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党群系统 > 团委 > 其他资讯

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作者:张戈)

时间:2012/3/9 10:08:00|点击数:

       作为80后,我们这代人知道“雷锋”这两个字,很多都是通过讲述雷锋的电影和那首耳熟能详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每每说起雷锋和他的故事,总让我们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动与崇敬。“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爱岗敬业、甘于平凡、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雷锋已经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更是一种精神理念。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它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雷锋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
  1963年的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的名字随之传遍神州大地,并且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雷锋日”,全国掀起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对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雷锋活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活力,各地兴起以“学雷锋,送温暖”为主题的精神文明活动,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推进作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也重视倡导雷锋精神。1990年,江泽民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正式发表。在抚顺接见“雷锋团”官兵代表时,江泽民称赞他们坚持学雷锋,勉励其继续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前面。随后,全国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1993年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然重视倡导雷锋精神。在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号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评价并大力倡导雷锋精神,相继将弘扬雷锋精神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给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二、什么是“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就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雷锋作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把自己短暂的青春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当中。
“雷锋精神”就是刻苦钻研、爱岗敬业。雷锋作为一名汽车兵,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雷锋精神”就是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从雷锋日记中“把省吃俭用的钱寄给灾区人民,寄给家庭困难的战友”,“节假日去部队驻地附近的车站扶老携幼、迎送旅客”等等,我们可以知道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人。
 三、新时期为什么学习“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精神,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雷锋逝世后的5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明显带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现实生活中,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上各种不同的群体。尤其在经历了诸如“小悦悦事件”等极端事件之后,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精神的力量来凝聚人心。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学雷锋”成为人们期待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尊崇。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柱,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就需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激发人们心中固有的雷锋精神,把奉献精神与助人为乐作为人的自我实现的一种精神需要。
四、怎样实践“雷锋精神”
       在精神方面做到时代化。把雷锋精神与时代相结合,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通过微博、座谈、演讲、论坛等形式,广泛深入地研讨和回答雷锋精神的丰富时代内涵,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雷锋精神所体现的伟大品质和时代价值。学雷锋活动要融入评选先进所处和开展志愿服务等创新载体,让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与文明相伴,彰显出时代特色。
       在行为方面做到具体化。向雷锋同志学习,关键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特别是要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融入平凡和细小的事情中。要倡导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和各自的生活中自觉自愿地学雷锋,并且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在人物方面做到典型化。典型引导是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鲜活载体和有效路径。在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选树、宣传各种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通过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带动更多的人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
  在活动方面做到载体化。应注重多策划符合时代气息和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就可以多构建志愿服务活动等奉献载体,推动有计划、有组织、有规律、有内容的志愿者行动,让爱心行为不再流于表面、局限于一时一地。
  在制度方面做到机制化。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要靠广泛而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靠健全的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靠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雷锋活动“三月来、四月走”,真正让文明之风吹遍中国大地,让365天的每一天都成为温暖的日子。
       正如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所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更好地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使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继续高擎雷锋精神的火炬,照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行的路。
(责任编辑:代丽)

来源/作者: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