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
(一)基本情况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是云南省宗教学术领域的最高专业研究机构,也是云南省唯一的省级宗教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术及实践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云南五大传统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民间宗教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及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宗教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宗教与云南和谐社会建设、宗教文化开发及其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行性报告和建议。
宗教研究所成立26年来,在院党组和院历届行政领导班子的领导支持下,以马列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行学术民主,尊重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实践、进取,走过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科研工作以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注重运用研究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云南地域特征的特色研究,在宗教研究各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如 “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丛书”、“云南宗教知识丛书”、《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云南宗教史》等十余项成果获国家和省级奖项。此外在工具书编纂、古籍整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指导和管理宗教工作,开展宗教文化研究,构建宗教与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宗教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10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实习研究员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人,大学本科学历7人;中共党员9人;女职工5人;少数民族职工2人。
现任所领导:副所长纳文汇(主持工作)、萧霁虹。党支部书记肖耀辉。
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宗教理论与政策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基地办公室和云南省宗教学会秘书处设于所内。
(二)发展历程
1、筹 建(1984.7-10)
1984年7月,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领导的安排下,由颜思久和韩敬负责,宗教研究所筹建工作有效地展开。为了解当时我国宗教研究机构的设置和研究情况,院领导决定派人外出访问,学习取经。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的实地考察,对宗教研究机构的设置、队伍建设、研究方向、课题选择与确定等有了初步了解,并形成对宗教研究所如何起步及发展的初步设想。
2、建所初期(1984-1991)
1984年11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正式成立。首任负责人是:副所长颜思久(主持工作)、韩敬。1986年颜思久退休。1987年,韩敬任所长,杨学政为副所长。这时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队伍建设。为开展正常科研工作,宗教所最迫切的是充实科研队伍,先后从院内外调入或由大学分配来毕业生杨学政、李国文、张福、韩军学、李荣昆、侯冲、马腾飞、肖耀辉等充实科研队伍。调入刘俊从事行政事务,刘鼎寅、宁萍担任图书资料工作。
所领导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目标,展开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所领导很关心年轻人的进步,当时所里年轻科研人员的调查报告、科研论文,所领导都认真阅读修改,精心指导,加强培养。
(2)科研方向的确定和科研工作分工。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和各科研人员的具体情况,初步进行了分工,确定了各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从此,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民间宗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云南几大传统宗教都有专人从事研究。
(3)图书资料工作。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来说,除了田野调查,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图书资料,所以宗教研究所从建所之初就十分重视图书资料的建设。当时,由于经费比较宽裕,于是尽可能购置了一些图书,包括国外的一些宗教图书,并订了必要的学术期刊。
(4)所刊的编辑出版。宗教研究所的所刊最初定名为《宗教调查和研究》,1986年编辑出版创刊号,32开本,但只出了一期。1987年为了突出云南特点,改刊名为《云南宗教研究》,杨学政任主编,半年刊,16开本,每期8万字,共出了20多期。
(5)科研工作初步展开。这期间集体进行的科研工作主要有:组织编写《宗教论稿》、《云南宗教概况》、《云南省志?宗教志》及“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丛书”。由于当时宗教研究所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所以该丛书吸收了所外人员参与编写。任继愈先生为丛书写了序言。
3、发展时期(1992-2010)
1991年9月韩敬调哲学研究所任所长,副所长杨学政主持工作。1994年5月,杨学政任所长,韩丽霞任副所长。2004年韩丽霞调出, 2007年任命古文凤为副所长。2009年8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开展新一轮所处长竟聘上岗,经院研究决定,由副院长杨福泉兼任宗教研究所所长,萧霁虹任副所长。2010年2月,按照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4字”发展思路精神,引进优秀人才,从云南大学调任纳文汇研究员为宗教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杨福泉副院长不再兼任所长。
