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时间:2015/1/26 15:05:11|点击数:

  公共利益的民主表达

  ——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分析

  周岑银 武汉大学

  摘要: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民主形式,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都宣称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仅仅依凭票决方式和多数原则汇聚个人偏好的聚合民主理路难免陷入公共利益表达失灵,而协商民主通过互惠性、责任性、包容性等民主原则,实现个人偏好的公共转换来满足公共利益。在公共利益的民主表达上,协商民主相较于聚合民主而言更具说服力。然而,协商民主并非万能的民主形式,它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一旦超越限度则无法达成共识,但经过充分协商之后再来聚合个人偏好,将使公共决策更符合公共利益。

 

  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定位、内涵与建设

  张翔 福建师范大学

  摘要:作为一项制度建设,“行政协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理论上厘清地方政府“行政协商”的定位、内涵与建设的方向等问题有助于制度建设的深化。从定位上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具有两层次定位:政府职能转变与协商民主。从内涵上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行政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政府部门”;第二,行政过程从“任务型行政”向“协商型行政”转变;第三,行政目标兼具社会性目标与政治性目标。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地域性问题,主体性问题与代表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地方政府“行政协商”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

 

  地方合作转型、治理重构与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

  柳建文 南开大学

  摘要: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合作可分为对口支援式合作和平等互惠式合作。前者具有动员性、政治性、无偿性和基础性等特点,属于较低层次的地方合作;后者则具有自发性、互利性、多元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属于较高层次的合作形式。目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平等互惠型的合作逐渐增多,这一变化对边疆民族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一体化以及维护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设置必要的机构、加大资金扶持促进地方合作转型;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注重特色产业培育、加大与内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力度,扩大合作惠及面,充分发挥地方合作对边疆长治久安的政治功能。

 

  市场决定性作用下政府职能权能的归位与定位

  刘涛 范明英 华东理工大学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实现两者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推进政府职能权能归位与定位。尤其当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改革核心问题的关键所在。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府职能权能归位与定位,这不仅能倍增释放政府与市场“加减乘除效应”,而且能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不能“去政治化”

  范鹏 北京大学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内核和本质,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由此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政治性”是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政治化”意在消解其“政治性”,这与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是毫不相容的。这种主张一旦成为社会主流观念,势必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政治意识,坚决拒斥“去政治化”的倾向,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价值支撑。

 

  先秦“文”“质”之争与礼学的演进

  左康华 广州大学

  摘要:“文”“质”之争是先秦以至两汉时期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提出文质彬彬的价值原则,主张外在的仪节与仁义的品质协调相配、先天的生理素质与后天的礼乐教化和谐相济,但其无法割舍对“礼文”的价值追求,这使儒家的文质论在现实中表现出文在质先、文繁难究的弊病,也招致了儒家以外诸子的攻讦。他们或批评儒家质论的偏颇,指出其以道德本性代替自然本性,或批评儒家“礼文”的价值立场所可能带来的奢靡之弊。作为回应,汉代儒者将“文”“质”发展成为两套礼乐制度,并与“三统说”相关联,形成一套“文质再而复”的社会历史观,以“文质相救”的动态平衡取代“文质彬彬”的静态平衡。

 

  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福利国家的功能主义诠释

  舒建华 复旦大学

  摘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社会整体物质生活水平,但这也伴随着剥削、财富两极分化、阶级冲突等破坏性的副产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普遍福利是相互对立的关系。现代福利国家的出现,使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实现社会福利似乎成为可能。但是归根结底,福利国家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满足特定阶段的资本主义的功能性需要,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因此,福利国家只是缓和了资本主义与社会普遍福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对立。

 

