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摘要

时间:2018/8/3 11:11:02|点击数:

  

  中国是西沙、南沙群岛的最先发现者与开发者

  ——评黎蜗藤《被扭曲的南海史:20世纪前的南中国海》

  李金明

  摘要:2000多年前,汉武帝开辟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后,中国历代王朝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有些来华朝贡的东南亚使者航经南海海域时,曾描述过西沙群岛的各种险情。但他们作为匆匆来去的过客,不能因此而称为西沙群岛的“最先发现者”。所谓的“发现”,必须要有动因,而且要有反馈能力,可使后来者因之而受益。只有长年在西沙、南沙群岛生活、劳动的海南岛渔民,才真正是西沙、南沙群岛的最先发现者与开发者。此外,中国史书记载的中国南海疆域界限和以季风对航海的作用来划分中国海域与外国海域的分界等,亦为西沙、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海南渔民称东海、北海的来历辨析

  阎根齐

  摘要:海南渔民《更路簿》中对南海诸岛的地名命名系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地名系统。多数都有两篇最主要的篇章,即赴西沙和南沙群岛的更路篇,分别命名为《立东海更路》和《立北海更路》。为何称西沙为“东海”、称南沙为“北海”,却众说纷纭。经考证应是海南渔民乘每年的“东北”信风前往西沙、南沙海域故名。

  能力差异与责任差异:论无人驾驶汽车作为道德主体的可能性

  林建武

  摘要:今天对于无人驾驶汽车道德上的担心乃是基于人们对其能力的错误判断。而这种能力上的差异将会推导出无人驾驶汽车与人类司机在道德责任承担方式上的差异,对这种差异的轻视是今天无人驾驶汽车诸多道德争议的源头。只有基于无人驾驶汽车自身的能力特性,人们才有可能将其看作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来对待。

  人工智能危机背景下的实践存在论重构趋势设想

  潘坤

  摘要: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机在根本上并不是人类被取代和统治的危机,而是人类自身的存在危机。面对存在危机,必须对实践存在论的主体、作为客体的感性对象性世界以及实践本身做出适应性重构,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架构全新的世界观方能化解危机。

  脱贫、发展、关联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反思与展望

  刘婧娇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创造了堪称典范的脱贫效果。通过梳理40年来农村贫困治理的演进路径,发现多年来农村贫困治理走的是以经济带动为主、以促进贫困人口及贫困地区的发展和开发为辅的路线。随着经济红利的式微、信息社会进程的推进,传统贫困治理模式受到挑战。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期,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新时期的贫困将转变为因缺乏对信息的占有、缺少信息驾驭能力而形成的信息贫困,并引发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剥夺。信息贫困将涉及更广人群,引致更深刻的贫困,导致新型不平等。新时期农村贫困治理应通过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把握信息社会的核心要素,进而与主流社会建立关联,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演进、突出问题及其反贫困突破路向

  兰剑 慈勤英

  摘要:面对贫困形势的新变化、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在中国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基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发展历程,全面审视社会救助反贫困功能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经过40年的改革与建设,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已经从传统型救济向综合性救助体系过渡,目前正尝试构建更高水平的现代发展型救助体系;初步建立的综合性救助体系未能充分应对贫困形势的新变化,救助理念呈现消极救助取向,功能定位和制度建设设计还不完善,制度运行与管理效能还不高。要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反贫困功能,应在制度和实践中更加注重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加及时干预暂时性贫困问题,更加注重解决多维贫困问题,更加精细化解复杂化的致贫因素。

  互联网经济体:改革40年乡村振兴研究

  牛永辉

  摘要:乡村作为经济体是中国公共体系振兴的基础板块。因此,乡村振兴的整体改革与小康社会乃至国家构建整体上是“同构”的。因此,处于基础构建的乡村振兴必然是集中人民自己的力量,架构互联网模型,介入到国家全面建设的经济社会体系中。互联网实现了乡村耦合,建构了乡村互联网融合体系,重构了中国振兴的基础。

  乡村治理转型中基层政权公共性的重构

  胡雪 项继权

  摘要:乡村基层政权不仅包含行政学意义上的“乡(镇)”这一层级,还包含更为基层的村级组织。乡村基层政权是联系国家与农民的纽带和桥梁,其公共性关系到乡村公共秩序的公平正义,及所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质量与覆盖面。从基层政权的视角审视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的失范问题本质上是基层政权公共性的不足。乡村基层政权在压力型体制下“唯上”的权力逻辑取向,自主性政治空间和自利性导向趋势,及缺乏相应的行政和社会监督是其主要原因。当前,乡村治理秩序再生产的核心是乡村基层政权公共性的重构,具体可以从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权利的平衡性以及利益的相关性、公民成员的公共性精神和理性气质这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新时代人民获得感再提升与民生政策调适

  李锋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民生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民生诉求呈现出目标高阶化、体验差异化和需求结构多元化的新特征。总量平均的民生建设模式,不仅遭遇了民生心态悖论,也面临着人民获得感持续提升难的困境。新时代下人民获得感的再提升,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果共享和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也要及时修正传统民生建设模式精准不足和配给失衡的问题,预防过度福利化的社会心理和政策倾向,把人民获得感提升建立在高质量、稳增长的经济基石之上。同时,从生存、发展和权利等三方面来密织人民获得感的保障网络。

