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秋:“软硬兼施”,创造中泰榴莲贸易奇迹
时间:2025/5/20 15:56:07|点击数:
近年来,中国与泰国之间的榴莲贸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一大亮点。这一贸易“奇迹”的背后,是“软联通”与“硬联通”的协同推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联通”效应。跨境电商便利化作为“软联通”的重要体现,极大地简化了贸易流程,提升贸易效率;同时,基础建设的有力推进及多式联运体系的完善则为榴莲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硬联通”,确保榴莲的新鲜度和品质。
在基础设施助推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中国与泰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实现“心联通”,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榴莲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喜炎热湿润气候,世界上主要的榴莲种植地位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
中国与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榴莲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3年,泰国成为首个获得中国海关总署批准向中国直接出口新鲜榴莲的国家。2011年,中国开始进口马来西亚榴莲果肉和榴莲酱。2018年,进口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冷冻榴莲整果。2022年7月,中国开始进口越南榴莲鲜果。2023年1月,允许菲律宾榴莲进口。2024年6月,马来西亚榴莲鲜果允许进入中国市场。
纵观中泰货物贸易的历史,大米贸易历经150年才成为中泰之间第一大宗农产品贸易,而当前榴莲贸易额已经超过大米贸易额,成为中泰贸易排名第一的农产品。以2022年为例,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450万吨,进口额30亿美元;从泰国进口榴莲78.4万吨,进口贸易额38.7亿美元。自2003年准入输华,泰国榴莲长期稳坐中国榴莲市场“霸主”地位。2023年,泰国对华出口榴莲增至92.9万吨,达45.7亿美元,占中国榴莲总进口的68%。随着越南榴莲的大量进口,对泰国榴莲形成强大竞争态势,挤占泰国榴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2024年1—9月,泰国进口榴莲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下降至60%。
这一串串的贸易数据,呈现出中国与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榴莲贸易的“奇迹”,这一“奇迹”既是“软联通”与“硬联通”的协同效应,又是民众“心相通”的真实写照。
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和完善、物流网络的畅通,保障了榴莲在流通过程中能快速到达消费终端。榴莲属典型的物流敏感型商品,除了采摘时间、成熟程度需要精准把控,榴莲的物流过程也比较敏感复杂,快速、无缝、高效、稳定的出口通道是保障榴莲品质的关键环节。
泰国榴莲出口到中国的物流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海上运输、陆上运输和航空运输。传统上,海上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但随着昆曼公路(R3A公路)的修建和使用,陆上运输优势凸显,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也为榴莲便利运输提供强大的助力。作为高品质冷链运输,航空运输在承运榴莲方面也彰显特色和优势。对各种榴莲制成品(含液氮冷冻冷链、榴莲冻肉、榴莲干),海运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不可替代。
同时,政策沟通有助于消除泰国榴莲出口壁垒。2003年6月,中泰两国正式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根据《协议》,自2003年10月1日起,中泰两国率先对188种蔬菜水果实现零关税,为双边蔬菜水果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双方在其他领域消除关税壁垒提供了示范,对于推动两国乃至整个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加速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成为首个获得中国海关总署批准向中国直接出口新鲜榴莲的国家,泰国榴莲的价格也是逐年攀升。2003年,泰国榴莲国内平均售价为每千克15.44铢,出口售价为每千克60.25铢,出口价格是国内价格的3.66倍;到2008年,泰国榴莲国内平均售价为20.93铢,出口平均价格为136.85铢,出口价格是国内价格的5.08倍。巨大的价格差异使果农更多地聚焦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
受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如检验检疫、农残超标等因素影响,果农及相关从业者不断升级榴莲产业链和贸易链,从农业生产准备到种植、果园维护及采摘、包装、运输全流程,均按照市场需求来运行,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近年来,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移动互联网使用水平大幅增长。受智能手机普及、移动基础设施改善以及移动应用发展的推动,如今,泰国互联网渗透率已超过75%,Facebook、Instagram、TikTok、whats APP等平台在泰国极为流行。
在电商方面,Shopee、Lazada、Tokopedia等平台推动移动电商发展,直播电商增长显著。在泰国,电子钱包如Grabpay、Gopay、MoMo用户增长较快,TikTok、Youtube Shots以及本地直播平台大受欢迎,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当中。
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为中泰榴莲贸易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搭建数字化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简化了传统贸易的复杂流程,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消费者可以轻松浏览和比较不同品种、产地的榴莲,供应商则能够直接触达广阔的中国市场。这种“去中间化”的交易模式不仅降低交易成本,还提高市场透明度,促进榴莲贸易的良性发展。
在提升消费体验方面,跨境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选择。同时,平台还整合支付、物流等配套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例如,一些平台推出“榴莲季”专题活动,结合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极大地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和参与度。此外,跨境电商平台还通过建立评价系统和售后保障机制,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促进信息共享是跨境电商便利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通过数字化平台,榴莲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各环节信息得以实时共享,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这不仅有助于保障榴莲的质量安全,也为供需双方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例如,一些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榴莲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追溯,能够亲眼目睹从树梢到餐桌的全过程,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和信任度。同时,跨境电商平台还促进市场信息的快速流动,帮助供应商及时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
从枝头到舌尖,一颗颗金黄饱满的榴莲,跨越山海,穿梭国界,诉说着中泰两国之间日益紧密的经贸情谊。在钢轨延伸、航道交织的时代节奏中,榴莲不仅是水果,更是连接万里之间的一枚纽扣,串联起彼此的市场、文化与心意。
中泰榴莲贸易的成功,正是在“软硬兼施”的发展模式下逐步实现的:一方面,中泰不断完善包括交通、物流、信息基础设施,为榴莲等热带水果铺设“硬联通”的快车道;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协调、人文交流、品牌打造,构建起“软联通”的市场认同与情感链接。这种“双轮驱动”的合作模式,不仅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榴莲的热情需求,也带动泰国农产品产业链的升级,成为区域经济融合的一个生动范例。
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中泰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泰国的农产品依赖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及公平有序的贸易规则,通过继续深化“软联通”“硬联通”“心相通”,双方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谱写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泰国研究所所长 余海秋〕
来源/作者: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