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时间:2013/9/23 10:02:11|点击数:

  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云南开放型经济发展

  任 佳, 刘诗祥, 李 丽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贯彻国家战略并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发展。但仍存在经济开放度总体水平较低,产品出口仍以资源性产品为主,不同区域经济开放度差,海外投资力度较弱,协同“走出去”的行动很少,不了解对象国法律、政策、文化等问题,需要大力开发周边市场,提升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以产业合作推动外向型企业发展,同时要不断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可持续的“走出去”模式,更多地开展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零售业网络平台上的消费者行为分析——从交易社区中类社会互动的视角

  崔 睿, 李 琪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来探究类社会互动、互动效用与网络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零售业的交易社区成员间类社会互动的三维特征态度互动、认知互动与行为互动正向地影响着成员在社区中的爽体验、认同感、信任、主观规范,而信任、主观规范和感知有用性最终正向影响着社区成员在网络零售平台进行购物的意愿。

 

  从离岸账户监管看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问题

  司彧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离岸金融由于其运行体制独特,容易逃脱各国的金融法规监管,从而成为金融市场风险加剧、洗钱、欺诈和使各国金融监管弱化和影响在岸金融市场稳定的因素。可从离岸账户这一离岸金融市场的微观工具出发,研究离岸账户通常的操作手法及其给东道国带来的风险,探讨东道国特别是我国如何对离岸金融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

 

  动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张 茜, 任燕燕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静态精算定价模型基础上,构建基于利率、房价和寿命三因素波动的动态定价模型,并采集2005年7月到2010年12月的全国二手住宅价格月度指数,对我国房价波动进行动态模拟,结果显示,借款人可获得的贷款数额与申请年龄成反向关系,与房产价值成正比;定价结果对贷款利率变动和房产折旧率变动的敏感度较高,对费用率的变动最不敏感。

 

  涉农贷款:由农发行独撑转向商业银行共担

  周志太

  (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依据金融功能观和系统论,发挥财政与央行资金的种子和杠杆作用,建立利益补偿和激励制度,确保商业银行提供涉农信贷服务的收益不低于非农金融业的收益,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涉农贷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涉农贷款普遍承担的机制。

 

  安全农产品供应链源头治理——从关系优化与界面规则的视角

  彭建仿

  (重庆工商大学 商务策划学院, 重庆 400067)

  摘要:以企业与农户关系优化为导向的关系治理机制,是安全农产品供应链源头治理的一种新的重要方略。企业与农户关系优化的价值在于通过互利性行为而不是自利性行为实现安全农产品供给,而互利性行为的实现以及自利性行为的抑制都依赖于相应的界面规则安排。重点分析关系优化的维度和界面规则,可以揭示关系优化引致安全农产品供给的作用机理。

 

  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消费市场间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杨英法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文化产业集群的壮大、文化消费市场的兴旺是文化产业繁荣兴旺的两个最关键因素,二者之间又并非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关系,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带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应着力构建二者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力促二者间能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视觉产业的内涵和发展机制

  吴 玥1, 张之益2, 许 莉2

  (1.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 北京 100872;

  2.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要:视觉产业是一切生产和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感知意象,以视觉观念价值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集合体。为了满足用户的感知意象,视觉生产者需要将其提供的观念价值与顾客认知行为连接在一起,通过信息价值、文化价值、体验价值的形成促成视觉消费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产业的发展。同时视觉产业在新经济、高科技、大文化的背景下需要向拟真化、效益化、标准化与客制化方向迈进。

 

  图像的“华夷之辨”:清代百苗图与苗疆历史的视觉表述

  安 琪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 200433)

  摘要:作为一类重要的民族图谱,清代百苗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绘中国西南边疆“苗蛮”的形貌、文化与生活,在一帧图幅内,搭建起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之间的桥梁。百苗图的视觉表现形式与古代中国的“华夷之辨”和清代苗疆的社会历史情境构成的对应关系,使其成为一类典型的社会性艺术。百苗图这一图类是清帝国边疆想象与具象的再现,是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对苗疆社会历史情境进行的一种创造性“转译”。对百苗图作出基于叙事学和符号学的文本分析,能够得以一窥清代国家对于边疆“异己”的再现策略,并解读图像文本中蕴藏的文化符码和象征意涵。

 

  哈尼族“阿卡”释义

  张雨龙

  (云南大学 民族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族属于雅尼支系,自称“雅尼”或“阿卡”。“阿卡”一词不仅在哈尼族社会中普遍使用,也在国际学术会议中被正式使用,但学术界对“阿卡”依然存在一些误解,有学者认为“阿卡”是傣族对西双版纳哈尼族的蔑称,具有歧视性。事实上,“阿卡”并不是傣族对哈尼族的称呼,“阿卡”也没有“奴隶”等歧视意义。对“阿卡”的涵义进行辨析从而明确“阿卡”是自称而不是他称,不仅有利于正确理解哈尼族的民族发展史以及哈尼族与傣族的历史关系,消除民族间误解,也有利于规范学术术语。