  创新驱动背景下地方重大科技引才工程中的人才评价问题研究

  陈艳艳 孙锐

  摘要: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涉及到“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等关键环节,是关系到地方重大科技引才工程实施成效的核心问题。当前中国地方重大科技引才工程的人才评价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维度方面存在着管理主义束缚突出、定量理论与技术支撑缺乏、对人才品德和潜能关注不足等问题,评价主体方面存在着管理机构专业能力不足和专家资源支撑不力等问题,评价方式方面存在着行政化色彩过浓、专业化和互动化不到位等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在地方重大科技引才工程人才评价工作中突出品德和潜能的评价维度、构建细分专业的分类人才评价指标和机制、加强人才评价机构和队伍建设。

  人口老龄化、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

  ——基于FDI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

  李小光 邓贵川

  摘要:随着媒体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关注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愈加受到重视。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会促使经济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并促进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由于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降低。基于1990-2015年数据的动态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下降,且在2000年达到最低;本国资本和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相继增加,说明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本国资本和FDI替代劳动促进经济增长。当前阶段,人口老龄化通过增加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其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提高本国资本和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降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张亚丽 黄世席

  摘要: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投资领域日趋活跃,但由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与私人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私人直接投资而缔结的投资条约并未规定是否将主权财富基金纳入保护范畴。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作为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场所,其对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争端的管辖权也尚不明确。因此,对投资条约及《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的相关条款进行解读,厘清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投资规则体系中的位置,将对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目前已成为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大国,中国政府及主权财富基金管理公司应当警惕海外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与东道国发生争端时,应谨慎选择争端解决途径。

  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的历史演变

  郑飞鸿 田淑英

  摘要: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观点主张放任经济自由发展,强调尽量避免政府介入,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出自由放任经济模式下的诸多弊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凯恩斯学派主张政府干预,强调加强管制,改革税制,施行经济政策和福利政策。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四次“滞胀”使得盛极一时的凯恩斯主义一度失灵,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有学派主张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嵌入和融合,强调通过多重途径来实现政府与市场共生互补、协同创新。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的演变反映在“政府-市场”有效性边界的渐进式调整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于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始末,表明市场行为必须配合政府恰如其分的调控才能实现完全有效的竞争。

  国际能源博弈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唐学学

  摘要:能源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因能源的地缘分布、重要地位而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后危机时代,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国际能源博弈成为强国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和大国实现崛起梦想的重要途径。国际能源博弈从宏观经贸环境上、国际贸易结算、产业成本以及能源贸易等诸多方面都对中国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在中国推进产业升级并对国际贸易市场依赖不断增强的当下,其影响更为深远。对此,中国应立足国际能源博弈现状,建立起相应的国际贸易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平稳发展。

  振兴乡土 回归民俗

  彭兆荣

  摘要:中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土民俗不啻为一个重要的进入路径。因为传统乡土社会和文化的基本表述不是其他,正是民俗。民俗不仅表现为日常活动和事像,也是不可替代的遗产类型。民俗包含最为基本和基层的人民智慧,历经漫长岁月而存续,涵化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民俗的根本属性表现为草根性。同时,它也是“正统”“经典”的认知和知识源泉。中国的乡土民俗有一个特点:既俗且圣,这与西方民俗有着重要差异。在今天的大众旅游中,民俗又转换和转化为旅游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守护好活态性民俗遗产,也成为保障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的“安全系数”。

  论文化商品的价值

  马翀炜

  摘要: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交互使用表明了文化商品因为要满足的是人的最为丰富的精神需要而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创意性的劳动是文化商品的价值基础。文化的多样性使文化商品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体现出使用价值的文化多元性特征。对文化商品的创造性生产以及创造性使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扩展。现代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为包括文化商品在内的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更为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不统一的可能。而这种不统一从根本上讲是人类平等尚未实现的现实呈现。不理解文化创意即是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而不进行创造性劳动,是不可能生产出优秀的文化商品的,那些背离价值规律的交换价值幻象也终归是会破灭的。

  德宏芒市傣族剪纸的社会记忆研究

  杨文华 杨淇

  摘要:作为社会仪式中沟通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媒介,剪纸不仅是傣族宇宙观、价值观的外化物,亦是傣族传统文化表征的载体。对民众而言,剪纸技艺由学习进入个体记忆而达于文化传递;对社会来说,各类仪式中的重复操演使得剪纸技艺演化为社会记忆,促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芒市傣族剪纸的个体记忆与社会记忆问题,既要从微观视角了解剪纸文化活态传承的内在机制,更要深究傣族剪纸技艺在当下得以传承的根源。

  保险公司股权监管的法律建构

  顾长河

  摘要:近年来保险业乱象频发,风险增大。十九大报告坚持底线思维,明确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红线。保险公司股权监管对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具有重大价值,相关的制度建构取得很多经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中国保险公司股权监管的法律建构应加强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平衡好监管当中强制与自治的关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升具体监管制度的科学性。

