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杨晶)
时间:2011/9/15 10:08:00|点击数:
杨善洲同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代表。他在几十年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和坚守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践行着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杨善洲同志离休不离岗、离休不忘家乡建设,用行动和生命体现了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杨善洲同志不为名不为利,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以正确的荣辱观激励自己奋斗终身,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在学习杨善洲同志事迹活动中,大力弘扬杨善洲同志的崇高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杨善洲同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代表
杨善洲同志艰苦奋斗几十年,退休后坚持回到自己的家乡,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在去世之前,又把自己的造林无偿捐献给国家。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诚实践。
1、杨善洲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需要。杨善洲同志曾说过:“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一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时时刻刻惦记群众安危冷暖;他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经常深入群众中间,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着家乡人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断努力奋斗。他的一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书写了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忠诚的坚强党性,体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信仰和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风范。
2、杨善洲同志用行动和生命体现了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可珍贵的。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爱国主义体现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杨善洲同志离休不离岗、离休不忘家乡建设,用行动和生命体现了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杨善洲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 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省城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家乡,带领家人和群众历尽艰辛义务造林20多年,并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他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家乡、为群众谋利,自觉的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高度的事业献身精神来进行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3、杨善洲同志不为名不为利,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以正确的荣辱观激励自己奋斗终身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杨善洲认为崇尚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风范才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杨善洲不为名不为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贡献社会、回报家乡为荣。中央和云南省有关部门先后授予他多项荣誉。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而骄傲自满,而是不断激励自己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正如当地群众所传唱的:“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自觉实践着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以正确的荣辱观激励自己奋斗终身。
二、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 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杨善洲事迹感人肺腑,杨善洲精神催人奋进。我们要通过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他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1、在学习杨善洲同志事迹活动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灵魂指导地位,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作用。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灵魂指导地位,才能解决影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们要在学习杨善洲同志事迹活动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灵魂指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励各族群众为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2、学习杨善洲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在贴近民众的利益需求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的一切。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在贴近民众的利益需求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群众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3、学习杨善洲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学习杨善洲同志活动中,要激发各族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振兴云南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塑造有利于构建和谐云南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等功能。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理顺民族情绪、化解民族矛盾、优化发展环境。要引导云南各族群众超越民族、城乡、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进社会的团结稳定,使各族群众在不断摆脱相对落后的文化过程中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增强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形成全社会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
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云南思想道德建设
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我们要通过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的活动,进一步引导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坚持“八荣八耻”。要高度重视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民群众像杨善洲同志那样,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同时,在民族地区,要积极倡导以热爱本民族文化为荣的观念。要通过传统节日等方式以潜移默化、寓教与乐的形式,使崇德、尚义、贵仁、守信、尊老、爱幼等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世代相传。
5、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转化
胡锦涛同志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杨善洲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1]是创先争优的一个学习楷模,可以说是老干部,特别是老有所为的一个优秀代表。[2]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大力宣传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形成强大的榜样力量,引领不同觉悟、不同层次的人们趋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榜样的力习近平同志也指出,杨善洲同志可以说
由于历史的原因,云南偏远地区的民族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受到传统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制约,因而要正确把握云南各族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杨善洲事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项社会实践中,渗透到国民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等各种文化渠道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要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手段,积极宣传杨善洲事迹,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使各族群众在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衷地转化为自己的自觉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
同时,要建立健全弘扬正气、抑制邪恶的奖惩制度,把制度约束同舆论监督统一起来;要建立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考核机制,不断规范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督促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要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机制,动员、组织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体系;要在相关制度和机制的保障下,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实践活动,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具体化和大众化,努力促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
作者简介:
杨晶,女,白族,云南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哲学硕士。代表作:《文化哲思录》(专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云南和谐文化建设》、《共同价值信念: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等。
(责任编辑:代丽)
来源/作者: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