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蒋文中:红旗直指金沙江 浴火重生创奇迹

时间:2021/3/23 9:35:31|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指出:“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1935年和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先后两进两出云南,面对敌重兵围追堵截,仍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创造精神,完成了红旗直指金江的壮举,创造了浴火重生创奇迹,实现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转战云南的历史是云南革命故事的重要篇章,也是学习、宣传和传承长征精神的典型故事。

  理想信念高于天 险道挡关勇者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定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是探寻面对重重堵截,革命先辈完成巧渡金沙壮举的根本原因。

  193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云南威信召开扎西会议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中央红军佯攻贵阳后再次大踏步进入云南。4月22日刚踏入云南富源的红军,便在地形险要的白龙山口与前来拦击的滇军激战至天黑,打通前进之路后,为抢在敌人大部队前头,红军先头部队又连夜急行军七十多里,赶到前进路上必经的险关车心口。虽然奉命而至的滇军一个旅已占据有利地形,但红军仍抱着必胜的信念,不停地勇猛进攻,打得敌军尸横遍野,四下逃散。老岩脚是进入富源的又一个悬崖绝壁通道,4月24日,当红军先头部队通过后,守敌突然向刚踏上老岩角险路的中央纵队射击,子弹打到首长的马前,毛泽东和周恩来镇定地命令通信连奋勇冲上山顶,将敌击溃,大部队人马得以通过。同日,蒋介石派飞机对进入云南的中央红军进行狂轰滥炸,又急驱大军追赶,在马鞍山梁子,红军后卫部队与赶来的滇军从黎明打到次日中午才撤出,为主力部队摆脱敌人赢得了时间。

  创造实践取胜利 调虎离山巧部署

  巧渡金沙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造性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共产党人敢于在创造实践中取得胜利的实证。

  红军进入曲靖地区后,后面有蒋介石大军的追击,前面有滇军三个旅的堵截,为了尽快甩开敌人,中央军委及时调整部署,决定暂时放弃原与滇军主力决战,重创滇军后从容渡金沙江计划,改以小部兵力包围佯攻沾益、曲靖城,中央纵队和大部队则沿公路向昆明方向急进,出其不意攻克马龙城,并部署在滇东北牵敌的红九军团佯装红军主力,做出欲袭占宣威、会泽之态,吸引部分敌军去滇东北,随后以红五军团为殿后,一军团为左翼,三军团为右翼,从马龙分路攻克了寻甸县城,并在大竹园山一带,击退闻讯从昆明前来堵截的滇军先头部队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杨林城,接着又攻克嵩明县城,兵锋直指昆明,吓得滇军急忙回防,为红军乘隙西进,迅速赶往抢渡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央红军在滇中连克数县并袭占寻甸后,大为震惊的蒋介石方察觉出红军的渡江意图,一面让中央军加紧追赶,一面急电龙云“调团守城”,一面“破坏渡船”“与城共存亡”。 4月30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到达寻甸柯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在柯渡第三次调整渡江部署。令一、三、五军团限5月4日,分三路全部赶至金沙江边,由左路一军团抢占元谋龙街渡;右路三军团抢占禄劝洪门渡;中路干部团抢占禄劝皎平渡;五军团殿后,九军团继续逆行迂回于宣威、会泽牵制敌人,并相机从巧家渡江。

  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在川滇两省交界皎平渡两岸形成危崖峡谷,敌人只要有一连人封锁渡口就很难过江,但这是最后的希望,红军面临严峻考验。按中央军委之前部署,夺取皎平渡任务是交给与中央军委一道驻扎在寻甸柯渡的干部团。4月30日下午,周恩来向出发前的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强调:任务关系到全军安危,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命干部团以每小时10多公里的速度向皎平渡疾进。并命已进至禄劝小仓街(今翠华镇)的总参谋长刘伯承亲率干部团三营及一支工兵分队和李克农带领的中央工作组,携电台经过一天一夜连续急行军,于2日子夜,率先到达抢占了皎平渡口,在江边获取2条尚未销毁的木船后,在当地老船工张朝寿等的帮助下,于次日凌晨顺利渡江占领了江对面的“厘金局”和中武山渡口,之后继续前进40里,与正赶往渡口堵截川军先头部队激战到下午将其击溃。3日,陈赓率干部团主力渡江赶至,全歼川军两个团并占领从渡口通往四川会理的重镇通安,为全军顺利过江创造了条件。

