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论坛(201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于2014年11月15-17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全球各地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顾胜华提交的《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食品安全治理》一文,通过对云南省边境地区进出口食品及民族地区传统饮食文化及当前食品生产加工运销储存检验检疫等情况的调查,摸清了当前云南边境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工作机制,一些地方创新出独特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团体和消费者之间多元主体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的手段和方法,创新发展了云南省建立边境地区对外开放试验区的新方式。但在云南边境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如检验检疫人员、设备不足、不配套和达不到国家标准,办公场所、经费严重不足、机构改革整合不到位,未来工作难于开展和压力巨大。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的的食品安全虽然保持在相对安全的局面,主要在于基层工作管理者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注意反映民间需求,积极创新,使边境复杂条件下的食品安全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在当前全球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波及面广泛,影响深远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把握时代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以边境地区的各族人民需求为本,注重加强进境食品的安全监管,不断提高检验监测能力,创新进境食品管理机制和手段,强化政府、社会和消费者参与的社会共同治理方式,把云南边境地区已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方法、手段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理论,争取把这些实践理论上升为我国“一路一带”战略下的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中重要的治理规范,恢复和树立中国食品安全良好形象,更好推动云南省及中国出口食品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把好食品安全进口关,给国人提供一个安全消费国外食品的良好环境,改进边境民族地区的传统包含习惯,提高边境民族地区民众的安全意识,提升边境民族地区民众的食品安全消费水平,保障他们的健康生活,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社会继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