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要闻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我院召开面向南亚东南亚文化辐射中心建设调研座谈会

时间:2015/5/27 10:18:25|点击数:

  近日,王文成副院长围绕“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到历史文献研究所进行调研座谈。历史所、文献所杜娟所长主持会议,全所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座谈。

  在座谈中,王副院长结合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社科院要为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发挥决策咨询作用。希望历史所、文献所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学科优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开展具有战略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蒋文中研究员认为,云南茶文化源远流长,应加大对茶文化的研究,推出可操作项目并配合科研共同推进,使云南的茶叶贸易跟上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步伐,从而实现云南茶路的国际化,发挥好云南优势。刘欣副所长从发挥云南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角度谈了几点体会,认为中国共产党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而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自身的特点和区位优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平等、包容、和谐共融,进而不断化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疑虑和误解。马颖娜博士以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通道保山为例,通过对历史时期以及当前不同关口贸易数据额的比较,分析了当前云南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和局限。顾胜华副研究员提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地缘还是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云南在城镇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而为南亚、东南亚国家提供借鉴。梁初阳博士认为,云南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边陲之地,而现在的定位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心枢纽,云南的交通条件还不是很发达,但仍然被定位为重要通道,是因为云南的重要区位优势。郭净研究员提出,云南兼具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学者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应该多做“小而美”的研究。在世界近百年的历史中,西方文化能够迅速被接受是因为其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如动物学、地理学、植物学等等。中国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在谈主流的汉文化,历史研究也是王朝史学的继续,学者要进行反思,应在发掘我们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同时,深入探究周边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杜娟所长认为,跨境民族同根同源,民族文化体现出包容性和多样性,学者的研究不应该是一种声音,要有反思,政策才能更完善。申旭研究员认为,应加强对建国初期民族政策的研究,为其他各国提供借鉴,这需要有基础研究做支撑,希望年轻学者在这方面作出努力。

  王文成副院长在发言中认为,文化辐射中心建设,在整个辐射中心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增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相互了解、沟通民心,结成利益共同体,并打造成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与其他省、市、区相比,云南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是文化多样性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云南的这一优势,建设文化辐射中心,不仅有利于探索构建区域性新型国际文化格局,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发现、培育新的优势,克服通道建设、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障碍和制约,促进云南跨越发展。在文化辐射中心建设中,需要超越“天朝时代”、“殖民地时代”、“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思维,全面树立尊重文化主权、促进平等交流、倡导文明互鉴、破解文明冲突的理念,促进中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王文成副院长对历史所、文献所研究人员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发言进行了肯定,并希望进一步加强邻国史、中外关系史、边疆史的研究,辨证看待史事、史料与史学的关系,关注公共史学发展的新趋势。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注重以历史的视角思考、研究重大现实问题,通过集中开展专题学术研讨,撰写《云南智库要报》、《东南亚南亚研究要报》、《建言献策文集》文稿等,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咨询建议,更好地发挥历史、文献研究所的作用。

  (历史、文献研究所 曾黎梅/供稿)

来源/作者:历史、文献研究所调研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