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18/2/9 10:30:51|点击数:

  2018年第一期目录:

   学习十九大·中国道路专栏:

  1. “现实的人”:走出西方话语“陷阱”的认识论原点   梁  孝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之维——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与展望      裴士军 徐朝旭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意蕴                  李学林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生成的逻辑理路与价值寓意

  ——基于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经济哲学反思      王  程

  2. 现代性发育视域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观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哲学反思            任瑞敏

 

  政治学

  1.  集体土地征收程序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高  飞

  2. 云南少数民族自治法规的体系完善             陈慧妮

  3.大数据供应链时代企业信息安全的公共治理    魏凯琳 高启耀

  4. 创新驱动导向下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索    王 波  张念明

  

  企业发展专题

  1. 论中国文化符号在企业对外投资中的运用  侯 林 周 锦

  2. 企业家活动影响制度变迁的机制研究         李 倩 邹国庆

  3. 中国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结构性变革——兼论中国公众公司的法律内涵重构  祁 畅

 

  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栏

  1.维护传统与构建未来——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若干问题                     李晓岑

  2.传统工艺遗产的保存与再利用——以石羊镇盐文化博物馆的工艺展示为例                    朱  霞

  3.去产业化:大理剑川白族木雕的非遗生产性保护探究        胡  凌

 

  民法典编纂研究专题

  1.论政治因素对编纂民法典的影响           戴孟勇

  2. 中国民法典中法律行为解释规则的构建     耿  林

 

  宗教

  1.“一带一路”视野中佛教秩序的建构——从佛教制度与信仰秩序的内在关系谈起                      李向平

  2.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宗教文化交流的实践——以佛教国际论坛为中心                           萧霁虹  张书采

  

  社会学

  1. 关注价值、重拾信任:再论社会工作本土化    彭小兵  王雪燕

  2. 权益隐性失衡及其纾解——水库移民妇女的困境与出路  施国庆  吴 蓉  周潇君

 

  历史学

  1. 汉唐时期胡、汉文化融合叙事模式管窥                龙成松

  2. 乾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丰年米贵”问题探析          赵伟洪

  

  文学

  1.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        郭芳丽

  2.报刊体“文学话”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普及    黄念然  杨瑞峰

  部分文章英文摘要

 

  2018年第1期摘要:

  “现实的人”:走出西方话语“陷阱”的认识论原点

  梁  孝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在中国道路和制度的研究中存在一种西方话语“陷阱”,即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价值体系、制度模式、发展道路为范型批评中国的道路和制度,并以此构想中国未来发展。制度是在人的实践中产生的,它包含四个要素:挑战、资源、制度能力和价值。社会实践者是“现实的人”,它要在资源、制度能力、价值观的多重制约下解决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变革制度。西方话语“陷阱”的认识论根源在于把社会实践者设想为脱离各种现实制约的“抽象的人”,从而或者把制度演进理解为必然的过程,或者理解为人的主观设计,它不能深入理解西方的道路和制度,也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道路和制度发展。“现实的人”是走出西方话语“陷阱”的认识论原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之维

  ——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与展望

  裴士军 徐朝旭  厦门大学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新时代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罗马俱乐部作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团体,曾提出构建“世界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极为契合。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能仅仅落实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层面的国际合作,立足生态层面的全球行动同样刻不容缓。人类应当树立生态思维,从传统物质主义的幸福观转向追求生态幸福的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世界观与价值观基础。此外,生态维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必将实现人际、国际乃至人与其他生命形式间共享、共赢与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的形成。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意蕴

  李学林  西南石油大学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习近平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生性;坚持永恒发展的观点,倡导用新观念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推崇儒家大同思想,提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的价值观。具有丰富哲学意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产生,顺应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生成的逻辑理路与价值寓意

  ——基于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经济哲学反思

  王  程  安徽财经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使中国实现了三个告别:告别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绎范式、告别西方主流社会学的发展范式、告别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理解的僵化模式。伴随着实践的推进,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也处在不断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并呈现出自身独有的历史逻辑和价值寓意。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演变不断重构着人类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现代性发育的创新观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谈起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创新的经济哲学反思

  任瑞敏  复旦大学

  摘要:西方现代性发育的创新观念植根于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竞争-企业家行为”,而中国从传统到现代都是集体主义,这决定了中国现代性的发育始于指导思想的创新,表现为政府在制度供给上的理念创新,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合理追逐利润机会的激励,这是微观领域如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根本前提。经济创新的动力是理性约束下的财富欲望,但离不开先进政党的领导和整个民族国家的转型以及法治的保障。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同时认清创新的终极目的是财富的全民共享。

