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第3期摘要

时间:2018/6/4 17:30:24|点击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的荣衰变迁及其未来崛起之路

  刘大卫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中国制造业由于缺少原材料采购和人力资源采购两个国际化战略,从而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存在错位问题,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始终面临招用的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骤增等困难,究其原委乃制造业存在“先天不足”的一些缺陷,因此发现缺陷必须及时扭转。中国市场需求巨大,因此制造业不仅是可能腾飞,也必须腾飞,才是未来的强国之策。

 

  消除绝对贫困与反贫困社会政策的转向

  方珂 蒋卓余

  摘要:对于社会政策议题的讨论需要基于具体的时代和实践层面的背景来进行。在反贫困议题上,中国语境下的社会政策主要聚焦于解决收入层面上的绝对贫困问题。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的贫困治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内的贫困现状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和绝对贫困现象的削减,相对贫困和社会排斥问题显现,以及边缘群体发展能力的薄弱成为中国贫困治理中的新议题和讨论反贫困问题的新背景。为此,中国的反贫困社会政策也需要有新的转向。新时期反贫困社会政策的转向应体现在三个方面:防范“返贫现象”,坚持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作用;发展“积极福利”,注重边缘群体的资产和能力建设;坚持“共享发展”,从社会保障的“政策全覆盖”走向“人员全覆盖”。

 

  印度东北部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社会文化调查

  任佳 蒋昂妤

  摘要: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一条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与历史上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同一个走向。这条走廊从中国云南出境,经过缅甸与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东部相连。因而,印度东北部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的沿线地区。印度东北部与中国、缅甸、孟加拉国、不丹等多国接壤,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社会结构复杂,经济发展滞后,与印度本土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印度东北部调研和基本社会经济指标,分析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和状况、发展滞后的问题与原因、发展的前景,可填补印度东北部地区基础研究的空白。

 

  新媒体对中国公众法治认同的消解及其应对

  张德淼 高颖

  摘要:法治的本质决定了法治需要公众内心对其的真诚认同和实践中的自觉遵守。法治认同既可以视为法治的状态要求,又可视为公众对法治价值的内化过程。新媒体为公众法治认同提供了重要场域和载体。然而新媒体之于公众法治认同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现代法律复杂化形成的认知壁垒、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及公众的非理性等原因,新媒体在法治信息传播和法治价值引导中,消解了公众的法治认同,具体体现为公众法治认知的偏差、法治情感的绑架和法治共识的破裂,从而造成公众法治认同与法治发展错位的非正常现象。因此需要在尊重法治发展与新媒体传播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从法律、新媒体以及公众三个层面形成应对新媒体对公众法治认同消解的路径,以利于公众通过新媒体重塑对法治的主观心理认知,强化公众法治认同。

 

  新时代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融合

  李永娜 左鹏

  摘要: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现代化,而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核心的国家认同是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基础,是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终极目标。然而,边疆民族地区低水平的经济发展、复杂的地缘政治、落后的公共服务、多元的宗教信仰和独特的文化元素相互交织致使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的价值共识难以达成。为了促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融合的价值共识的达成,既要重视民族认同形成的族群性和文化性特点,又要重视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性与制度性特点,并以民族平等为基础,以民族间的深度层递交往为手段,促进不同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倡导具有“我们感”“同一性”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促进不同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

 

  定位·质疑·重建后现代

  ——凯尔纳的批判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陈美灵

  摘要:凯尔纳通过“三部曲”重建了批判社会理论。首先,凯尔纳从后现代的术语发展、出场场域、理论界限进行了分析,对后现代有了明确的定位。其次,凯尔纳对后现代理论的分析范畴、分析方法、政治后果等进行了批判性的质疑。最后,凯尔纳重建了批判社会理论,认为这种理论应该包括辩证分析的方法论,多视角、多向度的批判维度,积极介入现实社会的实践指向。凯尔纳对批判社会理论的重建对于中国新时代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处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动机与知识:扎格泽博斯基理智德性的阐释与问题

  毕文胜 杨晶

  摘要:理智德性是德性责任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在历史上长期被忽视。扎格泽博斯基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斯宾诺莎、杜威等人的相关论述出发,重新诠释理智德性的构成及其与道德德性的关系,以阐明在当前知识论建构中的作用。但是这一诠释自身同样存在理智德性归属与定位的模糊等理论上的矛盾。

 

  哪些“经济”不可共享?

