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管理 > 科研动态

2009年度我院部分学者新著推介(二)

时间:2010/5/13 14:40:00|点击数:

一、《走向复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框架》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纳麒教授领衔撰写的《走向复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框架》一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回顾改革开放30周年光辉历程的基础上,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法宝、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原则、社会和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任务、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障等七个方面回答了面向未来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理论硕果。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云南建设研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正是基于这样认识,任仕暄、袁明旭等研究著作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云南建设研究》,该书从云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云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对云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该书内容丰富,追踪现实,试图使理论真正发挥社会的作用,实现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三、《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实证研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科研处长郑晓云研究员著的《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实证研究》一书,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组织、社会网络、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资本的存在状况,提出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社会资本流失的问题。为此,该书提出了重构社会资本的命题,主张既要重视长期历史形成的既有的社会资本要素,又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之注入新的元素。该书非常有价值的是:第一次使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工具来分析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第一次提出了少数民族社会资本流失及重构的问题。该书还进一步颠覆了我们对于现代化的浪漫想象,提示我们关注现代化的代价,提出了社会保护的命题:重构社会资本。作者对少数发展问题倾注了无限感情,他以思想者和亲历者的姿态,向我们传达了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焦灼感与危机意识,也表明了一种价值指向。该书立足少数民族实际不断追问、反思与探索,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新的理论工具,其所论给人启迪良多。
四、《孟中印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
        孟中印缅作为相互毗邻的区域,共同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和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需要不断加强能源合作,才能共同构筑更加安全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今天,能源合作已成为国际大趋势,孟中印缅更应努力加强能源合作。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陈利君等著作的《孟中印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是一本专门研究孟中印缅能源合作问题的专著,该书介绍分析了中印、中孟、中缅能源合作问题,介绍了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的能源发展的形势、政策和结构变化,并结合云南能源资源优势,阐述了 “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该书数据资料翔实,分析问题中肯,可政府决策的提供参考依据。
五、《国家权力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云南哀牢山环境、发展与政策的人类学考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李永祥博士著《国家权力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云南哀牢山环境、发展与政策的人类学考察》一书,该书从先进的、广泛的和敏锐的理论角度,对新平哀牢山区的彝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多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明确提出国家权力的正确指导和干预,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建设可持续的和谐社会的关键;而要保证国家权力指导和干预的正确,国家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和政治民主的发展,保障公民权利,更多地倾听少数民族乡村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和贫困者的声音,实施参与式发展,保障乡村民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这些观点的提出,就从人类学理论上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总体上说,该书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应用人类学著作,读者会从中得到许多新东西。
 (文:袁春生)
(责任编辑: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