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墨江县)是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地处北纬22°51′~23°59′、东经101°08′~102°04′之间。北与镇沅、新平两县相连,东与元江、红河、绿春三县接壤,南临江城县,西与普洱县隔江相望。县城所在地联珠镇海拔1304.4米,距省会昆明273公里,距市府思茅163公里,素有思(茅)普(洱)北大门之称。全县国土总面积约5312平方公里,山区占99.8%。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被誉为“回归之城”即太阳转身的地方。县境内居住着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瑶、回、白、普米等25个民族。墨江县拉祜族与其他民族长期生活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而丰富的多彩民族文化。


拉祜族妇女

  一、墨江县拉祜族特点及人口基本情况

  拉祜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明代,拉祜族曾出现在今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玉溪市新平县(当时的新化州)境内,文献中称他们为“果葱”。清代,由于拉祜族地区战事频繁,拉祜族活动状况在文献中的反映日渐增多,清康熙年间编撰的《云州志》、《楚雄府志》等称拉祜族为“倮黑”。在有关文献上记载,公元1726年景谷、镇源、墨江、普洱等地拉祜族起义,说明当时墨江已经有拉祜族了。

  拉祜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传统文字,本民族有口承文学。拉祜族信仰原始宗教,崇拜祖先。拉祜族服饰男人头缠蓝布包头,上着麻布短衣,下穿宽腰大筒裤,妇女上着右开襟青蓝布衣,衣边和袖口绣花,系围腰,下着短裙或长裤。“苦荞粑粑蘸蜂蜜”是拉祜族招待客人的美味食品,吃饭时喜欢青辣椒蘸盐巴,男女都爱吸旱烟,男子特别嗜好酒茶,房屋建筑为“杈杈房”,结构简单,立几根有杈杈的木头作柱子,粗糙的横木为梁,捆上椽子,铺上茅草,四面用土墼围住。多数人家无床铺,无被褥,在火塘边铺上自编的竹篱笆当床,一家人睡在火塘边烤火过夜。

  据有关的历史资料提供的情况,墨江等地的拉祜族在解放前就已经进入到了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在拉祜族中算社会发展较快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墨江拉祜族的生产技术有所提高,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大多数人家住上了瓦房。墨江县的拉祜族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同其他民族的社会交往比较多,所以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也比较大,被其他民族同化的人口占比也较多,基本上没有了本民族的服饰,大部分已经不会本民族语言。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墨江县拉祜族就实行了一夫一妻制,经过男女相爱、媒人撮合,并通过算命合“八字”方能成婚,邀请亲朋好友及全寨人吃顿便饭即告完婚。拉祜族历史上有火葬的习俗,但墨江县拉祜族实行木棺土葬,垒石为坟的历史由来已久了。

  据乡镇人口统计,墨江县拉祜族人口至2012年底有4723人。墨江县15个乡(镇),除那哈、雅邑、龙坝3个乡(镇)外均有拉祜族分布。拉祜族人口总数占20%以上的有4个村委会,它们就是团田乡岔河村委会、龙潭乡瓦路村委会、文武镇丫口村委会和马甫村委会。团田乡岔河村委会,全村总人口2504人,其中拉祜族462人,占该村人口总数的22%;龙潭乡瓦路村委会,全村总人口1150人,其中拉祜族287人,占该村人口总数的22.8%;文武镇丫口村委会,全村总人口2510人,其中拉祜族562人,占该村人口总数的24.03%;文武镇马甫村委会,全村总人口3149人,其中拉祜族698人,占该村人口总数的21.9%。

  联珠镇三公箐村是墨江县拉祜族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联珠镇克曼村三公箐拉祜族村,位于克曼村东南面,距离县城14公里,离克曼村委会4公里、离碧溪街5公里;处于帮扫河源头、大风丫口隧道旁边,全寨有44户187人。居住地海拔为1600多米,海拔高、气候温寒,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耕种条件差,地多田少,自然条件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二、拉祜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墨江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打造水电、林产、矿产、烤烟、畜牧五个重点产业,努力培育橡胶、茶叶、蔗糖、紫胶、文化旅游五个优势产业,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