  经典解释与人权正当性的中国证成

  ——以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解读为例

  李超群 西南政法大学

  摘要:新中国的人权事业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在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关于人权问题的论争中,人权的正当性才获得了证成。学者们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来完成这一论证。《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第一次全面、系统论析人权概念的著作,中国学者们对人权概念的认识极大地受到该文的影响。然而,马克思在此文本中对人权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批判。中国学者们直面这一理论难题,进行了巧妙的概念转换,有意地对文本进行了建构性的解读,从而论证了人权概念在马克思主义道统中的正当性。

 

  追寻本真性之路是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

  ——基于安德鲁·芬博格的《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

  李健 复旦大学

  摘要:现代性问题由来已久。如何跨越现代性的二律背反,海德格尔和他的学生马尔库塞都做了积极的尝试。在他们看来,最终的出路就是找寻本真性,回归本真性。本真性作为一个本体论范畴,其内在含义不只是对存在本身的还原,更在于对存在的自我超越。在本真性之路上实现超越,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概括起来就是尊重技艺,守住辩证法,乌托邦实践和自然解放。而这些路径无疑构成了解决现代性问题,走向本真性之路的基石。

 

  现代主体的建构

  李东东 西安交通大学

  赵媛媛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摘要:人作为主体的矗立不是先天确定的,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不断被怀疑、否定、“掏空”与重构。人的自我的确立给现代主体的确立提供了直接的准备。现代主体的确立,为人类带来了前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繁荣、舒适。同时,现代主体也正遭遇“后现代主义”解构和否定。“人是一个多维存在”。相对于与人相统一、相一致的主体来说,现代主体的生成、建构和创造也是在多维中进行的。

 

  财税体制变迁、地方政府策略性行为与产业空心化

  刘凯 陈秀英 暨南大学

  摘要: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行政垄断造成了土地、资金要素配置扭曲,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经营城市”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优于“经营工业”的策略选择。产业要素配置扭曲通过拥挤效应、虹吸效应和循环因果效应,引发城市产业资本过快转移和过度产业空心化。为预防和治理产业空心化,需加强财税体制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同步成长。

 

  论新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推进前景及细化路径

  朱正 陶岚 南京大学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针对一定领域进行定向调控。我国近期采取的以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定向调控的新措施,既是对经济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也是对宏观调控的创新。定向调控货币政策要想在实际执行中达到预期效果,发挥“稳增长,调结构”的实际作用,就应科学地界定定向调控的范围,严格监管资金的流向,通过金融创新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论年功工资在企业中的应用

  王淑娟 石美遐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工资体系越来越强调能力和业绩,因而使年功工资的数额和所占比例不断减小,但大多数企业还是保留了年功工资。年功工资制在日本由盛而衰的变迁说明,在运用这一有利有弊的制度时,必须兴利除弊,既要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也要注意克服其弊端。我国各类企业是否需要设置年功工资,如何设置,都应该根据行业特点、企业特点、人员结构和流动性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虚拟水国际贸易关系分析

  ——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

  张雄化 深圳大学

  摘要: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虚拟水国际贸易的关系是:粮食生产蓝水利用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小麦和玉米虚拟水净进口量的减少,同时越有利于大米和大豆虚拟水净进口量的提高;粮食生产蓝水利用的生态效率和环境效率较差,环境效率更差,虚拟水出口较少的区域生态效率较高,虚拟水进口较多的区域环境效率较低。因此,必须实施国内蓝水战略和国际虚拟水战略,以协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风险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王冰 西安邮电大学

  摘要:为了减少风险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产生的高风险,风险资本在投资阶段和中期管理阶段应当注意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否有法律瑕疵,并通过在投资协议中约定知情权、内部控制审查权和董事委派权,以取得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风险投资者从高新技术企业退出时,不论采取上市、创始人回购、股权转让和清算退出等任何一种方式,都要事先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障碍和风险,并通过制定法律文件等办法来保障自己的投资利益。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应及对策

