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聚居的哀牢山、无量山的延绵群山间,哈尼土掌房被世人誉为“大山里的城堡”,多年来,我游荡于哈尼族村村寨寨的土掌房里,喝着酽酽的土锅茶和自酿的苞谷酒,象乖巧的幼儿一样聆听摩批和老者口中叙述的关于这个民族的久远故事。

  土掌房的热闹欢快,土掌房的宁静详和,土掌房的泥香虫鸣,使得我心神荡漾,象襁褓中的孱弱生命,在“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里享受到了礼待和温暖。

  哈尼山寨的每个日子都在祥和的朴实中孕育着最质朴而真实的快乐,在土掌房的平阔屋顶上,伢迷伢约们的游嬉和歌唱,给村寨增添了许多天真的幸福。

  “车阿迷车/车车果的/的的果些/些些利乐/乐乐哈和/和哈拉呀摆/切格切玛背/玛扎阿沙哈洛/哈洛烘托阿玛/巴哈斯依纵车/阿背腊尼助车/重爬塔阿剑重/重旧塔阿哈木给/哈呀玛来补弟窝拉/哈玛玛来曼龙窝拉/同提嘎忆哈杜大丫背/的翁打拉哈洛弄摆背背/洛妹妹玛切洛比比玛切色求哦拉/怒求哦拉/切求车/切玛吧阿木播呀把/播呀纵/阿翁播阿把呀拾。”

  在哈尼土掌房的平台上,《阿迷车》的弦律是古朴山寨最纯粹欢快的歌音,伢迷伢约们舒展的舞姿是白鹇鸟翩跹的靓丽身影。不管是傍晚日薄西山时分,或是明月朗照的清凉夜晚,哈尼土掌房都没有寂寞的闲遐,都沉浸在一种歌与舞的跳荡音律之中,都有清洁的哈尼娃在其乐融融中随着节奏甩动着手脚。

  在这样一种盛大而欢乐的场合,我无法抑制自己,迷人的哈尼迷达和律动的《阿迷车》,使我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牵着迷达的纤纤素手,围成圆圈,跟随着她们扭动身腰,尽情地在欢快的音乐中放松自己,嘴里唱着“车阿迷车,车车果的,的的果些,些些利乐……”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的幸福和日子的祥和都紧紧缠绕着你,使你在无尽的幸福和快乐中久久陶醉,久久激动地挥舞着手脚。

  哈尼土掌房,是哈尼人最为欢快的玩场。在山高箐深的哈尼山寨,在竹林、棕榈或树木掩映下的“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它首先是庇护哈尼人的温暖港湾。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哈尼人,在高山峡谷之间,在陡峭攀援的山坡之上,把安居的家园建设在坡势平缓的山腰向阳坡地上,一间间土掌房顺势而造,从下到上或从左到右,紧挨着屋檐,使得整个村寨连成浑然一体,上百十户人家,连成错落有致的整体。登上一户土掌房顶,就可以跨越整个寨子。户与户之间的紧密联系,从日常生活中或饮食起居中就加强了团结,凝聚了力量。

  我曾经到过许多哈尼村寨,串过许多生活在土掌房里的哈尼人家。如癸能大寨,大乜多、勐嘎、密切地等等许多哈尼族传统风俗保持浓郁的村寨,在这些哈尼村寨,在这些村寨的土掌房里,我与哈尼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致使我每一次走进“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时,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或许是魂牵梦萦,在小城里躲闭雨季天的烦恼时候,情思总在那些哈尼村寨游移,心灵深处总能闻到土掌房里飘香的苞谷酒。

  “去哩策勒策勒/策勒策哩策勒/阿哥哦撮别策勒/米猫面瓜棵策勒/策勒策哩策勒/面瓜哦撮别策勒/阿哥参军依策勒/米猫傲伙猪策勒/策勒策哩策勒”,“奥勾勾,勾夕勾,勾艾勒,艾勒安,安夕者,夕者坡,坡罗嘿,嘿和哦,哦勒杯,勒勒杯,迪哈怒,哈怒指;嘟埋裁,买裁马,马咪属,熟马比,的磨平除期哦哩,的咳来”这些纯真朴实的歌唱伴随轻盈的舞姿,都是在哈尼土掌房的玩场上自然大方地上演。他们似乎缺少编导,但歌词宏亮整齐,舞随歌动,飘逸而优雅。这是只有到哈尼山寨,到“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上掌房才能欣赏和领略到的古朴歌舞。

  我在哈尼山寨游行的日子里,时常被哈尼土掌房上飘荡的歌唱所感到,而且这些朴实简洁的歌唱,在没有任何现代乐器伴奏的情况下,也都不失其本真,最欢快,最质朴地表达出歌唱者内心的情愫。甚至我们被那些富有诗意的唱词所感动,久久在诗意氛围里绯徊。“月亮不出不出从房檐上出来了,星星不亮不亮从墙头上亮起来了。”这些简洁却寄予了哲思的唱词,是只有哈尼族群众智慧才能创造出来的。

