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辅部门 > 《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题目摘要

时间:2011/6/30 16:59:00|点击数:

影响中国军事威慑的主要心理动力
 
赵 娟1, 邹 霞2
(1. 复旦大学 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 200433;
2. 重庆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重庆 400054)
  摘要:从20世纪末期开始,生存与发展的双重需求推动中国军事威慑力量弥补欠帐式发展。然而伴随中国崛起,国际政治的“恐惧困境”心理动力与权力转移的消极心理反应,导致不少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军事反制行为。针对军事力量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中国需要确立总体把握军事威慑的指导方针,既不能放弃军事威慑这一从根本上确保国家利益的手段,又要确立超越单纯威慑的大战略观,增强军队的软实力,以此优化我国的战略环境。
 
府际关系的理顺与跨域治理的实现
 
张 文 江
(南京大学 党委宣传部,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府际关系大致可归结为纵向、横向、斜向三种类型。不同向度的府际关系表现各异。“职责同构”和“向上负责”是单一制的现实表现。服务导向是理顺府际关系的切入口。跨域治理是处理府际关系的突破口。其中,跨域治理的驱动力是各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合力;城市群是实现跨域治理的重要依托;建立各级各类非政府的跨地区合作组织是跨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路 阳, 庄 虔 友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治理这一视角,考察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实践,对于推动地方治理创新和公众参与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3个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案例,来把握以公共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治理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参与对于地方政府改革和治理创新的重要作用。通过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使公众参与地方治理的过程实现程序化、常态化的目标,对于推动我国基层治理创新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内涵、挑战及路径选择
 
谢 炜
(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062)
 
摘要: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我国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战略目标愈加明确。我国人力资源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开发潜力、提升空间和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施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力资源强国之路仍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其挑战之严峻需引起重视和反思。
 
 
体面劳动:劳动的精神价值
与民生关切的深层内涵
 
朱 忠 孝, 郭 华 茹
(常州大学 文法与艺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体面劳动是对传统劳动价值观的理论超越,是马克思劳动本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劳动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劳动者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党和政府强调实现体面劳动,体现了党对社会劳动精神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是党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视野下对民生问题的深层关切。
 
 
信 仰 的 政 治 性
——论马基雅维里对基督教的改造
 
谢 惠 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北京 100191)
 
  摘要:在西方政治发展史中,宗教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正是意识到这一点,马基雅维里力图借助宗教的方式改变意大利格局,从而建立政治新秩序。为此,他致力于重新诠释基督教教义,使经改造的基督教迎合政治需要,进而发挥其政治功用。
 
 
时尚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赵 君 丽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0051)
 
  摘要:时尚产业通常由大量小企业组成,产品存在差别,需求弹性较小,观念价值大,因此时尚产业具有垄断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特点,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国内时尚产业在风格、设计营销和产业链等方面存在着瓶颈制约。我国发展时尚产业应实施差异化战略,强化创意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良性互动,培育专业时尚媒体,加强产业链的协调。
 
农业劳动日工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张 千 友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农业劳动日工价偏低,既不反映劳动力的真实价值,又不反映其市场供求状况,已成为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农业劳动日工价偏低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执行的工价核算标准不合理。现行农业劳动日工价计算标准亟需调整,应该坚持市场定价、同工同酬、动态挂钩和渐进调整四大原则,并借鉴房地产估价中广泛采用的市场比较法的思想,设计出劳动日工价核算标准的新方案。
 
 
新一轮“用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基于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的视角
 
晋 利 珍, 刘 玥
(天津理工大学 法政学院, 天津 300191)
 
摘要:2009年年底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用工荒”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下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长期劳动力价格过低。新一轮“用工荒”既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又折射出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同时也显示出政府采取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与惠农措施抬高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求职需求的新变化。
 
生态资本逻辑的形成及其超越
               ——基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
 
宋 宪 萍, 李 健
(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 北京 100081)
 