  刘钰 中国传媒大学

  孔令辉 广东财经大学

  摘要:金融市场中,部门间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了多样性的金融发展态势,呈现出现代化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并存的二元状态。而在区域经济范围内,民间金融的存在既是对“正规金融的补充”,又能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实现对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治理。但其自由性又使得民营金融常游离于国家“监控”范围之外,存在更大的随意性和变动性。要想实现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正向补充效用,就必须在明确其潜在风险因素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同时抑制其产生负面作用的条件。

 

  产业生态化改造及转型:云南走向绿色发展的思考

  施本植 许树华 云南大学

  摘要:产业生态化改造与转型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云南产业生态化改造步伐,有利于推动云南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只有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及政策,才能发挥云南的后发优势,迈向绿色发展的坦途。

 

  从《南诏图传·祭柱图》看“南方佛国”的神话历史

  安琪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南诏图传》是一卷叙述南诏开国神话的宗教图轴,其中的《祭柱图》在《南诏图传》全卷中的位置相当关键,在图像的叙事上既是隔断,也是过渡。《祭柱图》展现的场景来源于云南古代的社祭,是典籍中“用牲于社”的写照。正是这一仪式原型,使得“祭柱”在9世纪的南诏国成为一个与建构王权神话息息相关的政治隐喻。除此以外,《祭柱图》还有一个真实的原型,即是以南诏第十一代君主世隆在白崖树立的“天尊柱”为蓝本。综合考察图像、文物和民俗有关“祭柱”的信息,有助于后人深入了解南诏史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即9世纪中叶的南诏君主如何在佛教大兴、“南方佛国”臻于鼎盛的时代,创造性地化用前朝的政治遗产,在中原的禅让神话和天竺的佛教神话之间寻求平衡。

 

  从西双版纳的内、外之分看早期国家的统治基础

  卢中阳 云南大学

  摘要:在西双版纳的历史上长期存着在内、外之分。以往学术界认为这种内、外之分以城子为界,住在城子的为“内”,住在城外的为“外”。田野调查资料以及民族志资料表明,以城子为划分标准并不成立。这种区分非常复杂,既表现为服务对象的不同,又体现为亲疏远近与臣服先后的差异。区分内、外,正是由于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对地方和人民的直接统治,所以必须通过层层的“以内御外”在社会上形成有效管控,从而成为早期国家的统治基础。

 

  国家与地方视野下的破姓开亲与婚俗改革

  ——以清代清水江下游锦屏九寨苗白、彦洞讨论为中心

  刘彦 中山大学

  摘要:在清王朝开拓西南疆域,建立“新疆六厅”及发展清水江木材贸易的背景下,清初年间的“破姓开亲”成为王朝国家经由婚俗改革的文化形式与山地苗侗社会展开互动的另一重要事件。破姓开亲不但重构了苗侗村落传统的通婚模式、权力格局,而且丰富了王朝国家深入和管治“化外之地”的层次与方式。光绪年间的婚俗改革是雍正年间破姓开亲的继续,这次改革主要针对“舅公礼”、“转娘头”、“问话”等地方婚俗礼仪。通过这次改革,一方面,调整了既有以“舅权”为核心的权力阶序格局及隐藏在这一权力关系之下的总体关系;一方面,使得地方社会与清王朝规制礼仪和权力结构的并接,深化了王朝国家的进一步统治。并认为,婚俗改革作为王朝国家与地方互动的交汇点和重要途径成为了分析特定历史环境中苗侗社会文化变迁、权力关系变动、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点。

 

  晚清民族主义范式的选择与国族构建方案之争

  张健 云南大学

  摘要: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的共同体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具有国族意义的中华民族却是从近代开始出现的,其中晚清时期又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鸦片战争的爆发,把晚清帝国推进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进程之中,中国的国族构建也随之展开。在探索救国道路上,民族主义开始成为国族构建的理论框架,但维新派和革命派却在国族组成、掌权方式及构建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这一时期,构建民族国家和国族已经成为精英群体普遍接受的理念,也成为救亡图存的方向与途径,但对于国族的构建方式仍存在重大争议。中华民族的国族观念从整体上看自觉程度较低,仍处于一种发展的萌芽阶段。