  哈尼土掌房是伢迷伢约、迷达小伙们的欢乐玩场。特别暮色四合,山村淹没在无边的宁静中时,哈尼伢迷伢约、迷达小伙们从这间或那间土掌房里钻出来,聚拢到较为平阔的寨中土掌房平台上,开始了一天中最欢乐的玩耍,这时寨边树荫竹林底下的虫鸣蛙鼓也开始了夜间的宏大演唱。这些伢迷伢约、迷达小伙五个、十个地拉起手,《阿迷车》是每夜必唱必跳的歌舞,尔后是伢迷呀约们围成一伙唱《面瓜冬瓜》、《面瓜棵》;迷达小伙们则聚到另一处土掌房上唱起《求物首饰调》,唱着跳着,青春洋溢的迷达小伙于是呼朋邀伴地到寨外树林边,欢乐而甜密地谈情说爱。哈尼迷达小伙们的爱情少了一些忸怩,多了一些浪漫。

  哈尼山寨的夜,温馨烂漫;哈尼人的土掌房,水远是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大山深处的温暖城堡。

  哈尼土掌房,这大山深处坚固而温暖的城堡,它不仅是伢迷伢约、迷达小伙们的快乐玩场;而且还是哈尼摩批和老者们叙唱族规、讲古说道的理想处所。

  在哈尼族土掌房里,每间房屋都设有一个永不熄灭的火塘。火塘边,是哈尼摩批或老人们闲适地款古讲故事的好地方。晚饭后,哈尼老人拿着旱烟锅,悠闲地串门找伴,多半是聚到摩批家或德高望重的老者家里,围在火塘边,古铜色的脸在火苗的映照下,皱纹深处都发亮出岁月沧桑的光芒,炯然的眼睛似乎深藏曾经的艰辛,在我们身前叼着旱烟,吞吐着袅袅弥漫的烟雾,那神情充满了快蔚的闲遐。

  我在哈尼村寨游行的日子,很多个夜晚和哈尼摩批或老者在火塘前足膝攀谈,听他们“玉古收”,讲哈尼民间故事。

  在哈尼族土掌房里,在哈尼族火塘边,我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先祖造天造地,开创美好家园的“玉古收”。哈尼族的“玉古收是本民族最为丰富的文学艺术宝藏,多半掌握在哈尼摩批或年长的老者记忆中。内容极其丰富,有创世、造天地、建家立业、开垦耕作、婚丧祭祀、求福等。

  哈尼火塘边,摩批或老人的叙唱可以说是无休无止,在温暖火苗的映照下,古铜色的脸,坎坎仄仄的皱纹,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玉古”。我在火塘边,喝着火塘三脚架土煨得很酽的土锅茶,喝着碗里香醇的苞谷酒,安静地聆听摩批们“玉古收”。一根根柴禾燃烧完又添上,一壶壶酽茶喝完又煨上,一碗碗苞谷酒喝干了又满上,摩批们的“玉古”一段段象流淌的涓涓溪流,在宁静的村寨,在详和的土掌房里,在温暖的火塘边,幸福地缠绕着每个哈尼人。

  温暖的哈尼火塘边,摩批或老人们的“玉古”象潺潺溪水,把哈尼族远古先祖们的灵魂重新唤醒,让一代一代的儿孙们在整夜无尽的说唱中耳濡目染,感受到牛羊在高原之上啃食阳光和青草的自由,牧歌像高天流云飘荡;感受到举族背负着物质和精神的行囊,扶老携幼地跋涉过千山万水的艰辛;感受到用坚毅和汗水,凭借一把短柄锄头在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挖山平田的勤劳勇敢。所有这些极易点燃血液的民族精神之火,就是蕴藏在摩批或老人们脑海深处对这个民族快乐幸福和辛酸艰险的记忆——“玉古收”。

  哈尼摩批或老人们惊人的记忆力中,除六六三十六天都唱不完的“玉古”外,还有七七四十九天讲不完的丰富多彩的哈尼民间事。

  火塘吐纳着温暖,土锅茶飘散出略涩香醇的沁人气息,苞谷酒的芳香醇厚把摩批或老人们心中深藏的记忆唤醒了。

  哈尼族的摩批或老人,在“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里,在褐色火苗跳动的温暖的火塘边,吐着缭绕袅袅的旱烟,呷着醇香的苞谷酒,把哈尼族的神话、传说、故事从仄仄坎坎的皱纹深处倾泻出来,流淌在每个哈尼族后辈子孙的心田里。虽然没有文字,但哈尼族全凭强记博闻的惊人记忆力,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精彩的创世神话、迁徒史诗、叙事诗和多彩的民间故事。可以说,每一个哈尼摩批或老人都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正是这千年古树一样坚毅的人们,丰富了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哈尼山寨的每一间土掌房,都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所,整个哈尼山寨层层错落的土掌房——“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就是用整个民族的智慧堆积起来的故事山。