 

  集体土地征收程序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高  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由于中国集体土地征收程序欠缺规范性,存在征收决定的程序不透明、被征收人的参与权利无保障及救济渠道欠畅通的制度缺陷,导致实践中行政机关频繁滥用征收权。造成征地程序之制度缺陷的根源在于重实体而轻程序的历史延续、重效率而轻公平的价值主导和重权力而轻权利的观念指引。当前,应该对重实体而轻程序的历史予以严肃反思,扭转重效率而轻公平的制度价值,以权力与权利的平衡取代重权力而轻权利的法律观念,健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确立集体土地征收审批前置程序,细化公告征收决定程序,改进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程序,从而以程序控制权力和保障权利,确保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顺畅运行。

 

  云南少数民族自治法规的体系完善

  陈慧妮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国家成文法的接纳度长期以来都处于较弱的程度,云南省也亟待解决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自治法规就此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十九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云南省在加强法治建设中必然需要完善少数民族自治法规的立法与司法。基于云南省自治法规现实状况的综合考量,应对云南省现有少数民族自治法规进行清理,突出云南自治法规的民族性,加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行使变通权的研究,提高云南省关于自治法规司法适用的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大数据供应链时代企业信息安全的公共治理

  魏凯琳  大连海事大学

  高启耀  中共中央党校

  摘要: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加快供应链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导。供应链运营模式涉及的企业信息总量在大数据时代剧增,这导致企业无法实现信息安全的自我保护,政府应当参与到企业信息安全的公共治理中去。其中需要解决公益性与营利性、共赢性与竞争性、监管性与自由性三对“公”与“私”的矛盾,相应地政府应当从规定可流转的企业信息类型、建设共享信息激励机制、加大监管工作的力度来升级公共治理效果。大数据供应链背景下专项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公共治理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局部性,先行的政策应当有针对性地协调征信工作并实施登记报备等制度来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创新驱动导向下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索

  王 波  张念明  山东社会科学院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节点。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内容,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属性、外部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可以为财政政策的适度介入提供现实依据。财政政策可通过有的放矢的精准化财政投入渠道,为科技创新输入供给端推力;通过有扶有控的差异化税收优惠管道,为科技创新构筑引导性激励;通过导向明确的选择性政府采购通道,为科技创新设定需求端拉力。近年来,中国财政科技政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政策布局碎片化、施力结构重“果”轻“源”、政策系统性合力不足等问题。在创新驱动导向下,要提升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性,就应遵循法治性、整体性、过程性与差异性的原则,破除现实约束,才能形塑规范透明、运行高效的“三位一体”的联动政策体系。

 

  论中国文化符号在企业对外投资中的运用

  侯 林 南京大学

  周 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中国企业在扩大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中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充分利用中国固有文化符号,并赋予主流价值观内涵,将“和谐世界”、“互利共赢”等人文理念赋予其中,以实现对外投资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协同发展。应对中国文化符号进行科学分析与可行性论证,结合投资目标国本土文化和价值观念在中华文化符号库中因地制宜地进行遴选,同时要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构建中国文化符号库,还要在符号选取、内涵培育、传播机制等方面为实现中国文化符号、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国际形象与中国对外投资的良性互动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企业家活动影响制度变迁的机制研究

  李 倩 邹国庆  吉林大学

  摘要:企业家在受种种制度规范和制约的同时,也能通过活动影响制度变迁。从客观来看,制度间的不兼容、制度空白、制度本身的不足和制度化程度低是导致企业家进行制度变迁的因素。从主观来说,企业家影响制度变迁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打破当前制度安排的限制以获得更多利益,或填补制度空白以实现潜在利益。企业家往往通过公开提出建议、私下劝导、直接获取政治权利、转移生产、申请特批、行政诉讼、地下制度试验等方式来影响制度变革。

 

  中国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结构性变革

  ——兼论中国公众公司的法律内涵重构

  祁 畅  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随着中国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现有立法当中的公司分类难以满足公司的融资和交易需求,同时也给监管机构的监管带来困难。因此,应对中国现有立法当中的公司分类和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方式重新进行反思。通过对中国公司立法分类与证券监管矛盾的法理分析,以及对立法和监管实践中公众公司“公众性”误读的辨析,可以明确公众公司的“公众性”主要体现为股权的自由流转。作为不在证交所上市交易的公众公司中的一类,在新三板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公司也应当依照信息披露的程度进行分类监管。为构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证监会的监管范围应当扩大到更多具有公众性的企业,但其权力不宜过度扩张或是受到过度限制。

