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23日,中国民族学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院、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中心承办。本次会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为主题,分设“民族工作与小康社会”、“民族地区文化与小康社会”、“民族地区发展与小康社会”三个分论坛。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执行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等学会领导和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关键时期,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展开交流。通过此次全方位、宽领域、多要素的学术交流,全国民族学领域学者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指导,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


民族学所参会人员合影

  西北民族大学校长赵德安教授出席大会,副校长何烨主持会议。赵德安介绍了西北民族大学办学情况和民族学学科发展情况,该校2003年设置民族学本科专业,2012年民族学被评为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2017年被列为甘肃省“双一流”建设优势学科。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交流,云南大学何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色音教授、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尹伟先教授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几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以新时代民族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跨区域社会体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契合等为发言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郑晓云、李红春副研究员、朱佶丽助理研究员、罗丹助理研究员、杨芍助理研究员五位学者应邀参加此次年会。郑晓云研究员提交的论文《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小康社会—以云南为例》、李红春副研究员提交的论文《互嵌视角下的藏彝走廊回族和谐民族关系》、朱佶丽助理研究员提交的论文《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苗族城市移民个案研究》、罗丹助理研究员提交的论文《谁换了杜鹃之巢:哈尼族传统村落阿者科保护与开发的忒修斯之船隐喻》、杨芍助理研究员提交的论文《梁河阿昌族“活袍”文化的特点与传承》入选会议论文集,并分别在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引起学者们的激烈讨论。另悉,此次学术活动为首席专家郑晓云研究员主持的2018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创新团队”的学术活动之一,该项目围绕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民族理论与政策、边境民族宗教、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等领域进行多学科研究,并积极转化研究成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