 

  从社会到群体:1949年以前西南中国人类学研究

  概念与视角的学术史梳理

  卢成仁 浙江财经大学

  摘要:概念史研究对历史过程及学科史分析所带来的新视角,使其成为学科史研究的新兴方向。人类学学科史的研究特别是1949年以前的学术史陈述,较少对学科本身的研究概念、视角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讨论。应用概念史的分析方法,重新梳理以1949年以前西南中国人类学研究概念、视角的建构与转变。可以看出,从社会到群体的转化过程中,对作为具像的群体和作为研究概念的群体的差异性认识,决定了早期西南中国人类学对研究对象的处理及其研究逻辑的建构。对研究概念、视角本身的梳理和分析,可以为当下西南人类学研究之新分析概念的建构提供历史经验和逻辑基础。

 

  云南跨境婚姻管理

  李向春 袁春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云南跨境婚姻存在如下困难和影响:通婚办证难、登记率低、“事实婚姻”家庭增多;“黑人黑户”现象突出,加大了边境地区社会管理难度;事实上的不平等,导致跨境通婚家庭持续发展的能力弱;不合法婚姻有扩大的趋势,给边境社会治安与边境稳定埋下隐患。应该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层面上,提升边民通婚管理理念,建立国家间磋商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云南省层面,建议出台适应边民通婚的法规,统筹协调强化管理,加快边境经济快速发展;涉边州市县层面,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创新边民通婚的社会管理模式。

 

  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杨文华 纳夏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内容丰富、门类多样、积淀厚重、分布广泛的特点,这些因素客观地决定了其民族产业的特性。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在保持文化原貌的基础上,注重其活态性和原生性;它脆弱易变、不能修复再生,且在民族地区世代传承,文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都是当地民众。因此,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论提高最高法院的权威

  赵兴洪 北京大学

  摘要:提高司法公信力,关键在于提高最高法院的公信力;提高最高法院的公信力,关键在于树立最高法院的权威。建立裁量管辖和强制性先例制度,激活消极司法审查,设立司法首都,巩固事实终身制都是提高最高法院权威的有效途径。

 

  比较法语境下司法与政治的互动

  ——以达玛斯卡的司法和国家权力理论为视角

  张欣 北京大学

  摘要:从法律和政治的内在张力出发,达玛斯卡以反应型国家和能动型国家两种极端国家类型作为理论起点,结合“自由放任”和“干涉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理风格,引入权力组织结构与政府目的两个宏观政治性影响变量,以两种国家类型所呈现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分配格局、司法在纠纷解决和政策执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论证主体,对反应型国家和能动型国家的法律程序制度模式的形成、建构、特点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深入推导和分析。这种从政治学切入的研究路径为我们理解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法律程序特点和司法政治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

 

  论职务犯罪与牵连案件的侦查管辖权的权力边界

  黄硕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当前,职务犯罪案件与其他案件并存形成牵连案件较为常见,如何处理职务犯罪案件与其他牵连案件的侦查管辖是侦查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牵连案件的语义分析入手,分析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的牵连性的现实问题,并对当前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宪法提出了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与牵连案件管辖中享有并案侦查权,并提出法律应当授予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与牵连案件侦查管辖中对其他侦查机关享有指挥权和指示权,这样方能一并惩治职务犯罪与牵连案件的行为人。

 

  宗教场域论:一个宗教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孙永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摘要:宗教市场论是目前西方主流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并在国内宗教社会学界有巨大的影响力。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宗教市场论有很多批评,却无法提出新的宗教社会学理论进行取代。在质疑宗教市场论的基础上,应引介并批评性地拓展了布迪厄的宗教场域论。在讨论了宗教场域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之后,对宗教场域论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方向。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佛教冬安居的基本形态与成因