 

  维护传统与构建未来

  ——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若干问题

  李晓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目前,中国传统工艺既有维护传统社会的功能,也有构建未来社会的使命,它承担的任务是双重的。传统工艺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应根据文化遗产公约制订保护计划,明确保护的主要目标和预期效果。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国家应有若干的具体措施,包括应对传统工艺产品实行减免税政策,建立现有传统工艺名录的鉴别和退出机制,慎重对待传统工艺的培训和教育,重视传统工艺的行业组织建设等。

 

  传统工艺遗产的保存与再利用

  ——以云南省石羊镇盐文化博物馆的工艺展示为例

  朱  霞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传统工艺遗产的科学记录和保存是传统工艺再利用的重要前提。云南省楚雄州石羊镇盐文化博物馆的作坊对盐业工艺遗产的保存是碎片式的,从千年历史长河的不同时代分别提取、选择了井盐生产设备并重新配置和组合,形成了盐业技术史展示中的“奇美拉”重构,这种“博物馆式”的生产与真实生产存在明显差异,它表达了当地人自我文化的想象力,是一种与地方经济与文化重建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其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真实的记录和保存传统工艺遗产,而偏向于对传统工艺遗产的再利用,充满了让传统工艺遗产换一种方式重新回归当代的日常生活的诉求。

 

  去产业化:大理剑川白族木雕的非遗生产性保护

  胡 凌  云南大学

  摘要:在关于民族艺术产业化问题的争论中,对于“非遗”项目的静态保护的观点逐渐被生产性保护的观点所取代。剑川白族木雕是云南大理地区一种以建筑装修服务为主的民族手工艺,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地方政策引导下形成了企业机械化加工与民间作坊手工加工并存的局面。当前,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更与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精神相牴牾。从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出发,应以一种既包容产业生产、又强调手工生产的“去产业化”措施,实现文化生态保护系统修复的目的。这是白族木雕,更是诸多类似非遗对象值得参考的一种方法。

 

  论政治因素对编纂民法典的影响

  戴孟勇  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编纂民法典的历史经验看,政治因素不仅是决定一国编纂民法典的根本动因,还对民法典的精神特质、基本原则和核心制度具有重要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四次民法典编纂活动都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正在进行的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其启动完全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在设计未来民法典中的非营利法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以集体所有土地为客体的用益物权等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并妥善处理政治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国民法典中法律行为解释规则的构建

  耿  林  清华大学

  摘要:中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在总则中抽象规定法律行为或意思表示解释规则,无须区分法律行为解释与意思表示解释。在设计解释规范时应把握解释的对象与目标、解释的类型与解释的方法三个规范层次。解释规则应明确解释的对象与目标,然后再按照一般解释与补充解释的结构来设计规则。一般解释分为自然解释、规范解释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作出意思表示的解释三种子类型。同时,关于解释方法,未来民法典应放弃具体列举解释方法的做法,改采用更为抽象的表达形式,以更好适应各种解释情形的需要。

 

  “一带一路”视野中佛教秩序的建构

  ——从佛教制度与信仰秩序的内在关系谈起

  李向平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促成当代中国佛教重新面临一个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基于个人化的、碎片化的信仰方式,建构中国佛教信仰模式的社会化形式, 以社会化的信仰团体支撑当代传统佛教的功德共同体建设,以建构“人间佛教”的社会文化秩序。这一文化秩序的构成,既是文化建设,同时也是基于人间佛教信仰的社会建设以及对全球化视野中秩序重建的贡献。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宗教文化交流的实践

  ——以佛教国际论坛为中心

  萧霁虹  云南省社科院

  张书采  云南大学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文化交流与互动不断加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是推进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宗教团体在中国民间外交层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佛教成为了中国云南与周边国家交流的重要文化交流载体。其中,“崇圣论坛”和“南传佛教高峰论坛”以宗教学术论坛形式促进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对话,是区域性佛教国际论坛在宗教文化交流中的实践和探索。二者运用宗教关系改善相互认知,为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夯实民意基础,促进民心相通。

 

