 
商品住房性质与房价特征的思考
朱 劲 松
  摘要:商品住房具有的特殊性质主要是由居住用地特殊的使用价值——便利收益决定的,便利收益导致住房商品模糊型的出清约束弱化特征,该特征造成了房价易涨难跌的特点,这就容易解释近年来国家在住房调控上遇到的困境。
 
扶贫政策、经济增长对中国扶贫工作的影响
乔 召 旗
  摘要:在中国的扶贫进程中,扶贫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其作用优于经济发展对于扶贫的促进作用。在财政资金边际投入递减的前提下,需要不断创新中国扶贫体系,让更多非政府组织(NGO)参与扶贫,发挥他们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减少政府直接运作,以提高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益,并确保中国扶贫工作的顺畅开展。
 
论现代农业的“十化”特征及其互动机制
曹 俊 杰, 王 学 真
  摘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农业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十化”特征,而且“十化”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
 
“双向系统性”模式:社会救助管理水平提高的新思路
 焦 克 源,   胡 晓 婷
  摘要:制度的设计与运行需要完善的管理机构作保障,而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制度的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政府应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而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在管理实践中存在部分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对目前社会救助的管理体制与经办工作进行创新,建立“双向系统性”的社会救助新型管理模式,执行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推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
 
家族法的产生、地位及变迁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本位为政治法律的基础,宗法等级制度与国家政治等级制度一致,以家族法为代表的民间法是调整传统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法律规范。家族法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法律现象之一,虽有其自身的局限,但在现代语境下仍有一定的价值,应增强对家族法的研究和应用。
 
佛教伪史《汉法本内传》与佛道论争
刘 林 魁
  摘要:《汉法本内传》是一部成书于佛道论争异常激烈的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伪史著作。它不但完善了汉明求法这一传说,而且融入了另一部佛教伪史著作《周书异记》的主要内容;既继承了这一为时人信服的佛教来华传说,又突破了其原有的主题,增加了佛陀先于老子、佛教优于道教的信息。在叙述佛道斗法时,《汉法本内传》借鉴了佛经中佛陀与六师外道斗法的叙事框架和结构。《汉法本内传》中还有明显的佛道论争和佛讲的痕迹。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概况、成因及其基本特征
张 正 光1, 张 远 新2
  摘要:抗战时期,在延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也展现了其来源面广、背景复杂;层次较高、聚集大批专家学者;思想上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弥补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缺陷,初步实现与工农群众结合;改变阶级属性,实现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以及实现各界知识分子大团结等的鲜明特征。
 
东周政治外交婚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
耿 超
  摘要:东周时期的政治外交婚于当时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这些政治婚姻中,男女两性的地位、权力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虽然婚姻双方都为国家或者宗族利益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情感,但毕竟当时已是男性所主导的社会,男性往往是受益者,而女性甚至沦为“被交换的物品”。男、女贵族在政治外交婚中的不同的性别地位与立场,也直接影响着国内政治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论汉代的旌表方式
韩 帅
  摘要:汉代的旌表方式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刻石表闾”、“扁表其门”、“图象其形”、树碑立祠等,都是政府常用的旌表手段。既有在闾里进行的彰表,又有在墓地、宫殿等处予以的显扬,事迹突出者还“图象百城,以厉风俗”。通过汉代政府各种方式的旌表,促进了儒家伦理道德在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传延。汉代的旌表方式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之批评
 李 晓 灵1, 王 晓 梅2
  摘要: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由于其本质上的文化冷战思维色彩、本土主义立场与西方中心化潜在观念的天然矛盾与混乱、文化民族主义色彩的制约以及全面解构后的失语与缺席,使得它在中国当代电影的民族化与世界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诠释的理性和建构的力度。由此,超越后殖民,强化国际竞争力,方为中国当代电影的自强之道。
 
《西行漫记》与美国中国学的发展
 毛  新
  摘要:《西行漫记》是一部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历史性的新闻著作,同时也是美国中国学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它推进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现代中共党史学诞生的象征性著作;开辟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新方法,影响美国中国学形成了注重现实社会功能的重大特点。它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中国观,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革命摇篮。
 
从社会批判到文化祛魅:文化唯物论视角下的文化诗学批评
王 进
  摘要:新历史主义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关系是文化诗学谱系研究的重要部分。新历史主义对文化唯物论既有社会批评的方法论借鉴也有文化诗学的理论创建:文化与社会的批评理念是两者方法论的理论契合点,“借古讽今”与“以今参古”的批评指向是研究旨趣的分歧点,而意识形态与权力话语的批评范式则体现出两者理论建构的不同诗性导向。考察这两种西方批评理论的指涉关系,可以使中国文艺研究获得一个历史与文化的诗学新起点。
 
论汉代辞赋中的“士不遇”主题
张 炳 尉
  摘要::“士不遇”一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汉代士人对不遇的歌咏,其表现手法甚至语言,主要源自屈赋。按照与屈赋的相关程度,可以分为三大类。尽管不及屈赋庄严绚烂,汉代士人的歌咏尤其是《答客难》一类的作品,仍然是士人追求自我完成这条人文之路上的一道奇丽的光彩。
 
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促进——第三届中国与北欧妇女/社会性别学术研讨会综述
温 益 群
 
(责任编辑:沈宗涛)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