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古镇,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哈尼族自治县县城北部,距离县城9公里,是一座群山环绕之中的纯朴宁静的小古镇。据《云南通志》记载: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恭顺州时,碧溪古镇为恭顺州驻地,建有城垣,隶属元江路万户府、元江军民府。历来儒风浓厚,商贾云集,文化较为发达。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到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恭顺州设州于碧溪古镇共历时127年之久,后移恭顺州于他朗寨,即今天的墨江县城。在清朝他郎厅设置三里零半甲时,碧溪属儒林里,民国初年属德化乡,民国二十三年设为碧溪镇,1949年解放后称碧溪区,1988年改为碧溪乡,是最接近墨江县城的一个乡;2005年撤乡并镇即撤消碧溪乡并入联珠镇管辖,碧溪古镇由碧溪村所辖。

  碧溪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具有传统革命历史和浓郁民族文化的古朴古镇。现在,一步一步踩踏着光烁的青石板,思古幽情中仍能捕捉到历史深处的古镇遗韵,向人们传递着它久远时代的气韵古风,触摸着斑驳的门扉、被岁月蛀蚀的青石板,悠悠情思不禁让人油然而生。

  在碧溪古镇,踏着青石板走街串巷,在青瓦砖房的斑驳历史间,我们推开厚重的木板门,眼前木柱高阔支撑的宽敞房屋,就是碧溪古镇的氏族祠堂,这样的祠堂有张、章、冯、黄四氏家族。

  据考,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氏族中的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碧溪古镇也是这样,以张、章、冯、黄四氏家族最为兴旺,所以建立自己氏族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碧溪古镇张、章、冯、黄四氏祠堂属宗祠。“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碧溪古镇的张、章、冯、黄四氏祠堂均在解放后用做供销社仓库房,或者分到贫下中农手中,由他们管理居住直到现在,祠堂结构被改造,拥堵或损毁随处可见,难免痛心不已。碧溪古镇张、章、冯、黄四氏祠堂的功能也就是祭祖、家族议事、办婚丧事等。家族祭族祖时,祠堂正堂供列家族祖宗神位,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中旬进行祭祖,供列的祭品有猪头、羊头、糕点、果品等。在祠堂里进行家族议事,主要是商议族中大事,儿女不孝、妇女红杏出墙进行处罚等。办婚丧事主要是利用祠堂的宽敞场所,所需锅、碗、筷一般在祠堂中有备用。

  碧溪古镇张、章、冯、黄四氏祠堂结构完整,房屋明亮,场所宽敞,可见张、章、冯、黄四氏在碧溪古镇曾经是势拥财旺的大家族。

  作者简介:赵德文,男、哈尼族,云南墨江人,1972年5月生,大学本科,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民族文学》、《边疆文学》、《民族文学研究》、《云南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出版散文诗集《第九根月光》,文学评论集《心灵的回声》,诗集《没有鸟的天空》《朴素村庄》《乡村稻谷》5部文学著作,出版民族文化著作6部。现任云南省墨江县哈尼文化研究所所长。

  :0879-4238299

  :云南省墨江县哈尼文化研究所(6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