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要闻

王文成副院长主持召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暨“云南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开发”专题座谈会

时间:2015/10/22 9:19:20|点击数:

  2015年10月16日,我院召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暨“云南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与开发”专题座谈会。会议学习中宣部刘奇葆部长在云南调研期间的讲话精神,贯彻省委宣传部赵金部长在9月28日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会议上的要求,交流“云南境内丝绸之路、滇西抗战遗址(遗迹)现状考察”课题组实地调研取得的新成果,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的对策建议,探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路径。王文成副院长主持会议,历史研究所杜娟所长和全所人员、科研处副处长李向春研究员、图书馆李吉星副馆长、南亚所牛鸿斌研究员、返聘专家刘景毛研究员等参加了会议。

  王文成副院长首先传达了中宣部刘奇葆部长、省委宣传部赵金部长的讲话精神,动员大家围绕云南与国家命运的主题,深化云南地方史、西南边疆史、中国云南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研究;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梳理文艺创作、影视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系统整理地方文献,汇编历代云南诗文;整理全省文物遗存,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图文资料,编辑出版图书、画册,创制文化精品。通过深入挖掘云南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15年8-10月,我院历史文化研究团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整合力量,组成5个调研组,分别由历史研究所杜娟所长、康春华副所长、刘欣副所长、图书馆李吉星副馆长、南亚所牛鸿斌研究员牵头,赴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临沧等州市,开展“云南境内丝绸之路、滇西抗战遗迹(遗址)现状考察”系列课题调研。会上,5个调研组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交流了实地调研取得的新成果,对保护和利用云南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昆明调研组组长牛鸿斌研究员认为,昆明作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分布着大量历史遗址、遗迹,但现存遗址保护力度参差不齐,部分遗址商业开发利用过度。建议系统开展现存历史遗址(遗迹)普查,编制目录,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进一步重视昆明范围内的抗战文化、佛教文化、华侨文化研究,以此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往。楚雄调研组组长刘欣副研究员认为,基层文物管理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目前的文物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文管所的职责也不够明晰,建议进一步研究完善基层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的体制机制。大理调研组组长李吉星副研究员认为,大理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当前面临着众多古镇历史韵味逐渐消逝的危机,各地对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意识和认同意识存在的差距较大,部分分散的历史遗存尚未纳入保护,存在不少缺漏。保山、临沧调研组组长杜娟研究员总结了保山、临沧调研取得的成绩和重要意义,阐述了在当前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指出了部分历史遗址由于资本进入运作,以致失去其原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德宏组调研组长康春华研究员及成员刘鸿燕、梁初阳介绍了考察德宏文物古迹的保护情况,指出了边境地区部分重要历史遗址、遗迹未纳入保护,有的遗址保护标志和说明不清晰、不准确,以及云南土司遗址申遗滞后等问题。针对芒市安抚司署被拆、神户关遗址因修路面临受损等问题,建议及时采取必要的修复和保护措施。

  王文成副院长在会议小结中充分肯定了5个小组实地调研取得的成绩。希望全体人员进一步贯彻中宣部刘奇葆部长、省委宣传部赵金部长讲话精神,深化提炼调研成果,撰写调研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及时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历史文化团队要进一步着眼于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总结经验,开阔视野,挖掘新材料,开拓新领域,运用新方法,深化、拓展史学研究,有效转化优秀科研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发展公共史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文:曾黎梅)

来源/作者:历史文献所 责任编辑:沈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