  ——共享经济平台基础条件与匹配行业探析

  张枭

  摘要:近年来,Uber、Airbnb、滴滴出行等共享平台以势如破竹之势改造着传统经济格局,掀起共享经济热潮,但小蓝单车、EZZY、Snapgoods、Ecomodo等的纷纷倒闭却让“共享之春”遭遇寒流。共享经济必须建立在边际成本递减的过剩产能、极大化的共享人次和低负担的匹配附加费三大基础条件上。在物质守恒、能量守恒与当今科技水平下,只有互联网信息产业与知识(教育)、娱乐(直播)等可信息化服务业真正步入零边际成本社会;物质产品中,共享经济匹配度从民宿、网约车、服饰、私厨、闲物、服务依次下降;能源产品中,化石能源无法免费,可再生绿色能源能否共享还有待检验。

 

  中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主体关系分析

  ——基于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模型

  秦山

  摘要:中国政府目前正大力推进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已成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一场盛宴,而真正代表市场机制的民间资本从参与数量和规模上都远未达到预期,所以有必要对各投资主体间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进行的博弈分析表明,不同主体间通过对权力和权利的反复博弈,最终基于激励相容原则达到的均衡状态,是构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关系的关键。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明确职能,在对民间资本进行支持和激励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等“硬约束”,以及政府责权划分等“软约束”,使社会资本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最终促使合作主体间达到激励相容。

 

  论制度质量对煤炭生产安全的影响

  李杨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煤炭生产中的死亡率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矿难多发固然有生产设备水平、人员训练程度以及产权制度安排等因素,但追根寻源,腐败是导致矿难多发的最根本的原因。要降低矿难死亡率,不仅要改善安全设施,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还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大力整饬腐败,肃清官场风气。

 

  找准不充分的症结,实现更充分的发展

  ——略论中国主要矛盾变化后云南的经济工作

  王国忠

  摘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新的主要矛盾对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何在新要求下做好云南经济工作,实现云南经济的充分发展,可从思想观念充分更新、营商环境充分优化、基础设施充分改善、供给质量充分提升、发展方式充分转变、经济结构充分调整几个方面求突破。

 

  生态文明多元共治的利益悖论及共容路径探析

  张雪

  摘要:生态文明多元协同治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创新模式,其治理成效取决于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协同与共容。基于利益共容理论视角,审视现阶段生态文明多元共治,还存在政府协同、市场协同、社会协同、主体协同、政策协同等不畅的问题。促进多主体之间利益共容是生态文明协同治理的关键,为此需要做到:凝共识,树立科学利益观;强政府,构建利益激励兼容机制;活市场,以必要的利益调控强化企业生态责任;励社会,让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合理的收益;健机制,推进生态文明整体治理。

 

  以文化和智能制造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杨英法 周子波 陈静

  摘要:中国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由虚转实”,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辅之以服务业,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应当在抓紧淘汰钢铁、建材等传统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在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还要以文化为抓手,提高制造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在文化化、智能化与制造业的融合中使制造业走向高端先进、富有文化内涵之路。

 

  日本工匠精神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朱琴 刘培峰

  摘要:日本古代匠人虔诚的神佛信仰、特殊的等级身份、严格的技术等级制度、优厚的社会待遇是日本工匠精神的肇因,而中世时期行业团体的出现、丰厚的经济回报以及战国大名的重视则成为古代工匠精神进一步强化的外在动力。近世以来,町人伦理逐渐内化为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核,家业传承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工匠精神。近现代的会社制沿袭了家业传承的存续特点,吸取并发扬了近世工匠精神,成为日本制造的品质保证。

