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其他研究机构 > 云南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 学术活动

专访三种文化蓝皮书主编王亚南研究员

时间:2018/8/20 9:00:15|点击数:

  编者按:据悉,第十九次全国皮书年会(2018)于8月3日在山东烟台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在开幕式上宣布了全国皮书最新综合评价排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有40种院内皮书进入创新工程,2019年版出版时将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另有64种院外皮书经评审获准同样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创的三种文化蓝皮书同时进入全国皮书系列百强,2019年版全都被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为此专访《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8)》、《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8)》、《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2018)》主编王亚南研究员。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首先提出两个或许“不专业”的问题,以便让全社会层面和未参与皮书编撰的学界同行充分了解:“全国皮书系列”属于什么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学术价值何在?

  王亚南研究员:全国皮书系列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研究蓝皮书,国际关系、对外开放等领域研究黄皮书,生态、环境、资源等领域研究绿皮书,合起来简称“皮书”,也可以概称为学界文本“蓝皮书”,与官方文本“白皮书”相对应。全国皮书系列是“十二五”至“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为国家智库成果出版与传播的最重要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就是这一国家智库成果平台的最高褒奖激励形式。全国社会科学界都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内皮书进入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激励机制的体现形式。院外皮书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相关激励机制需要各主编单位所属部门和地方加以落实。

  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全国社会科学界智库成果平台的认可。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管理办法》的规定,院外皮书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应具备以下条件:(1)政治导向正确、学术水平高、社会正面效应显著、符合学术规范、社会影响力较大;(2)遵守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有关规定,并由院属出版社统一装帧、统一印制、统一发行;(3)具有固定的责任单位和稳定的研究团队;(4)截至最新一次全国皮书综合评价时已连续出版3年(含)以上;(5)在最新一次全国皮书综合评价中排名位列前100名。

  在全国皮书系列目前持续出版共四百多种皮书中,每年都有激烈的竞争。我不敢保证下一次全国皮书综合评价排名时能够保持,其中最有影响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8年版封面见图1)已是第四次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但并非每年都能够保持。每年全国皮书综合评价不仅检测每一本皮书的内在学术质量和规范,而且还要检测每一本皮书的外在社会影响和媒体传播。后一点涉及诸多方面因素,绝非编撰者自身可以把握,譬如我们经常缺乏经费无法举办发布会,不利于扩大传播影响。

  “本书首创全国文化发展量化检测评价体系,也是至今全国唯一的文化民生量化检测评价体系,对于检验全国及各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具有首创意义。”──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皮书系列2018年”编目手册第11页“文化传媒类”提要。

  图1:《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8)》封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针对性更强的具体问题接着来了。如果提问显得“不客气”,还请谅解,学术来不得半点含糊。这三种文化蓝皮书有何突出特色?凭借什么获得国家智库成果平台的认可?

  王亚南研究员:这三种文化蓝皮书一开始就独辟蹊径,其共同特点在于全结构性量化分析检测,不仅检测全国文化发展(包括国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产业生产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等可量化方面)总量增长及各地占全国份额变化、人均值高低及其增长快慢,而且检测全国及各地文化发展诸方面与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增高、居民收入和总消费增多之间的协调性关系,进而检测全国及各地文化发展诸方面城乡之间(只要有城乡分类数据必检)、地区之间(只要有地区分类数据必检)的均衡性关系。总之,需要把全国及各地文化发展的一应可量化方面放到相应的经济、财政、社会、民生及其城乡、地区差异背景的全方位结构关系当中,检测其间的增长平衡性、协调性和均衡性。这样,才有可能保证以往显得过“软”过“虚”的人文研究变“硬”变“实”,力求实现类似理工科实验室检测那样具有“可重复验证的科学性”。

  当今中国是一个极其广阔、十分复杂的“非均衡性”社会,现代社会是一种“复杂社会”结构体系,社会生活是一种“复杂系统”的结构化、相关性综合运行,简单化的线性思维早已无济于事。传统人文研究的分析方式往往局限于一因一果直接对应的简单逻辑推论,或许能够应付“简单社会”,譬如庄稼收成好就能多卖钱(全部转化为收入),自然能多买酒喝(收入仅用于喝酒)。面对“复杂社会”运行必须进行繁复、精细的诸因诸果结构化分析和相关性检测,这就是如今人文研究很有必要引入量化分析方法的原因。首先运用哲学抽象的逻辑推导进行结构化分析,尽可能避免遗漏,其次通过数学抽象的演算技术展开相关性检测,尽可能实现穷尽,得到可以重复验证的测算结果。