这一时期是宗教研究所人才茁壮成长的黄金时期。首先,建所初期调入的年轻科研人员在所领导的引导、帮助、支持,以及本人长期实践、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下,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成果显著,有的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积极培养引进人才,充实壮大科研队伍。杨学政研究员成为宗教学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张福、韩军学(已调出)、刘鼎寅、李荣昆、萧霁虹、肖耀辉先后被评聘为研究员,侯冲调入文献研究所后被评聘为研究员,苏翠薇被评聘为副研究员,粱晓芬、张庆松两位硕士充实到科研第一线,引进纳文汇研究员。宗教研究所形成并始终保持着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群体。该时期也是宗教研究所出成果最多的时期。
 
 二、重要成果及科研特色
 (一)重要成果
宗教研究所建所26年来,科研人员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省和院下达的研究课题,勤于调查,精心策划,认真研究,推出了一批有质量的成果。
  1、《云南省志·宗教志》
《云南省志?教志》是《云南省志》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由省政府主持的重大项目,也是宗教所建所后的第一项重大项目,在宗教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国时期成书的《新纂云南通志·宗教考》,多是汉传佛教的资料,天主教和基督教有少量记载,而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的情况均缺。《云南省志·宗教志》力求用新的观点、方法对云南所有宗教作尽可能全面、系统的记述。
《云南省志·宗教志》于1986年由宗教所承担编写任务,颜思久主编。1986-1988年3月,参编人员到各地调查和搜集资料。1988年4月开始撰写,8月底初稿基本完成,9-10月统稿初审,11月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9年10月由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有关部门、宗教团体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随后陆续收到省宗教事务局、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天主教爱国会、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和昆明市佛教协会及省内许多专家学者的书面审稿意见。省政协宗教事务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征询意见。1992年下半年由编纂人员和主编根据各方意见对志稿作进一步修改。
《云南省志·宗教志》为分纂合编,颜思久撰写编纂说明、概述、大事记、南传上座部佛教、组织机构第3节,李国文撰写原始宗教第1节,杨学政撰写原始宗教第2、3节、藏传佛教第1-6节,与雷宏安撰写道教;张福撰写汉传佛教,李荣昆撰写伊斯兰教,韩军学撰写基督教、天主教,张勇撰写汉传佛教第6节、藏传佛教第7节、组织机构第1、2节。全书由颜思久统稿,特约编审赵鸿昌对文字作了修改。1992年10月,修改稿完成,11月送省志总纂室,经《云南省志》副总纂李景昱审订、规范体例及修改润色,宁超再次审阅,马曜终审定稿。
2、“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丛书”
20世纪90年代初,杨学政主编“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丛书”(共15本)。丛书包括:《原始宗教论》(杨学政)、《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藏传佛教》(杨学政)、《衍生的秘律——生殖崇拜论》(杨学政)、《云南宗教史》(杨学政主编)、《云南宗教知识百问》(杨学政主编)、《云南境内的世界三大宗教》(杨学政韩军学 李荣昆)、《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韩军学)、《宗教美术意象》(邓启耀)、《火塘文化录》(杨福泉 郑晓云)、《幻想的太阳一宗教与文学》(蔡毅 尹相如)、《宗教与民俗》(刘稚秦榕)、《智慧的曙光—宗教与哲学》(李国文 龚友德 杨国才)、《祭舞神乐—宗教与音乐舞蹈》(周楷楧)、《民族宗教经济透视》(徐亚非、温宁军、杨先明)、《白族本主文化》(杨政业)。
该丛书的学术价值及特点是:首次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具体地发掘和展示云南具有的多层次和断面的宗教文化,既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又有较强的可读性,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也受到广大读者的称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书评充分肯定这套丛书具有显著民族区域特色,其中许多观点值得学术界重视。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有关学者赞誉这套丛书是他们了解云南宗教文化的窗口,为中外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丛书出版后两次印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丛书2003年获云南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
《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由“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编委会”编写,杨学政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原始宗教的第一部百科全书。于2003年元月出版发行。
原始宗教作为人类社会早期一种主要文化现象,其不仅是人为宗教的最初形态,也是人类原始精神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原始宗教保留、吸收、嬗变出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所表现出的形态多样化和理论的复杂性往往令人难以把握。所以,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中国原始宗教知识及文化系统性的研究,以及综合性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出版,长期留白。同时,作为孕育了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诸多形态已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消失,而留存下来的活的资料,在日趋现代化的今天,对研究宗教演化史已是弥足珍贵,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抢救人类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这两方面作出了具有非常意义的、卓有成效的尝试。
        本书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牵头,在全国范围内联系和组织了国家和15个省(市)的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及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共42个单位从事宗教、民族、哲学、历史、语言、民俗、文学、艺术等学科研究的近80位专家学者参加编写,加上出版社后期编辑印制,历时近10年时间终告完成,真可谓十年磨出的精品成果。本书的主要特色:一是内容全面厚重,概念科学规范;二是选条准确精当,切入角度新颖;三是信息量大面广,极具实用价值;四是分类完备合理,展示内容立体;五是检索系统完备,印制装帧精美。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诠释中国原始宗教,以及原始宗教文化的大型专科性百科全书,《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所具的唯一性,在国内具有填补空白的特殊意义。该书荣获国家图书奖二等奖、云南省2001—2002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
