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处所动态

哲学所举办“哲学经典与现代阐释”系列学术活动

时间:2016/6/7 17:51:28|点击数:

  

 

    经典研读,是理论思考的源泉,是学术研究的根基,更是心性涵养的沃土。哲学所历来重视经典研读,“好读书,读好书”之学风在所内代代相传。二〇一六年度,按照年前制定的“哲学经典与现代阐释”系列学术活动计划,全所共同研读老子《道德经》,每月集体读书一至两次,每次由一位主持人向大家讲解《道德经》若干章节文本内容并分享读书心得。三月、四月、五月,马超、王海东、谢青松作为前三次学术活动主持人,依照文本顺序分别进行了讲解和分享。

  在三月的读书活动中,马超首先对《道德经》版本及其历代注本作了简要介绍。就文本而言,《道德经》版本大致可分为传世通行本和出土简帛本两个系统。二者在文字、词句、体例等方面均存在些许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老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就注本而言,历代《道德经》注本则可大致分为学术性注解和思想性注解两种理路,前者以清人朱谦之、今人陈鼓应为代表,采众家之长,重字句的考据和内容的梳理;后者以河上公、王弼、憨山为代表,成一家之言,重义理的探究和思想的阐发。在经典研读过程中,我们可择其一二为底本,其余诸本互为参照,相辅相成。在对各版本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之后,马超就《道德经》一至九章文本本身作了梳理和解读。第一章老子着重阐发“道”与“名”,“无”与“有”之关系,并在有无间展现了大道运行的玄妙。大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似有似无,非有非无,无法用语言去精确表达,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任何勉强的言说,都无法达及恒久之道。无与有同出于道,互为表里,互为体用,道之玄妙,尽在有无之间。第二、三章老子借用美丑、善恶、长短、高低等比喻,阐发了万物相反相成的道理,并由此引申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人生哲理。第四、五、六章,老子着重阐发了大道以“中”为体,以“虚”为用,体用不二,天长地久的奥妙。大道正如风箱那样,看似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但只要运动起来,风力就源源不断,用之不竭,永不停歇。万物之生发运化更是如此,生生不息,绵绵若存。第七、八、九章,老子借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自然现象,劝诫世人应平和持中,进退有度,切不可争先恐后,锋芒毕露。这也契合了《内经》中“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人生之道。如若恣意妄为甚至胡作非为,其结果必然只会是“强弩之末”和“亢龙有悔”。

  在四月的读书活动中,王海东以“抱一”为核心,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老子之道,精华就在“一”字上。精神和形体合二为一,即“营魄抱一”。只有“抱一”,才能结聚精气以致柔顺,才能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才能爱民治国自然无为。才能知常守静而又明白四达。在现实之中,“抱一”之理随处可见。比如马车的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轮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一”,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一”,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同样如此,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一”,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则是根本,是那个恒久不变的“一”。同理,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饫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只有求道之人,但求安饱而不逐声色,摒弃形形色色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致虚守静”是老子工夫论的又一精华所在。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就是“道”的真谛。万物蓬勃生长,可以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回归本原。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做明。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只有认识常道的人,才能包容一切,无所不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修身之道,与治国之道同根同源。最好的世代,人民只是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的时代,人民亲近他而赞美他;再其次的,人民畏惧他;更其次的,人民轻侮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只是说:我们本来是这样。这就是治国之道的奥妙。只有大道废弛,仁义才需要显现;家庭不和,孝慈才需要彰显;国政昏乱,忠臣才会出现。治国之道,关键在于,拋弃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伪诈,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拋弃巧诈和货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智辩、伪诈、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治国者就必须保持朴质,减少私欲。

  老子还阐释了绝学无忧的学问之道。老子认为,只有弃绝异化之学,内心方可无搅扰。众人都兴高采烈,好像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登台眺望景色。求学之人却独自淡泊宁静,没有形迹,好像不知嘻笑的婴儿。落落不群,好像无家可归。众人都有多余,唯独求学之人好像不足的样子。这种“愚人”的心肠,浑浑沌沌,但恰恰是真正的求学之道。世人都光耀自炫,唯独学人暗暗昧昧。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学人无所识别。沉静好像湛深的大海,飘逸好像无有止境。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学人愚顽而拙讷,和世人不同,只重视求道的生活。

  在五月的读书活动中,谢青松依据文本,首先对“道”与“德”之深意进行了阐发。作为本体之大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它无形无相,但真实存在。大德的样态,随着“道”为转移。道本来是隐而未显的,其显现即为“德”。换言之,道是德的本体和依据,德是道的实现和完成。就此而言,有德者便是得道者。得道之人,凡事皆懂得循道而行,不会妄作非为。事实上,儒家亦讲从道,孔子曰:“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从道不从君,故而真正的儒者为臣必忠,忠则必谏,决不阿谀。当然,儒家的“道”侧重于形而下之君子之道、为君之道、治国之道,而道家的“道”侧重于形而上之道,其本质属性是“道法自然”。所谓“惟道是从”,是指一切皆不违背自然之法则。作为本体之大道,是有与无的统一。“道”看似“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但其中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可见,与世间一般之物不同,道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有,亦非普通意义上的无,它似有而实无,实有而似无,道既是有也是无,同时道既非有也非无。道在显现自己的同时遮蔽自己,在遮蔽自己的同时显现自己。换言之,无是道之本体,有是道之妙用。道本身无形无相,但真实存在,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得以显现其功能,譬如意识(心灵)之于身体的关系、春天之于万物复苏的关系。道并非万物,却是万物之基础。道的名字不会落空,我们从万物中都可以体会到道的存在,即庄子所说:“万物皆有道,道亦然可在屎溺”。一旦人们知道了道,就能知道万物的开端。不随万物变化而变化,不随人类的生命而有任何改变。这也是大道精妙深邃之特点。

