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上午,哲学所举行本年度第2次读书活动,马超助理研究员主讲 “《孟子》心性思想解读”。读书会由哲学所所长任仕暄研究员主持,全体哲学所成员参加。

  马超助理研究员首先结合自己的读书心得对先秦儒学的发展脉络做了一个清晰的梳理,指出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学的主要思想家,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孔子创立原始儒学之后,孟子更多地继承了孔子内圣的思想,建立了儒家心性哲学,而荀子则更多地继承了孔子外王的思想,建立了儒家隆礼重法的政治哲学。

  “心性”思想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孔子人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超助理研究员对《孟子》文本中有关心性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孟子人性论的根本观点。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皆有仁的端倪,同理而言也都有礼、义、智的端倪。正因为人心有这样的端倪,所以人性都是善的。也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修养工夫就是要寻求本心的善,只要挖掘出内心深处仁的端倪,仁德就会到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马超指出,孟子的学说与孔子相比,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圆融的程度,所有论点都相辅相成,互为依据与结论。而孟子的“四端”说,就是孟子所有学说的理论依据。

  马超助理研究员还对孟子《告子》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一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出古圣先贤读书做学问乃是为了“求道”,“求放心”。他特别强调,儒家经典包括《孟子》对于社科院的学者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作为社科院的学者,在做学问的同时,更应当加强心性修养,在经典阅读中不断提升人文情怀,做一个既有学术涵养,又有人文情怀的科研工作者。

  

  (哲学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