  拉祜族居住地海拔大都1500米以上,海拔高、气候寒冷,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耕种条件差,地多田少,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生产生活条件差。由于山场比较宽,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一定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调整,拉祜族群众也开始发展橡胶、茶叶、核桃等经济项目。

  近几年来,特别是最近两三年,拉祜族群众解放思想,打破固有的保守观念,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烤烟、茶叶、核桃等经济作物,以及养羊、养猪、养牛等养殖项目。依靠如下渠道和途径,三公箐拉祜族寨子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一)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一〉加大扶持,落实好惠农政策。三公箐拉祜族寨子发展不断加快,得益于国家实施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建设高稳产农田地,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俗话说:“家有粮食心不慌”。同时,三公箐拉祜族寨子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林业产权制度的落实。全寨2150亩集体公益林进行退耕还林,国家每年都有几十万元的政策性补助,这些补助全都发放到各家各户,使得拉祜群众有了建造房屋、发展生产的基本资金。

  〈二〉大力发展养殖业,群众增收获得支撑。三公箐虽然海拔高、气候温寒,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耕种条件差,但是山场较宽,适宜发展养殖业。拉祜群众根据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选准经济增收养殖项目,主要养殖黑山羊、黄牛、猪等。三公箐拉祜族寨子有44户人家,有20多家养殖黑山羊,总量在200多只,年出售黑山羊100多只,经济收入近5万元;养有10口以上生猪的有10多户,每年投放市场出栏2批,经济收入近40万元;还有零星养鸡、鸭等传统养殖户。

  〈三〉壮大产业发展,增加经济增长途径。三公箐海拔高、气候偏寒,山高坡陡,从山谷到山顶呈立体分布,所以适宜发展多种种植业,如烤烟、核桃、茶叶等。三公箐2012年种植烤烟115亩,经济收入27.6万元,2013年已种植烤烟142亩,现在长劲良好,可望有一个好收成;茶叶种植面积百亩,作为传统种植业,基本能满足家庭生活支出,经济增收不是很好;另种植核桃数百亩,但因种植时间较晚,还不能实现经济收入。

  2012年,3个拉祜族聚居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文武乡为670元,龙潭乡668元、团田乡879元。四个拉祜族聚居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丫口村614元,马甫村772元,瓦路村562元,岔河村851元,与国家、省、县相比相差甚远。

  (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一〉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多年来,墨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集中办学、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扎实抓好“两基”工作,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高、初中实现分离办学,义务阶段集中办学初见成效,免费教育取得新成绩。目前,墨江县拉祜族村寨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国家加强了拉祜族的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拉祜族职业技术人才。

  〈二〉科技推广取得了实效。实施了民族贫困山区科技项目,抓好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工作,稳步推进科普兴农示范园、科普富民示范村和科普文化示范区的创建活动;通过狠抓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成果转化和推广,增强了科技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联珠镇加大了对三公箐拉祜族群众的科技培训重视力度,推广了农村实用技术,2012年完成培训200人次。

  〈三〉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推动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病有所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完善了疾病预防、重大疫情等信息网络,以及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新农合全面推广,拉祜族村寨的参合率达9O%以上;在拉祜族村寨建成了一批卫生设施,有效改善了拉祜族农民群众的就医条件。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

  墨江县拉祜族村(寨子)地处偏僻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由于历史的原因,思想观念陈旧,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卫生、居住条件差,人畜共居现象突出,产业结构单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致使拉祜族群众脱贫增收困难。

  (一)种养殖业规模优势尚未形成。墨江县拉祜族村(寨)有较广土地和宽阔山场,但烤烟、茶叶、核桃等种植面积少,特别是户均种植不平衡;黑山羊、猪、鸡、鸭等养殖业同样规模小,投放市场数量有限,不能成为拉祜群众经济增收支柱产业,更不能满足拉祜群众致富的愿望。长期以来,烤烟、核桃、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成规模,主要是满足家庭自给自足需要,商品化程度低,产量少,不能有力增加农户收入。

