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哲学经典与现代阐释”系列学术活动2017年第1、第2、第3讲分别于1月20日、2月17日、3月10日在哲学所如期举行。

  第1次学术活动主讲人为刘林博士。刘林,男,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兴趣涉及法律中的哲学问题,以及大众传媒中的哲学思考。在此次讲座中,刘林结合自己的政治哲学研究,系统梳理了老子《道德经》中关于国家和治国几个基本观点。刘林指出:首先,老子的治国思想,根本在于“无为”。“无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势而为,杜绝刻意妄为。其次,如何才能无为而治?《道德经》中多处诠释了“以正治国”,“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治人事天莫若啬”等治国之道。理想的治国之道,方法在于休养生息、使民以时、养精蓄锐。最后,老子治国之道的终极理想,便是回归“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君、乐其俗”的人类本源状态。刘林最后总结认为:老子的治国理念,在宏观层面和哲学意义上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老子对治国之道的论述过于模糊,过于依赖体悟而非制度,面对经济、社会、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必须在制度层面做出更为积极的回应。

  第2次学术活动主讲人为张兆民博士。张兆民,男,副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兴趣涉及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正义问题。当天的讲座中,张兆民结合《道德经》文本,主要梳理了老子的天道正义观。首先,老子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道之中,万物既无亲疏远近之分,也无高低贵贱之别,万物皆自然而然地存在、联系、运行、演化,这就是天道之至理,它体现的是一种最为原初的公平与正义。其次,既然天地大道蕴含着万物平等,那么作为最能体察天道的圣人,自然不起分别之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者,得道之人也。得道之人往往将天地大道融入心中,于是摈除了自我的息怒、好恶、物我等等对立,总之一切偏私成见,都不复存在,唯一剩下的,只是“百姓心”,此“百姓心”即平常之心与天下公心也。最后,张兆民认为:公平与正义,发端于人类文明开端之时,并始终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无论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与解放、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道德与幸福的内在一致,始终是其共通之处。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文明对话与协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自2016年1月开始,哲学所按照所内读书计划集体研读老子《道德经》。读书活动由所内同事轮流担任主讲,一方面逐字逐句阅读并解释《道德经》文本原文,另一方面各人结合自身学术研究领域,对《道德经》文本义理进行适当拓展,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道德经》的专题研究。截至2017年3月,随着最后一章的阅读,哲学所《道德经》研读计划圆满结束。

  在3月10日的学术活动中,全所同事各抒己见,分别对自己一年来阅读《道德经》的心得和体会做了简短总结。全所同事一致认为,经典阅读意义有三:一是夯实学术研究基础,时时提醒自己在学术研究中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二是拓展学术视野,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经典的依次阅读,以及同事之间的深入交流,各人学术视野得以大大拓展;三是提升心性修养,经典可以“养心”,作为学术工作者,注重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时时在阅读中涵养心性更为重要,这便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所阐明的道理。最后,经所学术委员会研究,全所同事一致确定,将2017年的经典阅读对象定为《庄子内篇》和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哲学所 马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