  摘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与危机的重塑,使资本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互融,生态资本的形成正是资本逻辑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反映。生态资源的商品化是生态资源资本化的逻辑起点,生态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具有资本运动的普遍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资本运动的不断扩张中,生态资本在生态资源不可逾越的硬性约束下会导致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危机,更是社会危机,生态资本逻辑的超越需要“否定之否定”。
 
 
加快云南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课 题 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云南近几年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呈现出的新特点是:流转速度加快,区域之间不平衡,以出租和转包为主,流转主要发生在农户之间;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是:认识模糊导致流转实践偏离政策预期目标,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与实践不协调,流转过程中政府、干部角色定位不清,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村民信心不足,现行耕地经营方式无法支持大规模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针对这些问题,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育农民合作组织,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流转管理办法,提升流转主体的能力,总结成功经验。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化与福利改进
 
孙 浩 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836)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日本把纺织、服装等轻纺类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相对先进的技术和工业化机会, 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 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起飞,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政府服务等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居民福利和政府福利提高提供重要启示。
 
 
信用评级机构及监管缺失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万 瑶 华
(商丘师范学院 科研处, 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在次贷危机爆发前,信用评级机构给予了次贷相关债券较高的信用评级,使得这些债券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市场上销售;次贷危机爆发后,这些债券价值大幅缩水,评级机构不得不迅速调低评级。当原本所依赖的评级被不断大幅调降,信用评级体系本身的信用也趋于崩溃。金融监管缺失也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进一步恶化。我国要积极吸取美国信用评级金融市场监管的经验教训,加强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机制,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提高信用评级的质量和准确性,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中立,建立金融市场监管协调机构,以期更好地防范金融市场风险。
 
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功能定位探析
 
陈 路 芳
(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摘要:文化政策的功能源自于文化的功能,然而文化的功能不等于文化政策的功能,准确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功能定位可以有效地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正功能,避免其负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应当把促进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首要功能和最高目标,并把其作为衡量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成功与否的标准。
 
云南纳家营回族
生存智慧的政治人类学解读
 
 李 红 春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云南通海县的纳古镇自近代以来经历了种种政治危机,其对内外事务的组织与控制往往呈现为一种“认同性调控”,即在历史、文化、血缘的认同一致的基础之上实现对自身的社会调控,采取了务实努力、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关注社会、不轻言“为宗教牺牲”等举措来保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效化解了每一次政治危机。这种生存智慧是民族对于自身历史、社会背景、宗教文化传统的综合反应,值得深入研究。
 
 
清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纠纷解决规范
 
佴 澎
(云南财经大学 法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清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中规范的制定和适用做了相应的调整,西南少数民族在努力保持固有规范的同时,也积极朝着中央王朝规范靠拢。纠纷解决规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说明,社会秩序的确立是国家规范和少数民族固有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规范在调节少数民族固有规范的机制时有所创新,少数民族固有规范在国家规范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水”中保护   在“用”中发展
——以翁丁佤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为例
 樊 华1 ,   章涤 凡2
(1.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2. 云南中医学院 研究生部,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翁丁佤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村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单位,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其保护与开发并重,既注重在少数民族社区生活之“水”中对文化进行活态传承,又不囿于民族文化主体自身之“用”,针对现代社会日趋多元的价值诉求,依托市场平台,借助多元力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宁夏泾源县黄花乡为例
  
江 晓 红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目前,宁夏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的发展仍呈滞后状态,主要表现为农村回族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回族女生入学率偏低,辍学率偏高;农村回族女性早婚多育现象严重;等等。这主要源于家庭经济窘迫、宗教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资源匮乏和学校现行教育制度等因素。因此应从加强农村回族女性性别差异教育与性别公平教育,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的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示范学校,培养农村回族女性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改善回族女性的受教育现状和社会地位。
 
 
论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
 
韩 民 青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必须弄清文化属于什么性质的事物,才能深入剖析文化的发展方向。首先,文化本质上属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类的发展,所以,可以从研究人类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去确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其次,文化是大自然物质形态进化中出现的事物,它伴随人类而出现,并且要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超越人类而发展,因此,文化的发展方向还应该从物质形态进化中去确定。
 