4、“云南宗教知识丛书”
2004年,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与省宗教事务局合作编写,杨学政、熊胜祥主编的“云南宗教知识丛书”(共6本),包括:《云南佛教》《韩丽霞 董允》、《云南道教》(杨学政 刘婷)、《云南伊斯兰教》(马开伦 、李荣昆)、《云南基督教》(肖耀辉刘鼎寅)、《云南天主教》(刘鼎寅 韩军学)、《云南原始宗教》(杨学政 袁跃萍)。该丛书的特色是:以图文并茂、通俗简明的方式介绍了云南各种宗教的历史渊源、基本信仰、教义经典、寺院教堂、礼仪习俗、宗教组织、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既全方位地展示了云南宗教形态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又反映出云南省内宗教与国内其他省区宗教乃至一些国际性宗教的联系与差异。同时,还简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我国的的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性、理论性、政策性及可读性相统一。因此,该丛书受到国家宗教事务局领导、省委领导和统战、宗教、宣传等部门的好评。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云南省政协主席王学仁等领导作序,给予好评。叶小文指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是我国宗教种类最多的省份,……因此在云南,宗教不仅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还与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直接关系着云南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也决定了宗教工作在云南全省工作大局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系统研究云南宗教的历史、现状、趋势、特色,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王学仁说该丛书“反映出了云南宗教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是广大干部了解云南宗教,掌握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对于更好地维护我省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的大好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丛书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云南宗教系列专史”
2005年,院学术委员会批准立项编写云南宗教系列专史,杨学政主编,院重点课题。该系列专史共6本,现已出版4本,分别为:《云南天主教史》(刘鼎寅 韩军学)、《云南伊斯兰教史》(姚继德 、李荣昆、 张佐)、《云南基督教史》(肖耀辉、刘鼎寅)、《云南道教史》(萧霁虹 、董允)。该丛书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地域宗教系列专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推动地方宗教史、中国宗教史,乃至世界宗教史的深入研究,促进东西方宗教历史文化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正确认识和系统了解云南宗教的历史、现状及特点,不仅有助于对云南人文科学的深入研究,而且对云南党政有关部门的工作者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云南社会和谐,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系列专史出版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和韩国、日本的宗教学者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该系列专史荣获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6、重要论文
宗教研究所以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宗旨,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本所人员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有的在本学科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如《论佛教在云南的传播及演变特征》(杨学政),原载《法音》学术版第一辑,1987版,后收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5周年纪念学术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类型及特点》(杨学政、梁晓芬),载《萨满学辑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浅论衡量宗教社会作用的根本标准问题》(李荣昆),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2期,后收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5周年纪念学术论文集》。《云南阿吒力教辨识》(侯冲),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4期,后收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5周年纪念学术论文集》。《中国无神论学说述评》(李荣昆),原载《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1期,后收入《〈云南社会科学〉文选集2000-2005》,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刘渊然与云南道教》(萧霁虹),载《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文化身份与宗教信仰——从碑刻资料看傣族土司崇奉道教史迹》(萧霁虹),载《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拉祜族厄莎信仰与基督教的互动整合》(苏翠薇),载《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民族平等的倡导者——赛典赤主滇时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纳文汇),载《首届赛典赤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郑和下西洋的现实意义》(纳文汇),载《世界的郑和》,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二)科研特色
1、注重对云南特有宗教的研究