  坚固的哈尼土掌房,永不熄灭的哈尼火塘,让这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民族感到详和、幸福,使他们能在艰辛劳动之余,可以在厚实温暖的土掌房里喝着酽酽的土锅茶,呷着醇味的苞谷酒,围着温暖的火塘和慈祥的摩批或老人,聆听先祖的英雄伟业或悲壮艰险,让每一个哈尼人都从灵魂深处,感触到血液中跳动的火焰。这就是今天的哈尼人奋力耕耘,酿造新生活的力量源泉。

  在“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里,一年四季都可能遇见宁静安详令人心灵颤动的图景。春暖花开时节自然不必说,掩映在树木竹林里的哈尼土掌房一派鲜活的气息。春耕春播,也是年轻的迷达伢约邀朋伴结友的季节,土掌房在快乐的歌唱或动感的舞步中震撼;当太阳转到北回归线的夏季,土掌房像固若金汤的大手掌,遮挡日毒的太阳,人们在凉爽的土掌房里缝衣纳鞋,享受着凉快闲适的生活;稻黄秋收的季节,土掌房在忙忙碌碌中仓储一年的粮食,整个山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大山里的城堡”,空气中都飘荡着稻香,臭到丰收的幸福;冬季土掌房严实地挡护着寒流,火塘里跳跃的火苗散发出温暖的热量,让每一个哈尼人都感受到哈尼土掌房的温馨幸福。

  冬暖夏凉,春清秋爽。这就是“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最适且人居的特点。

  在哈尼族村寨,这间土掌房平台抑或那间土掌房平台上,织布机吱吱地响,梭子在哈尼妇女手上穿梭如鲫,棉线缠来绕去,布匹寸寸加宽。整个村寨的土掌房上,像是开展一场精彩的竞赛。阳光熙和地照着“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哈尼妇女的勤劳,当是从织布就可以看出她们质朴的心地。而有些初乳的妇女,坐在土掌房平台边的土基上,眼睛观摩着织布动作,怀里抱着哺乳的孩子,大方地撩起衣摆,把饱满的乳房端在孩子嘴边,任那孩子允吸着生命之泉,快活舒展着小脚,手还在衣下扶住了另一只隐藏的奶。

  有调皮的伢约伢迷在土掌房上蹿来蹿去,或者突然从房里跑出来。有胆大的手拿小细棍,眼晴贼亮亮在土墙缝里寻觅墙洞蜂,然后用细棍捣洞口,受惊吓的蜂儿飞起来,拼命抵挡小伢约们的侵扰,有的伢约轻视蜂儿的威力,便被蜇得眼肿鼻青,胆小的只要蜂儿飞起来,早就缩在后面,不敢再不手。

  在“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调皮玩耍,这是我看见过的最有童趣的活动了。

  走进“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一间间一户户紧挨的房宇间,狭长的穿寨道路迂回延伸,在经过一户户门前时,总被那些安祥的老人们所莫明地感动。哈尼族老人,他们多半留守家里,在自家门前的木槛上,安适地晒着太阳,甚至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处,都流淌着芳香的阳光。一杆旱烟锅里,悠闲地吐纳他们一生的辉煌。

  每一天,从清晨的鸡鸣声中醒来,“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便闲适而从容地开始一天的时光流转。牛哞羊咩当然是哈尼山寨最生动的田园牧歌,这多多少少还能觅见曾经是属于西北游牧民族的身影。当然在从事农耕活动的今天,牛羊对于哈尼族是很重要的。也是那牛哞羊咩,使得“大山里的城堡”鲜活地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傍晚日薄西山,“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同样不会在安静中待伫,哈尼土掌房同样有许多欢快的活动在温馨中漫延。伢约伢迷们在土掌房上跳昌《阿迷车》,迷达小伙吹响觱篥相约在寨边的树林里,摩批或老入围着火塘,呷着醇香的苞谷酒,唱起了祖先传下的“玉古”。

  “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在无边的夜幕中,在朗月的照映下,安祥地静卧在大山的皱襞里,在山风的温情抚摸下,激情荡漾地舒展着她的肢体,让哈尼人在她的怀抱里幸福地生活,一代代地演绎着祖先传下的传统。

  哈尼土掌房,这一座座静卧在“山林间的温暖居所”——哈尼土掌房,是哈尼族灵魂汇聚的栖息之所,是血脉流淌的命运之泉,是哈尼族生生不息传承繁衍的生命伊甸园﹗

  作者简介:赵德文,男、哈尼族,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人,1972年5月生(46岁),大学本科,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民族文学》、《边疆文学》、《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出版文学评论集《心灵的回声》、诗集《朴素村庄》、《乡村稻谷》等5部,民族文化著作《血缘的青藤》、《凝视与思索》等6部,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化调查研究和文学写作。现任云南省墨江县哈尼文化研究所所长。

  单位:云南省社科院墨江县哈尼文化研究所

  :云南省社科院墨江哈尼文化研究所(654800)

  :0879-4238299

    邮:mjhn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