  12年以来,我们已经完成全国及各地文化发展可系统量化方面的全方位检测,并于数年前拓展到民生发展各方面的量化分析检测。事实上,文化发展、民生发展的量化分析检测不可能孤立进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背景数据分析必不可少,只不过经济、社会发展量化分析置于后台数据库里运行。目前,鉴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检测相关课题研究的要求,即将进一步扩展为经济、社会、文化、民生更广领域的综合检测。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希望结合这三种文化蓝皮书得出的具体检测结果,实际说明量化分析方法能否弥补常见文化研究的某些缺憾。我们得知,《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据称在这一方面率先有所突破。

  王亚南研究员:欢迎质疑!我们的立意就是揭示和解释独特的“中国问题”。我国人均产值于2007年超过3000美元,于2011年超过5000美元,于2016年接近8000美元,每上一个台阶,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界便有人发声,或曰:根据国际经验,一国人均产值超过3000美元,国民精神文化消费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又曰:人均产值超过5000美元,国民精神文化消费会出现倍增性高涨;再曰:按照联合国调查,人均产值达到8000美元,精神文化消费暴涨会导致国民消费结构出现革命性升级。此类论断误导学界、政界、商界和公众社会10年有余。就在我国人均产值超过3000美元、又超过5000美元、再逼近8000美元期间,全国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率(与产值比)、消费比(占居民收入比)、消费比重(占总消费比)全都跌落至2005年以来最低谷,近几年略微有所回升,至今尚未回复到20年间最高点。这在图2里也可以看出迹象。

  

  坐标:年度增长指数,上年人均值=1,小于1为负增长。柱形:产值、居民收入、总消费,高低比较可见历年增长同步性;曲线:居民积蓄与非物消费及其中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消费历年增长形成负相关关系,曲线呈现横向镜面对应俗称水中倒影。展示历年增长相关性需取连续性年度,后台演算回溯20年取1996~2016年增长动向,数据库自动筛选其间最典型10年时间段制图。相关系数取值1至-1之间,1具有全同步性,0不具相关性,-1具有全逆反性。

  图2:全国城乡居民非物质生活消费增长相关性分析检测

  后台测算20年增长相关系数:全国产值与非物消费及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之间分别为0.1308、0.0495、-0.0874、-0.0017,正负相关性极弱;居民收入与非物消费及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之间分别为0.1805、-0.0672、0.1413、0.1139,正负相关性亦极弱;总消费与非物消费及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之间分别为0.1308、-0.0611、0.1087、0.2948,正负相关性同样极弱。图中典型10年间增长相关系数:居民积蓄与非物消费及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之间分别为-0.8106、-0.7690、-0.5206、-0.7771,负相关性很强或较强;进一步测算1999~2006年增长相关系数:居民积蓄与非物消费及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之间分别为-0.9500、-0.8772、-0.9975,负相关性极强。如果说前面极弱正负相关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后面极强负相关性实在值得高度关注。

  由此可知,影响国民消费结构升级、非物质生活消费增长,包括精神文化消费增长的最直接因素既非产值增长相关性,亦非居民收入增长相关性,甚至也非总消费增长相关性,而是居民积蓄增长的负相关性。从中还可以看出,居民积蓄增长与非物消费及其中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增长之间的负相关性更强,假定这种“积蓄增长负相关”作用减弱以至消除,非物生活消费更大高涨主要还将在于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而文教娱乐消费尚属次要。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增长相关性偏低,甚至形成负相关性,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就是专门测算文化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协调增长差异吧?

  王亚南研究员:看来你们事先做了功课。“中国现实”中民生发展的最大难题在于“尾大不掉”的城乡鸿沟、地区鸿沟历史遗痕,这一独特的“中国国情”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最不具“现代性”的方面。本系列研究为此独创城乡比、地区差逆指标权衡,演算数据库全面检测发现,全国各地经济、财政、社会、文化、民生一切方面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及其变动态势具有明显相关性。全国总体城乡综合来看,严重影响国民消费结构升级、非物质生活消费增长,包括精神文化消费增长的最大差距就在这里,乡村增长滞后拉低城乡综合增长,中西部增长滞后拉低全国总体增长。综合测算全国城乡居民非物质生活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增长的假定目标差距在图3里一目了然。

  

  左轴:总量(十亿元),右轴:人均值(元)。图中实线为现有实际值,虚线为目标测算值。

  图3:2016年全国文教娱乐消费、非物质生活消费增长差距测算

  (1)最佳相关性测算:假定全国产值→居民收入→非文教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居民积蓄之间均实现20年来历年各类最佳比值,全国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值应达到3181.20元,总量应达到43858.04亿元,为现有值1.62倍;假定全国产值→居民收入→居民总消费→非物生活消费之间均实现20年来历年各类最佳比值,全国非物生活消费人均值应达到7616.85元,总量应达到105010.85亿元,为现有值1.25倍。