  其次,谢青松论述了老子“曲则全,枉则直”的处世原则。树盘根错节,委屈生长,方能根深叶茂;人曲己从众,恒顺众生,方能保全自身。《群书治要·晏子春秋》载:齐有得罪于景公者,景公大怒,缚置之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其肢解人,不审从何肢解始也?”景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此故事即为“曲则全”。屈己以为人,抑己以循物,处众人所恶,受天下之垢,逆来顺受,不辩不争,其理自直,其道自伸。这就是“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同理如此。少则得其本,多则远其真。“少则得”还意味着,知止而后能定,若贪多求得,妄心极用,内心必乱,容易迷惑于现象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无所归。如古人提倡专攻一经,实则是培养定力。“为道日损”的结果就是“少则得”,“为学日益”的结果就是“多则惑”。圣人抱道而行,处曲,处蔽,处枉,处洼,处少,即“处众人之所恶”,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为天下示范。“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囿于己见,不自我表现,易于体悟大道、认识自己(“知常曰明”、“自知者明”)。不自以为是,其理反倒彰显。“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我夸耀,不贪天之功为己功,不掠人之美为己美,虽然成功而不居,而且“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是以其名不去,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骄横自大,而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六十四章),故能够长久,其德行和才能也会日增。

  “求全”之道,关键在“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之道,即在于“不自见(现)、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认为不争是君子的良好品德之一。孟子也说“仁者无敌”,仁者不与天下人为敌,也就无敌于天下。以不争之心入世,则得失坦然,宠辱不惊,是谓“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此而言,不争乃是大争,因为它胜过了一切争,无为即是有为,因为它胜过了一切妄为。“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曲则全”一语,乃古圣人之所言,并非虚言妄语。只要守真理、行正道,即使迂回转折,最终也能全备己身。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与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所说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在《金刚经》中说的离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均为修道的四大障碍,唯有放下小我,破除我执,方能体悟大道精神。

  最后,谢青松解释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希言自然”,少言是合乎道的自然本性的。因此狂风不会持续吹一早晨,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是谁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不能持久,何况人的行为呢?因此,积极求道的人,与道同行,修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有德;失德的人,所认同的是无德。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拋弃他。统治者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不会持续吹一早晨,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自然界的运动,凡是变化激烈、施为猛烈的现象,都是暂时的,难以持久,比如飘风骤雨,都是一阵而过。人若轻举妄动,超越常规,私欲过甚,悖戾多端,胡作非为,亦如暴风与骤雨而不可长久。

  按照学术活动惯例,每次主持人分享读书心得之后,全所成员都紧扣文本内容积极展开讨论。唐嘉荣从语言学的角度,阐发了《道德经》文本中一些核心概念的多重意义。比如以“轻重”为例,老子说“重为轻根”。这里的轻重,事实上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为物理上的轻与重;二为价值判断的轻与重,比如轻视什么重视什么;三为人生态度的轻与重,即轻浮草率和稳沉持重。在经典阅读过程中,我们只有对文本的各层次含义以及个体理解差异进行清晰、细致的梳理,才能触及真正的义理和智慧。唐嘉荣的上述观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张兆民博士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谈了自己阅读《道德经》的体会。在马克思那里,历史上的所有哲学理论都致力于解释世界,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阅读《道德经》,理解“道”的意义,欣赏“道”的奥妙,这些都还只是“解释世界”,经典阅读,关键应该在于把阅读的所思所悟所学所得,融入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到人生的整体格局之中,于点滴间实践经典的智慧,只有如此,方才不负经典阅读。邵然博士借鉴古圣先贤的思想源泉,分享了自己对于道的理解。一方面,道浑然天成,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于逻辑上超越并先在于天地万物;另一方面,道即心即物,非心非物,只要用心,就能有所洞见有所把握。所以读书,落脚点在于内心,正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刘林博士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谈了自己对于老子治国之道的理解。老子反对国家治理中刻意妄为,横征暴敛,提倡“无为之治,不言之教”的理念,恰恰契合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杨晶从现代生活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道的感悟。道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老子倡导的“柔弱胜刚强”,就是使家庭关系和睦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面对现代生活的纷扰,我们应该多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正所谓“知止而后能定”。哲学所其他成员,也都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积极参与了相关讨论,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哲学经典与现代阐释”系列学术活动还将在哲学所按计划陆续开展,我们还将邀请所内外、院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作为嘉宾前来分享经典研读的心得与乐趣,共同感受经典与人生的恒久魅力。

来源/作者:哲学所/马超 责任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