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其他研究机构 > 云南妇女研究中心

我院学者首推“艾滋病防治与性/社会性别敏感和健康维权”教育新模式

时间:2011/5/30 10:47:00|点击数:

      

  5月21日,我院社会性别与参与式工作室在院19楼报告厅组织召开“增强艾滋病防治教育中的性/社会性别敏感”项目研究成果推介会。出席会议的有我院副院长边民社、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局局长卫生厅副厅长徐和平、云南省警官学校副校长孙学华、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宗力、云南曲靖师范学院院长周本贞、教育厅文艺处负责人董一凡和医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有来自各大专院校、机关单位的与会者,近80人。
       在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后,边民社副院长首先肯定了工作室的学者能够做到科研为现实服务,与其它高校合作,整合资源,获得较好社会影响。徐和平局长祝贺本研究项目取得的重大成果,她说:云南省仍是艾滋病的重灾区,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今年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防艾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决策部署。面对疫情流行的新趋势,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模式来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干预,需要有所突破。由社科院领衔的这个课题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直面目前艾滋病病毒通过性途径感染的比率呈快速上升这样的形势,将增强性/社会性别敏感和健康维权意识与艾滋防治工作相结合,从预防入手,开展宣传教育;除了内容以外,在方法上也有创新和亮点,通过滚雪球的效应,覆盖各类普通人群,这是很好的模式。
(赵捷研究员在介绍课题开展情况)
        该项目是工作室协同云南省教育厅三个艾滋防治教育基地——云南省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学科研示范培训基地、云南省青少年禁毒教育培训基地、云南省学校防治艾滋病教育培训基地的团队,共同开展的,项目历时两年(2009/6—2011/5),围绕着“艾滋病防治与性/社会性别敏感和健康维权”,开发出了多种针对不同人群的培训模式,培养出一批专业骨干教师,产出了相应的教案和案例研究若干,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先河。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近6200人次接受了性/社会性别与艾滋防治相关知识的培训。
(与会的领导、专家合影)
       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先后从不同角度对意义给予了肯定。比如:性/社会性别与艾滋病作为学术研究并不鲜见,但作为科普性知识的研发,作为艾滋防治教育中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率先填补国内空白;该课题倡导,消除文化上认为女性应当对性保持缄默的偏见,要避免青年女性和农村妇女在对性“无知”的情况下感染病毒;同样也要消除文化偏见上的男“性”知识——鼓励高风险性行为和不尊重性伴意愿,在体现所谓“男人气概”的情况下加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后会,有多家新闻报刊报导了这次活动和本课题的成果。
 
(文/图:赵捷)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