  关注价值、重拾信任:再论社会工作本土化

  彭小兵  王雪燕  重庆大学

  摘要:社会工作融理论、技能、价值于一体,本质上是利他主义的社会互动。有效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信任,即信任是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前提,信任文化是社会工作发展必备的土壤。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重改造理论和技能、轻培养信任文化导致实务困境。基于社会信任视角,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检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倾向性,通过对比中西方信任模式和访谈,揭示缺失信任文化条件下社会工作在中国出现一系列负面效应。在目前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依靠特殊信任获得服务对象初步信任,依靠制度绩效来维持信任。因此,基于文化路径和制度路径构建高信任度的社会信任,营造良好的信任文化是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权益隐性失衡及其纾解

  ——水库移民妇女的困境与出路

  施国庆  吴 蓉  周潇君  河海大学

  摘要:因非自愿性迁移活动,水库移民妇女遭遇权益隐性失衡的困境。以《妇女权益保护法》为审视依据,可以发现水库移民妇女权益隐性失衡表征在村两委权职和准入门槛的政治权利,技能培训的文化教育权益,就业机会、同工同酬、薪酬谈判的劳动权益,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申请和承包地流转决策权的财产权益,生理心理的生命健康权益。造成权益隐性失衡的成因有移民外来者身份和项目利益驱动型发展模式,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不合理,自身人力资本不足、“等闲靠”思想侵蚀、安置区雇主聘用偏好和务农收入下降,安置区土地的稀缺和高附加值,家庭生计受损和自然环境依恋,针对这些情况培本固元型和对症下药型两种策略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汉唐时期胡、汉文化融合叙事模式管窥

  龙成松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汉唐时期胡、汉民族文化融合呈现出一系列的模式化叙事。汉人掌握着“话语权”,展开对外族的“文化想象”,这在唐代蕃将身上有直接的体现。胡姓家族面对汉人以文化决定族属的观念,一方面通过“夸耀”自身的汉文化造诣来消解“文化焦虑”,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族际话语”实现对“话语权”的掌握,这在一些深于汉化的胡姓文人家族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胡、汉之间双向的文化互动及叙事模式的演变,在契苾何力“诵古诗”这一故事的生成、演变过程中体现得非常清晰,展现了胡、汉文化融合的具体过程,打破了以往简单的“汉化”“胡化”的历史叙述模式。

 

  乾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丰年米贵”问题探析

  赵伟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乾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呈现出丰年米贵的新特点。米贵放大了民生问题,并促使清政府为应对米贵,以乾隆十三年(1748)为界,进行了以普免米豆税银为主的促流通政策转向停止扩张常平仓储、增加市场供给的政策调整。米价上涨也促使江广三省出现广开垸田、复作制度、推广杂粮、发展经济作物等农业经济重要变革,保证了长江中游较平稳的米价变动与大规模的粮食输出,促使长江中游进一步融入全国粮食市场。

 

  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

  郭芳丽  长江师范学院

  摘要:新时期的中国作家文学思想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维度,为文学理论危机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话语形态。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以“介入的形式美学”为思想内核。作家们不但具有一以贯之的“现实关怀”,同时坚持从“汉语写作”和“审美体验”的双重维度展开对“现代”“中国”审美形式的探索。作家文学思想给中国当代文论建设提供的重要启示在于文学思想和“中国”“文学”的贴近以及强调审美经验传达的诗性话语形态。理想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该是一种向“中国”“当代”“文学”“个体”敞开的“活”的理论。以此为参照,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的主要局限在于“个体”的缺失,独立作家文学思想的产生有赖于独立作家个体的确立。

 

  报刊体“文学话”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普及

  黄念然  杨瑞峰  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文学话”是民国新兴的综论各体文学样式的话体文学批评,其兴起以传统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为背景,而其繁荣又促使新生的现代文学观念得以普及。“文学话”以报刊为主要载体,其之于现代文学观念的普及作用的生发也在“报刊”与“文学”的相互关系中展开。一方面,“文学话”与民国“谈话风”语体的结合加之民国报刊频繁的出刊率,使得这种新兴的文学批评具备了底层接受的先天优势;另一方面,语言改制(白话文兴起)与语体变异(“谈话风”确立)的双重压力又激活了“文学话”“全民批评”的巨大潜能,使得批评主体发生了身份位移现象,这种现象与民国报刊“民间化”倾向的天然化合进一步加速了现代文学观念进入大众话语体系的历史进程。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陈慧妮 责任编辑:念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