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要闻

杨福泉副院长率专家组赴临沧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把脉

时间:2013/11/14 15:04:18|点击数:

   2013年11月3日至6日,受临沧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福泉副院长为组长、中国旅游研究院叶晓龙博士、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人事处副处长李汶娟副研究员为副组长,中国社科院陈国庆副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所长郭家骥研究员、民族学所所长王清华研究员、经济所所长康云海研究员、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院长叶文教授为主要专家的咨询组,赴临沧市进行调研,就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定位、品牌打造、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等进行现场把脉。

  调研组一行在临沧市委政研室、临沧市旅发委等部门人员的陪同下,深入沧源县,在为期三天的调研中,对沧源崖画、司岗里溶洞、天坑、勐莱河谷、南滚河国家公园、翁丁古村落、葫芦村、班洪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沧源茶文化产业、竹产业等进行了深入调研。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福泉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

 


专家组一行在翁丁调研合影

 

  6号下午,临沧市委、市政府召开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专家咨询会,听取专家组意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华松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德聪参加了会议,临沧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会议。会上,我院专家从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生态产业等角度,进行了发言。

  民族文学所所长郭家骥研究员指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要打造五个特色之旅。以南滚河国家公园、司岗里溶洞、勐莱河谷、天坑、茶文化、竹文化乃至橡胶文化为支撑的生态文化之旅。以摸你黑狂欢节、翁丁村、葫芦村、帕秋村、广允缅寺等为支撑的民族文化之旅。以司岗里溶洞、沧源崖画、班洪、班老抗英事迹、中共地下党活动为支撑的历史文化之旅。以对外同佤邦的和谐关系,对内佤、傣、拉祜、汉等多民族和谐共居,基督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原始宗教等多元宗教信仰和谐共存的事实为看点,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境繁荣稳定示范区的过程中开展和谐边境之旅。配合美丽中国和美丽云南建设,打造10个左右生态良好、文化特色浓郁的美丽乡村,成就美丽乡村之旅。并积极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经济研究所所长康云海研究员指出:把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农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把农民作为发展旅游,打造旅游产品的主体。按照旅游发展的六大要素,借鉴腾冲县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世界佤山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区要提供的主要产品是富氧离子和安全无公害农产品。要以发展旅游业为切入点,在打造一个个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区时,要与当地的幸福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等结合在一起,探讨沧源旅游景区建设的机制体制试点,为城乡一体化和建立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经验,为类似沧源开发环境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区提供经验,探索出一条通过发展旅游业与农业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路子。

  民族学所所长王清华研究员指出:佤族文化是沧源旅游业的灵魂。要发掘沧源旅游资源的几个特色,一个是民族特色。沧源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其中尤以佤族文化最具世界意义。西盟、沧源和缅甸佤邦是佤族的聚居区,而沧源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这种山水相连、跨境跨国而居的状况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天然的条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佤族文化是世界独一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的品种。它历史古老,发展唯一,文化特色鲜明。一个是边地特色。沧源地处临沧市西南角,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跨境而居的民族有佤族、傣族、拉祜族等,可谓是一条民族走廊,是通往缅甸及东南亚的陆上捷径。这极大地提升了沧源边地文化的内涵。

 

  人事教育处副处长李汶娟副研究员指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要有“四个一”,和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是“一个核心的定位”,沧源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是建设旅游度假区很好的资源,无论何种资源建立的旅游度假区,休闲度假的功能首当其冲,要突出生态休闲的核心定位,体现独特民族文化特色。第二是“一个吸引人的品牌”,在度假区的品牌建设上,要充分考虑游客的认同,把度假区的发展目标和游客的追寻目标统一起来。第三是“一张佤文化的名片”,要探索游客与佤文化之间能够产生共鸣的结合点,拉近游客与文化的距离感,让佤文化的名片体现在旅游收益上。第四是“一种宣传上的引爆和突破。尝试转化角度,让沧源旅游宣传有一个着力点,让宣传发挥不为人知到略知一二,到钟情向往的功效。注意在度假区的开发中,担起保护生态资源的责任,对于沧源佤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低俗化。

  专家组组长,副院长杨福泉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国家尚未对国际旅游度假区有明确的定义和认定机构、认定标准,但首先可以从临沧被批准为“边境地区经济合作区”这一重大突破,来构想以沧源为中心来推动国际性的云南旅游新热点。也可从“桥头堡”的国家战略使沧源成为前沿和国门这一意义强调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定位。主要是营造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具有突出地域特色、个性和普遍性价值的旅游度假区。重点抓好几个特色项目:沧源崖画是中国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崖画之一,充分利用沧源崖画的考古文化界的知名度,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可以借鉴诸如宁夏贺兰山崖画区的旅游运作方式,营造沧源崖画的文化旅游方式。司岗里溶洞不要拘泥于时下流行的溶洞游的旅游模式,可以营造一些圣迹灵地旅游的朝圣氛围。充分挖掘佤族和其他民族茶文化的各种文化习俗、信仰等。凸显临沧在中国茶叶文明史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地位。充实“天下茶仓”的内容。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把南滚河国家公园建设成为集野生动物观赏、科考、猎奇,亚热带雨林奇观、科考、探险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野奢型生态度假酒店、日出酒店、日落酒店、动物酒店等,生态小道。设计国际穿越生态旅游线路等,可以借鉴美国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经营,取长补短。尽力走出南滚河自己的模式和做法。此外,临沧可以借鉴丽江束河的“分区制”等做法,保护好翁丁等具有原真性又不影响村民改善居住条件改善的名村。并借鉴丽江、大理和腾冲等地通过学术文化活动促进旅游的经验,以佤学研究作为发展旅游的重要推动力,推进临沧特别是沧源成为国际佤族研究的重要基地。并借助亚洲微电影节每年在临沧的常规举行,推进影视宣传临沧的工作,促进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利用目前尚好的条件,把沧源县城建成田野环绕、文化特色突出的佤乡县城。在开展旅游活动和与外界的各种合作中,从示范项目开始,成功后再扩大合作领域。

  我院专家学者的观点得到临沧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李华松副市长表示,感谢各位专家对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他表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后请各位专家站在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国务院批准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云南建设旅游强省和沧源佤山民用机场建设等战略大背景下,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的发展目标和“世界佤乡,天下茶仓”的品牌定位,把临沧打造成体验边地风情,成就创业奇迹,领略美丽文化,迸发快乐激情的天堂,全国重要的边地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要求,对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思路等再研究、再论证,尽快形成咨询报告提交临沧市委、市政府。

(人事处 供稿/图)

来源/作者:人事处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