  (二)地质灾害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现代科学技术落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对人类生存发展不利的环境。如三公箐地处帮扫河源头、大风丫口隧道旁边的陡峻山坡上,寨子背后的山体地质结构较松软,属于滑坡地带。2012年,联珠镇政府曾进行防洪排水沟渠开挖疏导,但因为地势陡峭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仍然很大,群众仍然心有余悸并希望提供帮助。如果不进行很好的加固,群众生命财产仍然很危险。

  (三)宏观环境不利经济社会发展。墨江县是历史上开发比较早的地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维系。特别是进入新的社会以后,人们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保证了人口出生率和存活率,人口增长速度迅猛。墨江县城周边乡镇的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少,土地的垦殖率高,既影响了自然生态的保护,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人口密度方面来看,墨江县的人口密度在五个县中,属于中等水平(见下表),高于澜沧县和镇沅县,但低于双江县和孟连县。在森林植被生态方面,与四个拉祜族自治县比较来看,墨江县的森林覆盖率是最低的(仅为49.3%),而且人工林和次生林居多。

  (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很滞后。随着人口的增多,种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如联珠镇三公箐村人畜饮水和田地浇灌,都靠从大风丫口隧道旁边的箐沟作为水源采水。水沟路径比较长,为普通的土石沟引水,引到寨子水量减少过半,无法满足人畜饮水。文武乡丫口村有4个拉祜族聚居村没有安全饮用水;马甫村5个拉祜族聚居自然村,一个自然村不通公路,5个自然村没有安全饮用水。团田乡岔河村4个拉祜族聚居自然村,有一个自然村不通公路,2个拉祜族自然村没有安全饮用水。龙潭乡瓦路村3个拉祜族自然村没有安全饮用水。

  (五)文化通信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团田乡岔河村有4个拉祜族自然村不能接收电视节目,1个拉祜族自然村不通电话。龙潭乡瓦路村,6个拉祜族自然村不能接收电视节目。文武镇马甫村拉祜族寨子,5个自然村不能接收电视节目,1个自然村不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不通电。文武镇丫口村有4个拉祜族聚居自然村不能接收电视节目。

  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墨江县拉祜族村寨的自然环境和发展状况,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适合当地拉祜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规划,选准要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及发展路子,实现拉祜群众的经济增收和社会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拉祜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水、电、路、通讯等设施,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出路、动力及信息等,是加快脱贫致富不可缺少的条件。

  首先要解决居民生活问题,如政府组成有关部门对墨江县拉祜族村寨的人畜饮水进行勘测和检验,并利用扶贫资金加以解决。如,从大风丫口隧道旁边的箐沟作为水源采水点,实施三面光沟渠改造,增加沟渠的径流量和容水量,保障三公箐拉祜群众的种养殖业发展,满足人畜安全饮水所需。

  其次,要解决好村民的电视及通讯问题。电视接收是村民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渠道,在日复一日的电视节目收看当中,各种信息促使他们更新观念,模仿和学习观察到的方式方法,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观看了有关的电视节目以后,有利于改变落后愚昧的生活习惯,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

  再次,就是要解决好村民进出的通道问题,对现有的简易公路进行硬化和完善,保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顺畅进行。拉祜族村寨的公路,是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通道,把村民生产的商品运送出去,同时把村民所需的物资运进来。便捷、顺畅的村庄道路,有利于吸引游客及客商前来开展业务,为拉祜族带来商品和财富。

  (二)实施项目扶持,培植经济增收体系

  在实施少数民族扶持项目过程中,权衡考虑拉祜族的扶贫受众问题,从产业发展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确实可行的扶持,实现倍增计划和小康生活。在落实国家的扶贫工程开发任务时,要结合拉祜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特点,确定适合乡村发展的种植和养殖业,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帮扶计划,保证扶持达到相应的成效和目标。