困境与出路:
由消费主义到生态消费之必然
 
李 映 红, 黄 明 理
(河海大学 哲学系, 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蔓延全球的消费主义日益显现出两大危害:自然资源加速消耗,人类渐失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精神需求弱化,并引发精神危机。资本的逻辑扩张是消费主义蔓延进而诱发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价值观原因;技术理性功能边界的恶性膨胀是生态危机的世界观基础。要实现消费范式的生态学转向,必须对技术观和道德观进行生态化建构;建立生态消费的社会机制;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从资本逻辑到生命逻辑:
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李 重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马克思既是资本逻辑的发现者,也是资本逻辑的批判者。马克思运用这一范式透视当代社会发展中资本逻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通过革命性的实践活动来改造这种人性与物性相互颠倒的现实,试图重新恢复人的已经被异化的感性存在,恢复人与世界的感性关联,这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论旨趣。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在当代仍具有指导意义,当代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社会要和谐发展、当代中国人要自由而全面发展,就必须扬弃资本逻辑,回归生命逻辑,深入到人存在的根基处。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逻辑进路
 
黄 秋 生1, 崔 景 明2
(1. 中南大学 政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2. 合肥工业大学 人文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421001)
 
  摘要:思想在批判中前行,对于饱含批判精神的马克思哲学尤其如此。从本体论批判角度来看,经典作家为我们勾勒了一条清晰的神学本体论批判—思辨本体论批判—感性本体论批判的逻辑进路。在一定意义上,与其说马克思完成了对传统本体论的彻底批判,不如说他向后人展现了自己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
 
认识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的诠释
 
王 卫 东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为背景,从反思哲学观、批判传统教科书体系出发,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对什么是哲学、特别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重新反思,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的诠释,总的看来,这些“形式”的诠释其实是人的认识的自我超越。
 
宗教场域论:一种民族宗教研究的新范式
——以彝族毕摩教为例 
 
王 进
(四川大学 宗教与社会研究基地,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世俗化理论和宗教市场论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然而,学界却忽视了应有的另一重要研究范式——宗教场域论。实际上,布迪厄关于场域的理论观点对于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结合彝族社会和毕摩教的实际,可以从关系、惯习、资本三个方面阐释毕摩教作为一个宗教场域的基本特征、实质内涵和运作逻辑。全面理解和把握宗教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宗教现象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昭通市农村基督教问题实证研究
 
张 雍 德1, 古 文 凤2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宗教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034;
2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宗教的社会存在指出了方向。昭通市农村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农村社会的特点,其拓展态势是诸多现实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基督教的存在对昭通农村社会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加快散居民族地区脱贫步伐,保证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注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基督教存在与社会相协调的不二途径。
 
影响城市社区伦理建设的
“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黄 晓 晔,    孙 其 昂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社会资本和社区伦理之间存在着结构性依赖和关联。丰富的社会资本是社区伦理建设有效实施的一个前提条件。就社区而言,社会资本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区的伦理状况,社会资本的存量及分布状况意味着社区道德资源的多寡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这将影响到社区伦理建设的绩效。因此,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测量,可以考量社区伦理建设可以利用的道德资源的状况,找出社会资本缺失的原因,为社区伦理建设提供针对性建议及实施重点。
 
中国历史上农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给
 
李 华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史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农业发展,内容相对集中。1919~1949年间,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国民党政府放松了对农村社区的服务,此时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相对苍白期。受财力的限制,革命根据地政府在农村主要提供社会救济、农业水利建设、文教卫生事业等公共产品。总体上讲,新中国建立之前,农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给中具有职责的相对稳定、主体上的相对集中、内容上的断续波动和成本上的劳力隐含等特征。
 
