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深耕之作——评《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
时间:2025/10/16 9:59:20|点击数:
作者 马超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发展研究中,对创新性理论形态的系统梳理和深度阐释,是推动这一领域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昆明理工大学纳雪沙副教授新作《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年5月),以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独到的理论见解,对张岱年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发展成果——“综合创新文化观”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阐释,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与时代化发展提供了思想启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的一部深耕之作。
在全书要旨上,该著作的突出特点在于研究视角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综合创新文化观”,是张岱年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文化理论,其要义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基础,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当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最终融会形成具有马克思主义底色和当代中国特色的全新文化理论。学界对张岱年思想的探讨,多集中在中国哲学领域,侧重于其对传统哲学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本书另辟蹊径,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出发,将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之中进行考察,不仅揭示了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内在逻辑联系,还将其视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现当代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跨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视角,打破了过去学科之间的研究范式壁垒,拓展了张岱年思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体现了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理论洞察力。
在篇章结构上,全书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实现了对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完整呈现与系统阐释。作者首先回顾了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提出背景以及发展脉络,清晰勾勒出这一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轨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丰富的理论来源与深厚的哲学基础。作者重点对张岱年“新唯物论”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新唯物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及其作为“综合创新文化观”哲学根基的核心意义。全书对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与阐释,既立足历史背景,又解析内在逻辑,同时还关注时代价值,展现出贯通古今的学术视野。
值得肯定的是,本书并非停留于对抽象理论的静态解读,而是更加注重挖掘“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时代价值。全书第八章专门分析了这一文化理论在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民族精神三个重要领域的具体呈现和重要意义,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在伦理道德领域,作者详细阐释了文化综合创新如何为传统美德与现代伦理的融合提供路径;在价值理念层面,深入探讨了文化综合创新对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作用;在民族精神维度,系统揭示了文化综合创新对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这些分析既有理论深度,又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学术研究回应现实问题的责任担当。
在理论突破上,这部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详细呈现了“综合创新文化观”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意义,更在于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发性思考与创新性借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扎根中国文化土壤,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理论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这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突破意义。
在治学之道上,全书的学术严谨性尤其值得肯定。本书最早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博士论文。作者在论文完成十余年后,仍持续深耕文化哲学研究,在日常教学中与同仁及学生反复探讨,并结合时代发展不断挖掘相关理论全新内涵。在追求学术成果“短平快”推出的当下,一部著作历经十余年打磨,这种“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体现了作者对学术的敬畏与执着。这种严谨态度贯穿全书,从史料的翔实考据到论证的细致推敲,从观点的明确表述到逻辑的环环相扣,无不彰显出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与精益求精的研究作风。
在文字表达上,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本书在保持学术深度的同时,还展现出难得的可读性。作者摒弃了学术著作常见的晦涩艰深,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阐述复杂的理论问题,使抽象的文化哲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无论是对文化综合创新内涵的解读,还是对“新唯物论”的阐释,都力求深入浅出,既满足专业研究者的学术需求,也为普通读者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创新理论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学术性与普及性的有机统一。
总体而言,《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以独特的研究视角、系统的理论建构、鲜明的现实关怀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张岱年思想研究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系统理解,更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在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上都值得高度肯定。无论是理论研究者、文化爱好者,乃至关注中国文化发展的普通大众读者,此书都是值得仔细品读的一部佳作。
来源/作者:云南理论网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