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云南百位社科学术人物故事】任佳:南亚研究的拓荒牛

时间:2025/9/12 16:29:05|点击数:


  南亚研究的拓荒牛

  

  任佳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任佳师从于著名的外国经济思想史教授赵崇龄,加之其母亲也是经济学教授,因之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学科基础。很早就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期刊《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连续发表了关于李嘉图价值转形理论的论文和英译文,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跨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后,如何把理论用于实际,解决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问题,是任佳面临的第一个转型,在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需要学会调查研究。她参加的第一个现实问题的课题是“云南省农业税制改革”,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第一篇现实问题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农村经济》上,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之后,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方面,围绕经济改革和开放作了很多研究。随着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西部掀起了对外开放的新高潮,全方位对外开放给云南带来了机遇。中国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毗邻,与孟加拉国、泰国、柬埔寨等国邻近。云南更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省第五次党代会和省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了“要加快同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要把东南亚、南亚作为国外的主要市场去开拓”“开拓东 南亚南亚市场是利国、富民、睦邻、安邦的大计”等要求。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 省委、省政府的智囊,为了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国际问题和 对外开放问题的研究。在新增机构编制困难的情况下,于1997年在经济研究所下成立南亚研究中心。2000年,又把经济研究所改名为南亚研究所,南亚研究开拓者的担子就落到任佳的肩上。从经济研究转变为南亚研究,这是她面临的第二次转型。由于大部分研究人员是原来的经济研究所转过来的,新成立的南亚研究所面临着学科转型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艰巨任务。任佳始终坚守岗位、立足学科建设、培养人才队伍,开创了南亚研究的新领域,使南亚研究从无人关注的冷门变成热门。

  任佳是面向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开放合作的最早研究者之一。公元前4世纪,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从云南到达印度的,近代以来的云南商贾纷纷前往印度 东部、东北部经商,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葛伦堡、大吉岭、西里古里等地都有 云南商号。要研究一个国家,就必须要对它有感性认识,有亲身体验。任佳还清 楚地记得1997年作为云南第一个学术代表团成员到印度访问时的情景。透过表 象,任佳看到了这个国家呈现出的多样化和社会的极大反差,说明了它的研究价值。之后任佳深入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调研和交流,走遍了印度的东西南北。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她参加的“建立环孟加拉湾周边国家及地区发展协作系统研究”课题中,首次提出北部湾与孟加拉 湾两湾的陆桥连接。阐述了孟加拉湾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首次把印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等南亚国家。中国云南、西藏等西南 省区,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中国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次区域。她提出要改变云南利用外资步履艰难的状况,就要加强对外合作与开放,创造国际直接投资的条件,使国际直接投资带来贸易创造效应;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将是一个重要突破口等观点。该研究成为西南面向印度洋和南亚开放的首个前瞻性研究成果。1997年,中国战略基金会和国家计委与昆明市政府联合开展《开辟印度洋出海通道研究》,任佳参与了这项研究,这是我国面向南亚和印度 洋地区开放与合作的最早的战略性研究成果,也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理论先行的重大成果之一。之后她主持完成云南省第一个涉及中国与南亚经贸 合作的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中国云南与印度经贸和科教合作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云南与南亚经贸合作战略研究》等,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进一步加强我国南亚方位战略布局的建议》一文中提出了面向南亚开放应该成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又一支柱。她有关西部大开发要与大开放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大成效、探索建立“昆明合作组织”、孟中印缅地区合作、缅甸是我国走向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孟加拉国是走向印度洋的重要战略支点、印度是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市场等和一系列前瞻性重大对策,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关注。

  近年来,任佳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社会文化调查研究》和一系列有关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策研究,依托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要课题研究;推出的南亚国情研究、“一带一路”研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研究、环印度洋地区研究、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研究等五大系列研究成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贯彻落实建言献策。20多份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她在《南亚研究》《国际金融》《南亚研究季刊》等核心期刊和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二等奖四次等多个奖项。2003年,首创“中国—南亚书系”、“南亚报告”等蓝皮书。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首创“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书系”(后改为丛书),从创办内部刊物《面向南亚》到改刊为公开刊物《东南亚南亚研究》(后更名为《南亚 东南亚研究》),通过学术研究平台的创建,推出了大量有关南亚东南亚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使云南成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的重要基地。

  任佳是云南面向周边国家开放的推动者之一,不仅在南亚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也是推动开放合作的行动者。她撰写的大量涉及对外开放的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批示和采纳,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了面向周边国家开放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得到重视。她善于开拓创新,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南亚学会、参与了第一个省级印度洋研究会的创建;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参与策划并创建了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推动并参与云南日报设立南亚专版等,任佳在媒体平台上撰写文章、接受采访,为积极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奔走呼吁。不断派出年轻科研人员赴南 亚国家学习深造、调查研究,也把印度等南亚国家的重要学术机构和重要专家学者请进来。带领南亚研究团队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大大提高了云南的知名度。在中印建交50周年之际,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访问中国时专程到云南,由印度驻华大使馆安排了总统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学者的座谈会。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高官、党派领导人纷纷到访云南与学者交流。这些人文交流对增进云南与印度等南亚国家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加强云南及西南地区与南亚地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任佳恪守学术诚信观念,遵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学风端正,勤学善思,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南亚学科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研究成果大量应用于实践。培养了一支能担负起南亚研究的科研队伍,带领云南的学术界使南亚研究在全国独树一帜,是云南南亚研究异军突起的带头人之一。利用国内、国际学术平台宣传中国和云南对外开放方针政策为促进云南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供稿)

来源/作者:云南省社科联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