 

  纳西东巴文石刻述略

  杨亦花, 喻遂生

  (西南大学 文献所, 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纳西语称东巴文为”斯究鲁究“,意即木石上的痕迹,木石应是东巴文最初的载体。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木石上的东巴文所见不多,也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前辈学者和近年来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一些东巴文石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以为研究碑刻和民族文字的同行提供参考。

 

  中国民族地区资源诅咒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玉文

  (大连民族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资源诅咒”假说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会阻滞经济增长,“将自然资源留在地下”成为逻辑上规避其“诅咒”的最佳选择。然而1995~2009年期间中国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在引入相关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表现出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负相关,而是较稳定的倒U型曲线关系。因此,民族地区的“资源诅咒”是有条件的“诅咒”,一定限度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福音”;当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时,资源才成为经济增长的“诅咒”。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吴贤静 1, 蔡守秋2

  (1. 武汉大学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2. 武汉大学 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性,当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挑战,整体生态安全要求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从制度层面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重点在于完善和创新少数民族地方立法制度、环境资源开发决策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神话的除魅——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民间金融的人类学思考

  杨洪远

  (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矿产资源产业与民间金融的紧密结合,使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短短的20余年,从一个曾经是西部贫穷落后的边缘城市成为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打造了一个快速致富的“神话”;与之同时鄂尔多斯市的民间金融也有接近20年的持续繁荣,这也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的“神话”。可从人类学的视角探析民间金融在鄂尔多斯市的表现形式、在鄂尔多斯市盛行的原因、对鄂尔多斯市社会的影响,以及思考和定位民间金融在鄂尔多斯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承认政治理论的“地位模式”对“身份模式”的超越及其限度

  袁 丽

  (中山大学 哲学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发源于黑格尔,经由泰勒和霍耐特等发展的承认政治理论强调主体间的承认对个体和群体身份形成的重要性,寻求对其独特性或差异的承认,是一种“身份模式”。它促使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要求,提供了思考正义问题的崭新视角,但易产生替代和具体化问题。对此,弗雷泽提出“地位模式”,把承认当作社会地位问题,避免对错误承认的心理学化理解,同时也为承认政治解决关于“平等/差异”问题的争论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终极关怀” 的双重意蕴及内在限度

  雪 婷

  (吉林大学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哲学对世界和人生的把握从逻辑上说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渴求,它表现了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终极性关怀。然而正是这种终极性的关怀在传统形而上学中发挥到了极致,并以异化的形式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安身立命之本。传统形而上学赋予人的“终极关怀”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体现为对作为终极本体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理论诉求,另一方面体现为“终极关怀”内蕴的现实维度的变迁。然而这双重意蕴由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特征与内在困境无法达到内在统一,并以前者吞噬后者的架势呈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切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并为人们提供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虽然这是“终极关怀”自身无法突破的内在限度问题,但是却为基于感性实践活动的马克思哲学突破其内在限度的“现实关怀”提供了其内在可能性。

 

  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困境的前提省思——兼论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杨显平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在“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中的双重“自我异化”展开的存在论批判。因此,从现代哲学的生存论域出发,重新省思和审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建构前提,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到马克思异化理论中长期“被遮蔽”了的初始见解和本真涵义,还马克思异化理论以真相,使其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再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孙 跃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愿接受、会应用,并给人民大众带来切身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是“三性”、“三化”,即群众性、现实性、导向性和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

 

  韩非“人法合一”理论范式的建构理路

  李玉诚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韩非以“道理论”为哲学基础,以人性为现实依托建构其法治学说。他将“道”转成“理”,进而转变成现实中的“法”。循着即心言性的理路,以“计算之心”为依据塑造了一种“众人”的现实人性,预设了人与法的分裂形态;又以“虚静心”为依据,建构了一种符合“道理”的人性,并藉由“圣人”与“众人”的对立、不对等关系,使得法对众人的强制转变成众人所不知的“自身”的“道理”, 从而构筑起“人法合一”的法治范型。

 

  先秦学术史方法论探析

  张圆圆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先秦是学术史的萌芽期,也是学术史方法论的开创期,这一时期的学术史方法论可归纳为宏观把握学术整体发展规律、派分学术思想并概括其特点、历史地考辨学派学术源流、评价各家学说长短得失等四个方面。对这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探寻传统学术史方法论的原始形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中国哲学史领域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共十六大以来省级党委引导功能的理性释放