 

  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凌文锋 罗招武 木霁弘

  摘要:茶马古道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呈现多学科参与、多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田野调查资料已得到了深入分析,涉及了概念辨析、时空分布、物资贸易与商帮组织、文化交流、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内容。但以交互性和流动性作为茶马古道的核心来看的话,商帮与地方社会的利益博弈等互动,茶叶等商品对沿线不同群体的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认同,今日西南地区人员与物资的流动引发的类似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情况又如何等问题,仍亟待进一步深入。

 

  阴骘思想与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构建

  ——基于哀牢山腹地刊刻《丹桂籍》的文献考查

  熊开万 桂胜

  摘要:《丹桂籍》是一部明清以来流传很广的善书。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云南哀牢山腹地的南涧、景东、镇沅、新平都先后刊印过此书,涉及的民族有汉、彝、哈尼、傣、拉祜等。以哀牢山腹地新邑聚仙坛重刊《丹桂籍》事件为线索,这一历史过程表明,该书的刊刻是哀牢山腹地各族共谋和平与安宁的历史性活动,其过程蕴含了传统社会从善书到善行再到行善社区的行动逻辑。

 

  乡土重建视阈下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王晓芬 饶篁

  摘要: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立志要坚决打赢的重要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精准扶贫面临着传统乡土礼法社会中互惠原则和差序格局发生变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等现实困境,重构乡村文化体系、重构乡村治理秩序、培育乡村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凝聚乡村脱贫共识,化解乡土脱贫利益冲突,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有效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国家资源下乡提供乡土重建的新视角。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下两岸刑事司法互助新探索

  ——以跨境电信诈骗犯罪为例

  熊琼 章瑛

  摘要:受历史、政治等因素影响,两岸刑事司法互助进展一直较为缓慢。近年来,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借助网络化、科技化手段已从我国台湾向祖国大陆蔓延,这对海峡两岸刑事司法互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以跨境电信诈骗犯罪为例,探究其中的主要问题,诠释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特征,探索两岸刑事司法互助的新模式,以切实保护两岸民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两岸互利共赢。

 

  “鉴定双轨制”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之界限

  季若望

  摘要:在医患关系紧张、“医闹案件”频现的局势下,“鉴定双轨制”下所暴露出的鉴定结论采纳规则不明、出庭质询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都让法官的判决步履维艰,尤其体现在诸如“生存机会丧失”等新型医疗权利纠纷案件中。基于此,需要通过鉴定标准的统一、鉴定人实名制的建立、鉴定人异议意见保留、鉴定人出庭质询和专家辅助人等制度的完善手段来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提供合理的行使空间,防止权力的滥用或架空,从而促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文化堕距理论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与“出路”的分析

  张桂敏 吴湘玲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在市场、政府、社会三者的推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作为民生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与聚焦点,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事实上,在农村退出、城市进入、社会融合三个环节中农民工市民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深层次剖析后,会发现这些问题进一步反映在物质、制度以及精神等文化层面,这与奥格本用于解释社会变迁中产生诸多问题的文化堕距理论不谋而合。目前,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因此有必要从文化堕距理论的三种文化变迁视角探析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原因,并进一步整合相关社会资本,尝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

 

  完善社会救助统筹体系研究

  王雄

  摘要: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体系在实际的政策执行中面临着职能分散、资源分散、政策碎片化以及相关制度衔接不畅,政府间社会救助权责不明确,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等相关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互补,动态管理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深化社会救助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统筹体系建设,从制度、资金、信息、部门等领域统筹,增强完善社会救助统筹体系的动力。因此,明确各项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建立不同类型社会救助功能彼此互补的模式,推进制度统筹;以完善社会救助预算管理制度为重点,推进资金统筹;以建立统一、互通互联的社会信息平台为依托,推进信息统筹;以联席会议或部门协调机制为抓手,推进部门统筹管理,这些都是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新增知识与既有思维的交融:论六朝地记中的南海诸国