13~19世纪:滇银辉煌600年
 
杨寿川
(云南大学 发展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13~19世纪的600年间,云南银业一直快速持续发展,其产量和银课均居产银各省首位,云南省成为当时全国主要的白银产地。寻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早期“银本位”货币制度的初步形成与“计亩征银”赋役制度的逐渐确立,社会经济生活中对白银需求量显著增加,从而极大地刺激了白银生产的发展;此外,元明清三朝政府推行的“矿政”也有利于银业的开发。从元初至清代前期,滇银辉煌了600年,对古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云南”地理位置考
 
吴光范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山东胶东半岛及辽东民间部分居民称其祖先来自“小云南”、“乌撒卫”等地。 “小云南”在何处,国内学术界说法不一,被称为“千古之谜”。历史文献中关于云南省祥云县(古云南县)即“小云南”的多处记载和祥云县“小云南”的民谣及胶东民俗,证实“小云南”确在云南,这个“小云南”即古之云南县,今之祥云县,它以相对于古代的云南郡和后来的云南省而得名,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实际存在并可从历史文献中查到的地名,云南省“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山东、山西、安徽等省并不存在具有相对稳定的、实际存在并可查到的“小云南”地名。也不能以称其先辈来自“小云南”者现为汉族而否认“小云南”在云南省。古代云南人外迁,既有北向、东向进入内地的,也有南向由元江-红河航运,经越南等地泛海迁移至山东的。
 
 
文论在“理论”层面的坚守程度问题
 
张 荣 翼, 谢 彩
(武汉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文论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途径,为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支撑,而文论要获得这种引导者的能力,除了理论的体系化、模板化这些便捷之外,也需要自身参与到对文学现象的考察之中。文论在运作中遭遇的困境,可以囊括为普遍性与具体性、感性与理性以及总结既往和前瞻未来的难以协调。文论面临着体系化完善和积极面对现实这样两种不同的任务,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矛盾。文论在坚守理论的完整性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程度地顺应现实的状况,譬如通过一些并不是文论所青睐的文学作品的研究,来达成文论的框架,它有似于衬托的修辞效果。文论的批评化问题不单纯属于文论本身的变化,也是当今理论面对现实时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的体现。
 
先唐颂体“用瑞”考
 
龚 世 学
(南京大学 文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先唐颂体作品,今存近两百篇,其中称引祥瑞或直接以祥瑞为颂咏对象的作品多达70余篇。对这些作品进行梳理与探讨,不仅有助于对颂体文学的理解与把握,更可补益祥瑞文化研究之遗阙,为祥瑞文化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文本视域。颂体“用瑞”葆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颂体“用瑞”在先唐时期的普遍性,既表明祥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颂体文本颂美的主题意旨与祥瑞所具备的颂美功能相互契合。
 
中国古典艺术对庞德诗学思想
和诗歌创作的影响
 
王 湘 云, 申 富 英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中国的古典艺术对庞德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影响。庞德从中国古诗中找到了他意象派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兴喻,也从对中国古诗的翻译和再创作中印证和丰富了他意象主义的诗学思想,同时他还从中国古诗中为他的诗歌引入了大量经典意象;从中国汉字的象形性特征中,他找到了他理想中理性和感性瞬间结合的表达手法,创造出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的经典诗歌意象,而且还找到了对意象漩涡理论的最简洁也最富有表现力的范例和理论支撑;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和对意境的处理促进了他意象和意象漩涡概念的形成,催生了他关于诗歌意象要主客观结合的诗学思想,推动了他诗歌意象中的色与形、情与景的融合。
 
论新时期乡土乌托邦的自然文化精神
 
李 雁
(济南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部分乡土文学出现一种乌托邦倾向,乡土负载了作家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想象,具有了精神家园的永恒意义。新时期乡土乌托邦在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方面有明显的变化,在精神品格中显示了向传统回归的趋向,体现了一种自然文化精神。在乡土乌托邦书写中,自然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又是宁静的、闲适的。乡土乌托邦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 供稿)
(责任编辑:代丽)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