  (2)弥合城乡比测算:基于最佳相关性再假定全国城乡之间文教娱乐消费、非物生活消费单项人均值分别持平(取全国城镇平均值),全国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值应达到4282.34元,总量应达到59039.14亿元,为现有值2.19倍;非物生活消费人均值应达到10046.39元,总量应达到138506.12亿元,为现有值1.65倍。

  (3)弥合地区差测算:基于弥合城乡比再假定全国各地之间文教娱乐消费、非物生活消费单项人均值分别持平──①取东部城镇平均值,全国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值应达到5595.76元,总量应达到77146.73亿元,为现有值2.86倍;非物生活消费人均值应达到13461.81元,总量应达到185593.22亿元,为现有值2.21倍。②取北京城镇值,全国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值应达到11184.13元,总量应达到154191.68亿元,为现有值5.71倍;非物生活消费人均值应达到21430.08元,总量应达到295448.97亿元,为现有值3.52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又有何发现,或揭示出什么问题?请同样实际展开说明,增长的协调性、均衡性问题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面情况如何。

  王亚南研究员: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宪法保障公民社会权利“国民待遇”,国家已经明确“十三五”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教育、卫生、文化属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最具代表性的三大领域,同时涉及国家治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多个层面。尽快化解目前政治、行政治理高度统一“法理单一制”与各地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极度分散“事实联邦制”的社会结构体制矛盾,是今后30余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有必要首先从最为“刚性”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入手。

  图4同时考察教育、卫生、文化公共投入。在这里,不仅需要检测全国各地三项投入的人均值高低变动态势,而且需要检测各地相对于全国三项投入人均值的地区差大小变动态势。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并非各地各项公共投入人均值越高越好,均等化成效检验更在于人均值地区差指标。

  2016年全国教育投入地区差为1.2680,即31个省域教育投入人均值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26.80%;卫生投入地区差为1.2336,即31个省域卫生投入人均值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23.36%;文化投入地区差为1.5588,即31个省域文化投入人均值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55.88%。

  坐标轴:地区/教育/卫生/文化投入地区差(均取3位小数精确测算),省域按文化投入地区差从小到大序由上至下排列;横向柱型:从左至右为教育/卫生/文化投入人均值。本系列检测独创地区差逆指标演算方法:以全国人均值为基数1衡量,高于基数省域即向上偏差值加基数1,亦为类似于城乡比逆指标演算的与基数倍差值;低于基数省域即向下偏差值加基数1,所有省域通约演算即为绝对偏差值(无论正负)加基数1;全国及区域取相应省域绝对偏差值的平均值加基数1,实现全国、四大区域、省域之间通约演算权衡,并具有通行可比性。

  图4:2016年教育、卫生、文化公共投入增长均衡性检测

  后台数据库演算表明,2000年以来全国教育投入地区差缩小11.88%,卫生投入地区差缩小25.55%,变动态势契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文化投入地区差扩大6.98%,变动态势背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在国家已经明确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情况下,文化投入地区差却“逆动”扩大,或许因为缺乏教育投入、卫生投入那样的“约束性指标”行政指令,各地财政就可以自行其是。政府作为或不作为的“约束性指标”序列应当是合宪性、合法性、合规性,行政规制历来排在最后。

  其实就在此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十分贴合的迹象已经出现:2016年教育投入地区差最小值为陕西1.0041,即与全国人均值的绝对偏差值仅为0.41%,同时有18个省域人均值绝对偏差小于20%;卫生投入地区差最小值为江西1.0039,即与全国人均值的绝对偏差值仅为0.39%,同时有21个省域人均值绝对偏差小于20%;文化投入地区差最小值为江苏1.0547,即与全国人均值的绝对偏差值仅为5.47%,同时有9个省域人均值绝对偏差小于20%。不言而喻,这些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折射到各地公共财政投入上的现实样板。国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更有必要如此强力驱策。

  基于《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的摘要文稿《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倒逼文化投入均等化》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全文转发后,国务院很快出台“国办发〔2018〕6号”文《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文稿建议: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属社会权利“国民待遇”亦为中央事权,国家应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投入标准,公共财政投入属国家治理范畴因而必须遵循“单一制”国家体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地方财政支出需要完善法规以切实履行事权。文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成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国家将制定相应公共投入全国基础标准,中央财政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各地也规范制度承担不同比例的支出责任。

  中共十九大确定今后30余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大目标,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决胜攻坚的关键在于缩小直至弥合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完全消除全国城乡、地区发展“非均衡性”的社会结构体制矛盾,彻底终结中国秦汉以来城乡鸿沟、地区鸿沟引发动荡带来内乱影响国运数千年的“历史周期律”。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谢谢您接受专访!

  王亚南研究员:感谢“不客气”的提问给我机会“够尖锐”地回应。

来源/作者: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念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