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专门从事民族学、民族文学、民俗学等基础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全省领先、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民族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后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云南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历史沿革

  民族文学研究所于1979年4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成立,最初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为地厅级单位。1980年4月与新成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及云南省作家协会民族民间文学委员会合署办公。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合并为民族文学研究所,隶属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定为正处级单位。

  1979年至1993年,民族文学所主要是普查、搜集、挖掘、整理、翻译和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先后派出10多个调查队(组),计100多人次,深入到云南各地对彝、白、哈尼、傣、傈僳、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拉祜、独龙、蒙古、普米等民族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较全面的普查,搜集了1500余万字的口头记录资料,内含2000多篇民间传说故事、500多首民间歌谣、250多部叙事长诗、10多个民俗调查报告、50余卷古彝文典籍、21部《格萨尔》藏文本、600余卷东巴经典、30余部傣族贝叶经典、300多部傣族长诗及目录,这些素材的搜集为后来的民族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山茶》杂志刊出了大量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围绕国家“七五”“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编写《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史》。通过多年的努力,先后编撰出版了13部云南特有民族的文学(简)史。

  1995年至2009年,民族文学所积极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在繁荣民族文化事业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民族生态文化、江河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村镇文化、世界遗产申报战略、摩梭母系文化、独龙族文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民族关系、散居民族、西南联大等研究领域,加强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之路,积极拓宽研究领域和推进学科建设。全所科研人员共同编撰了《云南蓝皮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6部,在深入迪庆藏区做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迪庆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迪庆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研究》《迪庆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等一系列集体成果。

  2009年至今,民族文学所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初考察云南时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云南跨越式发展,紧紧围绕文化强国战略和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开展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围绕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开展云南藏区研究;围绕云南民族团结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开展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人类学、灾害人类学研究。2017年开始,民族文学研究所获批了3个院级创新团队,即“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新团队”“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创新团队”“云南城市民族问题研究创新团队”,以各个创新团队为平台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凝聚全所力量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并召开学术研讨会。

  二、科研方向

  民族文学所科研工作主要围绕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云南民族问题研究、生态人类学研究四个主要方向进行。科研人员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自1998年至今,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项,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一是云南学术民间文学方面的成刻苦钻研,长期深入到1. 11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所做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推出 “拳头”科研成果,国家“七五”“八五”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简史)丛书·云南卷”。近年出版了《忠臣雅士:木增》《纳西之韵》《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以云南元江哈尼族“哈巴”为个案》等。

  二是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所自建所以来,集全所科研力量,实施科研品牌化、精品化战略,推出了多项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成果。部分科研人员参与主编国家艺术科学“七五”“八五”重点课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大观丛书》,推出《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家庭实录丛书》中德昂、纳西、布朗、黎、赫哲、壮、独龙、阿昌、门巴等少数民族的家庭实录。翻译出版了《格萨尔》分部本,出版了《摩梭达巴文化》《藏客——茶马古道马帮生涯》《澜沧江怒江传》《独龙族》《石林阿诗玛文化发展史》《新定位大团结——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纪实》《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等著作。民族文学研究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成果《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论文集》《云南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相继出版。

  三是云南民族问题研究。在民族理论与民族关系方面发表了《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关系亲密融洽的云南经验》《云南省城市民族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民族乡撤乡建镇、改办的思考——基于昆明市6个民族乡的案例研究》《论“民族村”对散居民族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意义》等论文。出版了《迪庆州稳定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东巴教通论》《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拉木·嘎吐萨纳西学论集》《“民族村”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等著作。

  四是生态人类学研究。在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发表了《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的传统实践与持续发展——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个案研究》《傣族稻作文化体系中的农耕礼俗与精神观念研究》《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案例研究》等,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首次提出云南具有“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三多一体”的省情特点。在灾害人类学领域发表了《西方人类学气候变化研究述评》《论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论》《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等论文。出版了《新平县各民族的生态知识》《发展的反思——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变迁的人类学研究》《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等著作。

  三、获奖及荣誉

  多年来,经过全所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钻研,民族文学研究所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各种荣誉。一是民族文学研究所创办的双月刊《山茶》曾荣获全国期刊“园丁奖”及云南省优秀期刊奖;二是1984年民族文学所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民族文化搜集、整理、研究先进单位”;三是自2009年以来民族文学研究所多次被评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先进研究所”和“先进党支部”。

  民族文学研究所科研人员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山丹奖、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骏马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结项优秀奖、“《格萨尔》收集、翻译、整理、研究优秀个人奖”等。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了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专著及论文奖。

  四、学术交流

  民族文学研究所倡导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拓宽研究领域、掌握学术前沿。科研人员赴泰国、老挝、韩国、缅甸、印度、越南、卢森堡、瑞典等进行考察、调研、访学和讲学。主持召开“傣族文学讨论会”“神话研讨会”“中华民族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学术研讨会”“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第十八届全国地方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联席会议”“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学术研讨会”“全国《格萨(斯)尔》统筹保护与传承(云南片区)学术研讨会”等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

  民族文学研究所着力于凝聚思想共识,着力适应新常态,着力转型发展,实施科研立所、人才兴所、管理强所、开放办所的方针,学科建设亮点突出、人才队伍梯队合理、科研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学术交流更加活跃,按照“多民族、多领域、大文化”的发展思路,结合全省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突出理论创新,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以科研发展带动科研人员的全面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和谐、团结、文明、进步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