  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丰富产业结构内容,形成产业经济互补,拓宽经济增收途径。墨江县拉祜族村寨普遍有较广土地和宽阔山场,在种养殖业方面给予加大投入,形成种养殖业规模化经营;养殖业如黑山羊、猪、鸡鸭等。增加种养殖业投放市场量,提升产品品质,确实成为拉祜群众经济增收支柱产业,能满足拉祜群众致富的愿望,并实现小康生活。

  二是结合拉祜族的特点,重点发展适合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产业,种植烤烟、茶叶、核桃等。烤烟是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当年种植当年就能见效,农户增收效果比较突出,虽然不能让农户实现致富梦,但也有助于缓解生活的贫困。拉祜族有着种茶、饮茶历史文化,村村寨寨都有茶叶的生产,但要实现从生产自给产品,向外销商品的转化,按市场需要来生产商品。

  三是要注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提高拉祜族商品生产和营销的能力,培养当地拉祜族的领导干部。有一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才能胜任。比如,核桃和橡胶的种植就是如此,核桃和橡胶是最适合拉祜族的产业,它们在种植初期要有相应的要求和管护,但成长起来以后就基本不需要花多的精力,只需要适时去收获和采摘了。发展核桃和橡胶种植需要有相应的技能培训。

  (三)建立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做大做强拉祜族特色农业必须在农产品基地建设上下决心、下狠心。要把建立和扩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提高农产品基地的规模和档次。

  一是紧紧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以扶贫开发为契机,主动接轨都市农业和滇中经济圈,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的布局调整,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现有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再建一批新的精品农产品基地,迅速扩大基地规模。鉴于拉祜族山寨海拔较高,可以试验和示范大棚蔬菜的种植,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农产品。

  二是土特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及产品。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经历了长期的短缺经济阶段,那时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吃保穿暖,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商品大量涌现。但是,随着人们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城乡富裕群众开始追求吃好穿好,追求品味好、营养价值高的产品,很多土特产受到追捧。因此,在拉祜族地区如果能发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优势,发展土特产品就可能赢得好的品牌和市场,成为乡村发财致富的重要门路。

  三是以建设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基地层次。加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认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当前尤其要把在拉祜族村镇大力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作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以争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像墨江这样被其他民族严重同化的拉祜族地方,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认知和重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措施,布局和开展一些相关的经济文化项目,不断增强本民族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要加强对当地拉祜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加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和整理,再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通过加强与其他拉祜族地区的交流,以及对当地历史古籍及口传文化的整理,厘清墨江拉祜族迁移的来龙去脉。

  二是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借助云南省民委系统设立的项目,建设拉祜族特色文化旅游村寨。选择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好的村子,设立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保护村和传承人,再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演变过程。

  三要强化民族文化培训与服务。建立有关活动及服务载体,主要是提高拉祜族村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拉祜族农民综合素质。建立和培训村寨文艺宣传和表演队,民族工艺品制作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增强自我服务及自我发展能力。

  终上所述,拉祜族生活在偏僻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因历史原因,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方式较为落后;通过近几年的扶贫开发,当地拉祜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提高,产业发展和经济增收效益明显;加大对拉祜族山村的基础设施、科技培训、产业发展等各项扶持举措,帮助拉祜族群众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

  墨江县三镇四村的拉祜族聚居地,必须加强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所需的基本条件,为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创造条件;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民房改造和文明路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推进农村能源建设,以改厕改厩为突破口,做好沼气池建设和节柴改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好产业结构,着力培植骨干产业和特色产业,如茶叶、核桃、畜牧业等;加大科技培训和示范力度,提高拉祜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作者简介:

  赵德文,男、哈尼族,1972年5月生,大学本科,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民族文学》、《边疆文学》、《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著有诗集《朴素村庄》、文学评论集《心灵的回声》,民族文化著作《稻魂飘香》、《血缘的青藤》、《墨江哈尼族风情录》(多人合著),担任主编、副主编出版5部。现任云南省墨江县哈尼文化研究所所长。

  地 址:云南省墨江哈尼文化研究所(654899)

    电 话:0879-423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