  马 兴, 王俊拴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引导功能是省级党委最核心的功能之一。中共十六大以来,省级党委作为距离执政党中央最近的地方党委,理性释放引导功能,巩固积累了党执政的基础,有力推动了所辖区域各项建设。下一步引导功能释放应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向。

 

  “两会”机制的政治哲学意涵与理论价值初探

  唐 静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两会”机制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这一机制的形成与实践有着深刻的政治哲学意涵和丰富的理论价值:“两会”机制实现了人的多样性与人民同质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了正当性与合法性基础;“两会”机制验证了国家-社会互动理论的有效性,为现代民主国家建设开辟了新的理论视野;“两会”机制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是我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生长点。

 

  底线伦理建设与道德培育:从政府到公民

  李 欣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天津 300387)

  摘要: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中,诚信是其基石,也是社会的底线伦理。而在诚信之上,公民道德建设拥有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由于不同层次的伦理道德具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从底线伦理建设到高层次的道德培育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肩负起捍卫底线伦理、引领良好道德风尚的职责;公民则要在现实生活中严格践行底线伦理,在提高个人品德、维护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努力承担社会道德建设的重任,在回报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五大转变

  王宏伟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但是,我国目前的“稳评”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加以完善。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需要推动“稳评”机制实现五大转变:理念上,从政府主动创稳到社会协同治稳;目标上,从防范群体性事件到增进社会和谐;保障上,从决策者道德自律到社会监督约束;体系上,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流程上,从常态化评估到动态性管理。

 

  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来源、约束条件与路径依赖

  杨立青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突破。这些进展与突破,源于激励机制的变化所催生的改革动力。然而,作为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既有动力,也有阻力,最大的阻力是高昂的改革成本,它构成了改革的主要约束条件。而新、旧体制的并存,则历史性地形成了改革的路径依赖。

 

  元整体观视野下躯体化本土成因探析

  汪新建, 史梦薇

  (南开大学 社会心理学系, 天津 300071)

  摘要:元整体的身体观是中国人对身体的基本认识,它强调在身体本原性和精神衍生性的基础上,又与其他个体、社会、自然联系在一起。个体可以通过这种无所不含的身体感知和体验他人、社会甚至天地,同时也能用身体表达对人与事物的感受。元整体身体观还塑造了“形神共治”的诊疗观与“情境指向”的行为心理模式。“形神共治”的诊疗观形成了精神能跟随身体一起治愈的观点,“情境指向”强调身体的共生性与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弱化自我感受,导致心理不适只能从关系或躯体上找原因。种种原因表明躯体化是中国人正常的表达方式,不应该被看成一种疾病。

 

  中国的公共医疗支出增长与居民“受益幻觉”困境——基于“粘蝇纸效应”的诠释

  代志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医疗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但基本医疗服务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出现“受益幻觉”问题,其源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因此应建立“健康医疗服务券”制度来防范公共医疗保障支出中效率损失的问题。

  关于中国司法区划分改革的思考

  赵兴洪, 邹 兵

  (西南大学 法学院, 重庆 400716)

  摘要:司法区划分改革是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目前的司法区划不但加重了司法权对党政权力的依附,强化了司法权的地方性,而且无力保障司法权的中立性,不利于解决跨行政区域纠纷,也无法平衡各司法区的案件负担。在中国建立“四实三虚”、与行政区错位设置的司法区体系,同时辅以三审终审制,既可以解决、缓解前述司法痼疾,又能促进司法机关及其人事、财政事务的中央化,推动司法改革向纵深迈进。

 

  被害人抗争与压力型司法

  栗 峥

  (中国政法大学 诉讼法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8)

  摘要:当下中国的被害人抗争形态多样,有一种由弱到强的梯度变化,因具体案件性质、惩罚方式、犯罪的严重程度、对被害人伤害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影响与决定抗争力度的维度是多方面的。被害人抗争的用意在于给司法机关施压,一旦抗争产生效果,刑事司法的压力即明显升级,其直接后果是形成一种独特的司法形态——压力型司法。被害人抗争不能成为束缚司法运作的手段,现代司法应当理性对待与处理被害人抗争的问题。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法制环境建设研究

  周昌发

  (云南大学 法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金融法制环境建设是农村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不能健康、高效、稳定发展的重要缘由之一是缺乏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法制环境。为了使农村金融运行有正当的秩序保障,使农村金融得到高效、合法的发展,根据目前农村金融生态法制环境的现状,应从立法理念的转变、具体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入手建设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法制环境。

 

  民初法律冲突中的妾制——以大理院解释例为素材的考察

  汪雄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北京 100720)