在中国境内,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云南特有的一个佛教派系,主要在边境一线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民众中传播。注重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研究,是宗教研究所的科研特色之一。《云南省志·宗教志》、《云南宗教史》都设专章作了系统论述。近年来宗教研究所有专人对南传上座部佛教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梁晓芬助理研究员主持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民族宗教在云南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以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个案》;参与了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 “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共处的历程和经验”子课题《南传佛教与傣族社会节日习俗之变迁》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临沧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现状调查研究》;发表了论文《南传上座部佛教对云南边疆傣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云南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教育变迁与发展》等。在南传佛教研究领域,主要以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视野致力于南传佛教本土化以及南传佛教与民族文化互动方面的实证研究。
2、关注边疆及跨境民族宗教的研究
云南民族众多,宗教形态多样而各异,宗教文化多元而丰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加之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00多公里,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有16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跨境而居。这些民族有其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文化交流密切,对边疆和谐稳定,发展与邻国友好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对边疆各民族及跨境民族宗教的关注和研究是宗教研究所的又一科研特色。我所组织编写的“云南蓝皮书”《云南宗教情势报告》中有多篇关于边疆民族和跨境民族宗教研究的文章,如《云南面向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中的宗教文化交流》、《云南宗教在云南与南亚国际大通道交往中的影响》等;苏翠薇主持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拉祜族葫芦节》已获准立项,等等。
3、加强对云南宗教现实问题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省宗教和谐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可忽视。多年来,宗教研究所一直注重云南宗教现实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效。
1987年杨学政、李荣昆、韩军学便开展了对工人信教问题的调查研究,完成并论证通过的《安宁昆明钢铁总公司部分工人信教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收到较好社会效益,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本所承担了云南省社科“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云南省民族宗教政策调查研究》和省科委的研究课题《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政策法规研究》(两项课题由杨学政主持,参与者有李荣昆、韩军学、侯冲、郭武等)。这几项课题针对我省民族、宗教的现实状况,通过对我省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道教、民间宗教、少数民族宗教现状的调查,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适合我省实际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提出建议,在对宗教管理,宗教活动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巩固、安定云南边疆社会环境,以及对丰富和完善中国宗教政策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宗教所还承担了云南省社科“九五”规划项目《云南民间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及对策研究》(杨学政主持,参与者有韩丽霞、李荣昆、韩军学、肖耀辉等);杨学政、李荣昆、袁跃萍等参与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1-2003年度)《邪教在云南的传播、危害及对策研究》;李荣昆参与的由中国反邪教协会批准立项,云南省反邪教协会承担的全国性反邪教课题《云南省“法轮功”痴迷者教育转化和“回归社会”工程的做法、经验和启示研究》和由中国反邪教协会批准立项,昆明市反邪教协会承担的全国性反邪教课题《完善基层反邪教工作机制与和谐社区建设问题研究》(2010年)。2003年,由杨学政主持完成了云南省宗教研究“十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研究》;《云南宗教情势报告》中收载多篇云南宗教现实问题的研究论文,如《对21世纪云南宗教工作的思考》、《深刻理解伊斯兰教教义,做好穆斯林地区禁毒工作》、《红河州宗教现状、趋势及管理对策》、《云南南传佛教寺院管理问题研究——有寺无僧和缅僧入境主持法事活动现象分析》、《中国五大传统宗教与邪教的不同特征》、《做好宗教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三、学术交流
宗教研究所成立以来,与省外、港台地区及国际学术平台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开展了多项交流活动。
(一)省外及港台地区学术交流
1986年8月,李荣昆参加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第五次(乌鲁木齐)学术讨论会,向大会提交论文《浅谈沙甸伊斯兰教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做大会发言。
2002年8月,李荣昆、肖耀辉参加“宗教文化与民族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李荣昆提交论文《伊斯兰教与民国时期云南回族新式教育》并作会议发言;肖跃辉提交论文《基督教在昆明市的传播与发展》并作会议发言。
2007年10月16日,宗教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与来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杨光所长一行14名研究人员,就“中国穆斯林与外界的联系:途径、方式及影响”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双方相互介绍了研究所的研究状况,宗教所所长杨学政研究员、李荣昆研究员为客人介绍了云南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
