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精准扶贫与干部队伍建设”的主题,2017年2月14日至17日,马列所张少英副研究员、张睿莲副研究员赴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进行干部队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能力提升专项实地调研。

 


(张少英副研究员与维西县永春乡工作人员、驻村领导实地交流  张睿莲/摄)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同时,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以上认识的深入对精准扶贫工作本身来说,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但课题组认为,政党的建设方式是指政党在自身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某种模式。精准扶贫不仅仅只是一项扶贫工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对自身能力的建设和对党员队伍锻炼的重要方式。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建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设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次调研集中于精准扶贫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队员的能力成长,旨在对西部云南等省份各级官员参与到对口扶贫中的个人体会、遇到的困难、贫困地区生活与自己个人生活的对比、扶贫中的个人工作收获、个人对将来工作的思考、个人比较印象深刻的经历等一些由扶贫工作产生的个人工作体验进行访谈或者小组讨论。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对党建工作的推进、党员队伍的建设等问题开展。

  维西县地处云南的藏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课题组主要采取质性访谈方法,目的是从各级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干部、驻村队员等的主观感受入手,全面剖析党的队伍如何在具体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不断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以接地气的方式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调研组同时考察评估现有的精准扶贫机制体制,掌握现有扶贫措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阶段精准扶贫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

  调研期间,课题组成员与县、乡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工作队员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当地扶贫形势及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课题的深入开展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马列所 张睿莲供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