  凝聚人民力量 绝境重生创奇迹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宽阔汹涌的江水难以架桥,中史红军和党中央、军委纵队领导机关三万多人马,凭着几条旧木船,要在敌人赶到前顺利过江是难以想象的。但红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壮举。从5月2日先过江扫淸对面阻击之敌的干部团开始,用仅有的6只船开始一面由殿后的红五军团留在禄劝石板河阻击追敌,一面有次序地组织渡江。石板河(今坎登乡)位于禄劝县掌鸠河的上游,穿过石板河村,可通往皎平渡。毛泽东在赴皎平渡途中,看到这里地形险要,料敌主力必经此地追赶,于是令五军团在此布防阻敌,掩护主力渡江。石板河一带居民多数是彝族,五军团在积极布防的同时,深入彝家山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道理,躲起来的群众纷纷返回家园积极支援红军,老羊倌给红军带路,妇女们为战士舂米磨面,年轻人协助红军挖掩体,筑工事。果然,5月6日,蒋介石嫡系吴奇伟纵队十三师追至石板河,被红军迎头痛击下溃退回三四十里的团街附近。次日敌人又重整旗鼓反击,用炮火猛烈轰击。红军借战壕掩护,一次次打退其进攻。这场阻击战关乎渡江能否成功,中央令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亲到五军团传达坚守指示,进行慰问,在五军团筑起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无法向皎平渡靠近一步。吴奇伟纵队因援兵一时赶不到,害怕孤军深入被歼灭,第三天退回到团街。红五军团从容地撤出石板河赶住皎平渡。至此,中央红军3万余人马,全部汇集到皎平渡。

  生死一线的皎平渡峡谷,红军千军万马从狭窄的渡口一直延伸到洪门厂,一眼望不到尽头。渡江住来只有6条船,大者可渡30人,小者可渡11人。因船破旧,常有水流入,每次来回,都要有专人在船舱中将水舀出来以免沉没。湍急的水流使每船每小时只能来往三四次。白天还好,晚上只有在江两岸烧起火光把江面照亮。为安全渡江,中央军委成立了渡江司令部,发布了渡江纪律,按次序昼夜不停地在江面上穿梭,从5月2日夜至9日,经过7天7夜,中央纵队和红军和一、三、五军团3万多人马,赶在敌军到达前几个小时,全部从皎平渡安然渡江,胜利突破数十倍敌人的围追堵截,创造又一个生死攸关中绝地重生奇迹。红九军团攻占宣威、会泽县城,宣传扩大了红军队伍,完成牵敌任务,于5月6日从巧家县汤丹镇的树桔渡口也全部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

  坚持正确道路 会师康藏向北方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

  跟随中央红军的道路,1936年红二方面军在敌人重兵层层围堵中进入云南,再次实现了成功渡过金沙江北上的胜利。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6年2月,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二、六军团一万七千多人开始长征,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转战进入滇黔边的乌蒙山区,在彝良、镇雄利用大山险谷与敌艰苦周旋激战,3月27日红军击溃保安团后,通过胜境关进入宣威,与滇军孙渡纵队在来宾虎头山一带展开异常激烈的拉锯战,敌方投入参战部队约3万人,打得异常惨烈,红军4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红军在毙俘敌千人打击其嚣张气焰后,为保存实力主动撤出战斗迅速向东转移,佯攻富源、沾益县城调开敌主力后,又以先头部队挺进佯攻马龙县城。主力部队则在人民群众支持下4月5日攻克寻甸城。