2007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师生一行20余人,由该院院长卢龙光率领前来我院访问交流。宗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来访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座谈。
2007年3月23-25日,由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所与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办,宗教研究所刘鼎寅研究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兼记云南的少数民族文本圣经》,并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2007年11月萧霁虹副研究员、梁晓芬助理研究员应邀出席在德宏州芒市举办的“云南省傣族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梁晓芬和萧霁虹分别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云南傣族上座部佛教佛寺教育的变迁与发展》和《明清傣族土司道教崇奉遗迹》。
2007年11月,宗教研究所萧霁虹副研究员应邀出席由大理州人民政府、云南省文史馆联合主办的“周钟岳先生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2008年6月19-21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云南省宗教学会、香港中文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联合,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举办了“宗教、地方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8年底,杨学政等科研人员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话”会议。
2010年4月27-29日,宗教研究所纳文汇、萧霁虹研究员,苏翠薇副研究员应邀参加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宗教·民族与社会研讨会”,并提交了论文和作了会议发言。来自全国各高校、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4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二)国际学术交流
1987年,宗教研究所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合作,开展了“云南小乘佛教与东南亚佛教研究”项目,宗教所的部分科研人员赴日本参加了研讨会。
1997年,按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领导的安排,在武定县狮子山组织召开了“中韩指空研究学术研讨会”。
  2002年7月18—25日,杨学政研究员应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邀请就云南佛教讲学一周。
  2002年8月,候冲研究员应邀赴美就美国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及宗教的多样性和种族的多样性问题进行为期28天的访问考察。
  2008年8月1- 4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杨学政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在韩国釜山召开的“东亚宗教文化学会成立暨国际学术大会”。
  2009年10月,杨学政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东亚宗教文化国际学术大会”。
  2009年7月在云南大学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宗教专题会议上,宗教所苏翠薇副研究员作了《拉祜族基督教信仰和厄莎信仰的互动整合》发言。
 
四、联系地方,服务社会
(一)联系地方
(1)“九五”期间,受云南省国家安全厅委托,完成《云南怒江德宏思茅三地州境外基督教滲透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昆明市巴哈伊教活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云南省非正常宗教调查及对策研究》、《伊斯兰教现状与境外滲透情况调查》、。受云南省委宣传部、统战部和省政府宗教事务局委托,完成《云南伊斯兰教现状》、《云南基督教现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干部读本》、《云南藏传佛教寺庙爱国主义与法制宣传教育读本》。2006年,红河州宗教事务局与所宗教研究联合开展了对全州宗教情况的调查,形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宗教形态活动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管理研究》课题,受到充分肯定和好评。
(2)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宗教理论与政策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基地办公室设于宗教研究所,主任杨学政,副主任李立钢、古文凤,张庆松负责日常工作。2009年,以该基地为平台,开展了《云南宗教场所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研究》、《云南宗教关系和谐发展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课题由杨学政研究员主持,主要成员有肖耀辉、张庆松。经过5个多月的调研、组稿,现课题已完成交省委统战部。2010年4月,省委统战部委托基地对我省伊斯兰教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该课题6月开始运作,杨学政主持,纳文汇参与。
 
(二)服务社会 
云南省宗教学会是全省性、群众性、非营利性的民间学术团体。学会以“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繁荣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广泛联络有志于宗教文化研究的国内外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为推动云南的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学会秘书处设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秘书处积极沟通协调,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与政府有关部门及海内外文化机构合作,编辑出版了《云南伊斯兰文化论文选集》、《云南基督教文化传播及现状调查研究》(香港)等学术著作;参与组织了“释指空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西双版纳小乘佛教文化调查”(日本)等学术会议及联合调查。

(宗教研究所 李荣昆撰稿/纳文汇修改)
(责任编辑:张合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