  摘要:辛亥革命后,纳妾之俗并未由此逆转,妾制由此面对社会与法律的双重困境。民初大理院在处理妾制时,既照顾到了现行律的基本法意,同时又努力摆脱现行律的保守立场,力图杂糅以西式的法理,在细节上加以调和。因此,在新旧时代转换的当口,既没有完全抛弃现行的旧法,又没有一味地适用外来的新法,使当时的法制得以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渐进更新。

 

  唐代特恩荫探析

  孙 俊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唐代的特恩荫主要有前朝名臣子孙荫、二王三恪荫、赠官荫三种。前朝名臣子孙荫无固定的时间限制,所荫前朝仅限于北齐、北周、隋三朝,旌表的前朝名臣皆为死于非命者。理论上对“二王三恪”理解的不同,导致了“二王三恪”荫内容的不断变化,唐后期“二王三恪”已能出任官职。赠官所赠官职均在五品以上,品阶未必会高于此官员去世前的品阶。死王事荫子,所获官职往往会高于制度的规定,有时可直接承袭其父官爵。

 

  清代旗人赌博治理述论

  王丽亚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清朝入关前后,旗人渐染赌博习气,既影响到旗人生计,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又危害到满洲传统的淳朴、尚武之风,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为巩固统治基础,清朝统治者不断制定禁令,从多方面对旗人赌博加以整治,但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旗人不事生产,耽于逸乐,容易受到诱惑,加上其身份特殊,即使因赌博犯法,受责罚也相对较轻。此外,旗人定期领有钱粮,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觊觎和引诱。这些都导致了旗人赌博难以治理。

 

  蒙元时期佛道四次辩论之真相探寻

  程 佩

  (暨南大学  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蒙元时期佛道四次辩论,分别发生在蒙哥汗统治时期的1255、1256、1258年和忽必烈在位时的至元十八年。在蒙元政府的支持下,佛教在四次辩论中打败了道教并最终成为帝国的国家宗教。蒙元政府主持召开辩论的深层目的在于甄别各教优劣、遏制全真教过快膨胀和巩固藏传佛教国家宗教之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其制定宗教政策的原则是宗教必须有助于而不能威胁到其统治,考虑境内民族成分和统治区域的变化,要符合蒙元王朝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国策。

 

  南宋诗学的“尚味”阐释观念

  郑珊珊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尚味”的阐释观念是在南宋诗人学习“晚唐风味”的背景下凸显出来的,然而对“诗味”的提倡却不能仅从学习晚唐的这一表面现象进行解读。在“尚味”这一阐释观念影响下,诗歌创作和观赏、品读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观点。这一时期理学家提出的一些看法,如“兴”、“活处观诗”、“涵泳”等对诗歌创作和品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言意之辨与魏晋南北朝语图符号的越界会通

  王怀平

  (南京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言意之辨”在哲学层面肯定了“象”的表意功能。受此思潮影响,在文艺实践中,“象”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演变,图像符号创造“象”的方式也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力求以自然物象、内心意象为摹写的对象而表现主观情意,文学语言在摹写物象、心象中借鉴图像符号的造“象”方式,出现了创作实践中语言符号对图像符合的参照;同时,图像符号也在创作中模仿文学语言的表现模式,语图符号越过传统表现的界线,形成了在语图一体、语图分体、语图合体等多种关系文本中的会通关系。

 

  论小说批评标准的几个特点

  王祖基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小说批评是对小说进行分析和判断,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与价值观念。由于小说自身的发展,它的价值属性的多样,批评者有自身的观念与立场、审美需要与理想,这使得小说批评标准呈现出主体参与性与客体规定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稳定性与变动性等特点。批评要充分考虑评价取向、评价语境、评价态度、评价方法、评价角度等要素,只有将这些复杂的要素综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对小说的正确评价。

 

  宋代雕版印刷传播对宋代诗歌的影响

  张锦辉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雕版印刷术的产生既为诗歌的保存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加速了其传播进程。宋代雕版印刷不仅保存了大量宋人诗歌集,而且也促使其传播途径多样化,呈现出官方传播、商业传播、民间传播并举的局面。宋代雕版印刷对宋人诗歌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诗歌流派的形成和维系具有深远影响。

 

  明代选家对其所选唐诗的价值定位

  薛宝生

  (四川大学 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明代唐诗选家多复古崇唐,基于对唐诗不同发展阶段艺术成就的轩轾黜陟,而各自为选,使得唐诗选本大盛于时。学者多着眼于唐诗选本与选家文学主张的对应关系研究,而很少留意选家对选本价值的期许,即是在选家看来,选本中代表唐诗精髓的诗作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大体说来,有将所选唐诗作为一种“楷式”以供学诗者借鉴的,有在此种“楷式”之外试图作一种补充或另辟蹊径的,有将所选唐诗视为学诗门径、津梁的,也有将所选唐诗视为“陶冶之具”的。

来源/作者:期刊部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