  为笼络激励龙云消灭红二方面,蒋介石特任命龙云为滇黔“剿匪”总司令,入滇各军归其指挥。龙云受宠若惊,立即令滇军各纵队倾巢出动追剿,并派飞机扫射轰炸,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去金沙江必经的禄劝普渡河铁索桥峡谷之中。从7日至9日,在张冲率部赶到与孙渡纵东西夹击和飞机进行轮番轰炸,红军分两路与敌经浴血战斗冲出包围后,贺龙当机立断,改变原订从元谋渡江计划,令红军后队变前队,顶住敌军的集团冲锋并佯攻兵力尽出的昆明,牵敌回防后绕道滇西北,从丽江石鼓渡金沙江。

  4月10日红军以一个团复回共攻占富民县城威逼昆明,诱使滇军摸不清红军意图后,大部队调头西进,由六军团于14日攻占盐业重镇元永井和黑井,又马不停蹄从左右两路占领姚安城和石羊镇。二军团则在饱满街击退尾追的滇军后攻克楚雄城,16日又攻下南华县城,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抵达祥云城外,与由石羊镇驰入宾川的红六军团会师合围攻取了祥云城,另一支红军前卫部队则抵达并攻打宾川城,红军冒着弾雨,不顾仙人掌、刺蓬、护城河等障碍,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抬木板架云梯,从凌晨至晚上,以近百人的伤亡终于攻下了宾川城。4月22日,红二方面军从宾川分多路进入鹤庆。鹤庆老百姓打开城门,热烈欢迎慰劳红军。24日红军进入丽江,除县长等官员及反动武装弃城逃跑外,劳苦大众及一些开明士绅从大研镇四方街出发至十余里外的东园桥“接官亭”摆香案挥彩旗迎接红军。

  25日红军到达金沙江石鼓渡后,当地政府官员和守卒已毁船逃跑,在开明的副乡长王缵贤和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红军找到一条小船渡江占领了对岸码头后又在沿江找到了7条船和28名船工,并控制了分布在120多华里的5个主要渡口。从25日下午开始至28日傍晚,红二方面军18000人马,用4天3夜相继从各渡口全部成功渡江后追敌才赶到。

  红二方面军进入迪庆后,在击退反动土司和领主武装及翻越雪山中,很多战士不幸牺牲,但仍以顽强的意志,抗饥饿斗严寒胜利到达中甸。由于反动派的蛊惑,很多藏族群众躲避,红军一面筹粮休整,一面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贺龙在独克宗中心镇公堂,接见了藏、汉及客商代表团,讲明红军的宗旨、纪律以及筹粮北上抗日等,要求藏族群众给予大力支持。红军通过广泛宣传和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实际行动,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打消了顾虑,陆续回家,主动为部队背水、扫地、磨青稞、缝补衣服、安排食宿,帮助红军到各村寨购买筹集粮食,特别是夏那古瓦三见贺龙和贺龙拜访归化寺,赠“兴盛番族”绸匾至今传为佳话。之后红二方面军分两路向西康得荣和乡城进发,一路于7日在上桥头村击退一些阻击的反动武装后,过奔子栏到进入得荣县。另一路翻过大小雪山,占领乡城县城,于7月2日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摆脱了十余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决定性的胜利,将长征的壮丽史诗镌刻在苍茫的云岭大地上!

  弘扬长征精神 高举真理旗帜

  中央红军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先后两进两出云南,足迹遍及全省七个州市34个县市,从“乌蒙磅礴走泥丸”到“金沙水拍云崖暖”,与数倍于己之敌智勇斗争,创造性闯出了一条难以想象的革命胜利之路,这条道路包涵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实践创造争取胜利的精神、依靠人民凝聚人民力量的精神、坚持正确道路的精神。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高举真理旗帜,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执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蒋文中)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