  孙瑞雪 四川大学

  摘要:安居是印度佛教僧团由于雨季出行不便,利用这一时间集中学习经律的制度,由于雨季多在夏季,又称为“夏安居”。而地理气候与岁时节俗等差异,使得安居制度在向中亚和中国汉地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异,出现冬安居的现象。以往一般认为冬安居主要在北方寺庙中盛行,实际上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寺庙也十分盛行,其所依据的经典也不同于夏安居,其流行的原因大概与当时南方冬季气候偏冷有关。

 

  滇池公地悲剧及其治理策略探讨

  董学荣 云南大学

  摘要:从环境史的新颖视角及其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滇池公地悲剧的诞生及其形成机制、内涵特征和治理策略,提出从环境成本内部化、经营管理市场化、价值取向生态化三个方面加强滇池治理保护新思路。按照环境正义原则,树立“污染付费”、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理念,并完善相关机制;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探索湖泊经营管理权流转;校正片面的政绩观、对抗自然的“理性经济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代之以在自然中、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人”。

 

  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建构与认同

  段岩娜 中央民族大学

  摘要: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是由包括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外部结构性力量建构的,也是由作为互动主体的教师、同龄群体等多元他者所建构的,流动少年儿童形成了“外地人”和“既是昆明人又是外地人”的身份意识。流动少年儿童作为行动主体,对被建构的身份形成认同和困惑,面对群际差异,积极用行动寻求从“我是谁”向“我会成为谁”的认同变迁可能性。

 

  庄蹻王滇千年争论的学理反思

  杜玉亭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杜雪飞 云南大学

  摘要: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楚将庄蹻王滇说,引发了中国史家的千年争论,现代仍存在着多家之言:认同《史记》的楚将庄蹻王滇说,王滇的庄蹻是楚国农民起义领袖说,庄蹻王滇是本不存在的人为传说。1997年出版的滇国考古史学专著《滇国与滇文化》,更以现代考古学的实证否定了庄蹻王滇的真实性。然近年出版或再版的云南两部史学名著,仍坚持着相互对立的两家之言:楚将庄蹻王滇说与楚国农民领袖庄蹻王滇说。因庄蹻王滇的千年争论事关中华民族史学理论的根基,需要认真探讨。

 

  明代云南汉文化发展态势与地理格局研究

  ——以滇人汉文著述为对象的考察

  钱秉毅 云南大学

  摘要:用汉文著述的文献典籍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及组成部分。在明代的云南,滇人汉文著述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和疏密不等的地域分布特点,这种时空的差异,直观而典型地反映了汉文化在明代云南的传播与发展过程,此过程呈现出阶梯上升的发展态势以及“核心——缓冲——边缘”的地理格局。

 

  晚清留日群体与民族主义在中国小说中的兴起

  黄曼 复旦大学

  摘要:晚清留日群体将民族主义引入中国小说。这一变化给中国小说带来深刻影响——它为中国小说实现其地位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契机;它体现了中国小说主题现代转换之一个方面;它为中国小说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当代之“道”。与此同时,民族主义因其作为世俗能量的实质及其中国化后的诸多偏见与缺憾,又很难成为小说之文化方向与终极意义供给者。重国家而轻社会、有国民而无个人,这是晚清留日群体民族主义小说写作之关键症结。

 

  南宋遗民诗人的心理认同与诗歌创作

  谢丽 西安石油大学

  摘要:作为历代遗民中颇具特色的士人群体,南宋遗民诗人在共同的悲愤忧患与隐匿遁世的心理激发下,将先贤杜甫与陶渊明作为吟咏效仿与精神寄托的对象,于是,宗杜与祖陶式的诗歌创作便成为其心理认同的外化。遗民诗人的这种心理认同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有力诠释了“客观存在决定诗人心态、心态特征影响诗歌创作”这条基本的文学创作规律。

来源/作者:期刊部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