  郁冲聪

  摘要:东汉以降,尤其自东吴之后,南海地区海上交通日盛,大量记述南海地区的地记应运丛生,是为中国古代南海交通史上较早的一次对南海地理知识的大规模补充,非唯超越两汉,且成为唐后修纂南海诸国各类史志中的早期珍贵资料,可以借以纠正《通典》等书中史料的一些错误记载。但在地理知识急速扩充的同时,六朝人的地理思维仍旧继承了先秦两汉时代形成的“九州八极”的地理思想,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及“荒服之外,草木皆异”的文明观念相配。影响所及,六朝地记在处理一些处于地理认知边缘上的地域时,出现了“规整化”和“南方主赤”两大虚构倾向。前者表现在好以一种以简御繁的规整方式排列一些实际很不规则的地理区域,倾向于给当时所知的世界找出一个“中心点”;后者表现在产生了极富想象和志怪色彩的“火洲”和“火浣布”等认识。

 

  明代渔政制度构成、运行及嬗变考释

  ——以湖广地区为中心

  项露林

  摘要:明代渔政制度由河泊所制、业甲制和贡课制共同构成。经考证,河泊所沿袭元制,是受有司督管同时具备较强独立性的朝廷派驻机构,由河泊官与户、工、礼部对接,承担渔户管理与贡课征缴之责。明初湖广地区河泊所数量众多,因设置过滥、藩王侵占及垸田开发等因素,在宣德以后经历了三次裁革高峰;业甲制是以“赤历册”为基础的渔户组织和管理制度,“业甲”为社区单位,每“业甲”辖十二至十五“业户”不等。“业总”指“业户”之总,其职能更趋近于“吏”;贡课制包括名贵鲜鱼、鱼产品上贡和鱼课的征缴。明代鱼课经历了先课米后课钞(包括实物、折色)再课银的演变。鱼课总额亦在嘉靖、万历年间急剧减少,出现征收范围扩大及转嫁田赋现象。

 

  制造知识: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建构

  李培健

  摘要:“辛亥革命”是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颇为重要的历史知识,但在北洋政府与南京政府时期,它却有着不同的知识呈现。按照结构分析法来考察历史知识的生成过程,这一问题似可解答。这类知识蕴含着叙事层、观念层和目的层三个层次。在共和观和革命观的指导下,这两个时期多数教科书分别采用了共和叙事与革命叙事,其结果为无论是在关注节点还是对革命以及民国建立的评价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之所以如此,与当政政权建构其政治合法性有关。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政府通过制定教育宗旨(精神)、实施教材审查制度来规训教科书的内容,以便将其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以知识的形式呈现,并成为一般国民的历史观,可见,“辛亥革命”这一历史知识是由政权、教育与编者共同“制造”而成的。

 

  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话语的历史脉络及其制约力量

  时胜勋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深处全球化处境之中,如何更好地彰显本土文化特征就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面对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问题,当前有比较明确的反对和赞同意见。就历史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中国化”系列,是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三大本土化话语。而从更深层次而言,中国当代艺术本土话语与社会现实及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艺术、经济、西方文化等因素较为深刻地参与并制约了本土化话语。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话语是历史发展与当下社会现实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因此需要审慎地分析和处理。

 

  从知识自律到审美启蒙: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生成

  杨文欢

  摘要:20世纪初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突出表现在知识本体层面和学科价值层面的双重维度。从知识本体层面而言,其破除了氤氲在古典语境中的经验形态,以美的本质、美感经验、主体直觉、美的形式等为核心范畴,开启了具有现代意义层面的知识谱系。在学科价值层面,现代美学自律完成了从古典“诗教伦理”到现代“人生启蒙”的重要转型,美学与其他知识一同构成启蒙大众、走向现代的重要话语资源。美学在彰显人性自由,推动社会革命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知识自律到审美启蒙,凸显出美学知识自身的现代性方案和理论生成谱系。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谢雨佟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