  从产假到家庭生育假

  ——生育政策配套衔接的制度逻辑与改革路径

  黄镇

  摘要: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而产假制度正是生育政策的重要配套制度之一,它的形成依赖于以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的政策背景。中国现行产假制度的主体框架仍是“独生子女”时代的产物,相较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最新生育政策已经滞后,产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生育政策配套衔接应当遵循以政策主要目的与核心手段为主线的制度逻辑。通过探讨产假制度运行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动力,指出产假制度配套改革应形成三个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家庭生育假”可作为产假制度改革的参考路径。

  城市空间的女性在场

  ——基于性别、身份与权利的研究视角

  晏晓娟

  摘要:性别空间的不平等加剧了城市空间的不平等。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多元利益主体在社会空间中的社会矛盾和纠纷积累即将达到临界值,社会群体在公共空间所处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空间的合理分配。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分工以及政治制度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城市空间中不断地受到挤压,社会性别建构逐渐形成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模式,城市空间的女性缺席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分配不公。从性别领域、身份领域以及权利领域研究城市空间的女性在场,能够更深层次地实现城市规划中的权利平衡与城市空间的正义分配。

  促进减贫的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吴秋菊 林辉煌

  摘要: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是促进农村减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户之间自发的土地流转以及集体推动的适度规模土地流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阶层的状况,同时提升外出务工者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而政府推动的大规模土地流转,主要受益群体是大户和企业,对于其他农村阶层来说,则意味着贫困风险的加剧。促进减贫的土地流转政策再造,一方面是提升土地的单位面积收益,另一方面则是倡导自发的、适度规模的土地流转,同时针对贫困阶层建立相应的金融和财政支持体系。

  “空间失配”视域中的城镇化宗教治理问题

  吴华

  摘要:目前学界对于“空间失配”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空间与就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问题,忽视了社会治理中宗教活动场所的空间配置问题。借用 “空间失配”概念中的供需距离障碍,可以探析近年来内地所发生的佛教城镇化事件,进一步思考城镇化进程中的宗教治理问题,便能得出以下三个结论:首先,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现象,提出城镇规划中宗教活动场所“空间失配”的三种不同类型及其匹配结果;其次,讨论宗教活动场所治理中的空间政治与信仰关系;最后,提出重视民众信仰方式对于推进城镇化的建构性意义。

  认同与参与:藏传佛教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王碧陶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国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它从国家政策层面对民族社区发展的诸多方面做出界定,对于推进民族社区社会进步、消除贫困、共同富裕、实现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藏传佛教在广大信教群众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了解藏传佛教与民族社区的互动关系,从而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界人士以及各民族信教群众共同努力促进民族社区团结进步,为民族社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宗教和顺做出新贡献;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忽必烈平大理国问题国际性再辩论

  ——揭穿《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文明意义》的谎言

  杜玉亭 杜松

  摘要:本题国际性辩论的对方,是日本冈田英弘著《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文明意义》。它用宏观魔幻式精巧伪造的方法,捧忽必烈为“现代”世界史的创造者,中国随之变为蒙古帝国的“殖民地”,进而实现日本军国主义50年侵略中国未曾达到的“去中国化”的迷梦。它是当代日本军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一种新现象,但它惧怕故全面排斥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中国两千多年史书记载的历史事实,这会促使我们对中华文明五千年史学文化瑰宝的系统性深入研究,日本名家名著的“去中国化”“一家之言”将难以在世界立足。

  敦煌曲子词写本与僧人的社会生活

  冷江山

  摘要:自敦煌文献面世以来,曲子词研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敦煌曲子词同寺院的讲经、斋会、讲唱等宣教化俗活动、僧人的文学创作与学习活动以及宴饮娱乐活动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曲子词写本往往是僧人社会生活中一种有实际用途的文书,如P.3128即是一次斋会活动的仪式底本,S.1441中的《云谣集》是僧人们创作曲词赞呗的“范本”,而S.5643则是他们宴饮娱乐用文书的抄录本。

  明清小说功能性叙事论略

  杨志平

  摘要:功能性叙事是明清小说较为内隐而稳固的叙事特性,它有别于西方叙事学中的功能性叙事模式,也不同于研究者通常所谓的俗套化叙事。明清小说功能性叙事既可指涉小说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场景、物象、行动、插图等诸要素而展开的相应叙事,也可指涉有违情理或事理逻辑而展开的相应叙事,表现形态极为丰富。藉此专题探究,可以呈现古代小说少为人知的别样文体特征。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中的个人公共时间叙事

  赵斌

  摘要:在现代小说的历史叙述中,人只是把个人公共时间交付给历史。人进入历史的方式是想象的,想象一个共同的前方目标而融入一部分生命时间——个人公共时间。晚清革命小说中的进步人物,他们的共同目标是革命,参与革命生活的时间是一种个人公共时间(革命时间);辛亥革命之后的五四小说人物化身“社会活动家”,想象个人进入、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也是一种个人公共时间(社会时间);工人的劳动时间也是一种个人公共时间(劳动时间)。革命时间、社会时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劳动时间却具有批判性,具有反现代性特征。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谢雨佟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