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型智库建设和“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专题 > 专家观点

陈利君——南亚所新型智库建设情况

时间:2015/12/21 18:22:08|点击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智库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也指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同时,国家和云南省都发布了建设新型智库的意见。这说明建设新型智库将成为今后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云南省社科院南亚所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建设新型智库建设,并取得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南亚所建设发展情况

  南亚所是2000年正式成立的专门研究南亚问题的专业机构。其前身是社科院综合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特别是1997年社科院在我们所设立了南亚研究中心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所的一系列活动为南亚所的成立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我们所当时的领导任佳、王崇理及相关研究人员在印度核试验后的1997、1998年连续出访印度。二是1999年借助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的机遇推动了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会议在昆明的召开。三是1999年与省委政策研究室一起研究《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时提出了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并上升为全省三大战略目标之一。

  自南亚所创立以来,在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和社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南亚所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南亚研究基地。这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南亚研究在国内外的地位:一是在省内实力最强。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是全省人数最集中、研究实力最强、成果最多、研究资料最完整、影响最大的南亚机构。二是在国内领先。尽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地位不高,但南亚研究在全国的排位却比较高。尽管现在全国研究南亚的省份有20多个,但实力强研究机构并不多。在好几年前,国外就将云南列为中国研究南亚问题的四大基地之一(其他三个基地为四川、北京、上海)。目前,我院许多发展指标都处于全国前列。从中国四大南亚研究基地看,北京、上海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南亚的专业机构虽然比过去增加不少,但总体还不多。现最重要的是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他们的优势是教育部支持力度大,科研经费多;研究历史未中断过,资料最完整;研究设施多且最先进;研究人员多且有学生支持;渠道好,为教育部高校。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团队建设及与相关部门和实际工作的结合程度都不错,现每年我们所都要承担国家级项目。例如今年我们就承担了外交部的两项重要任务——孟加拉国6名高级学者访学及《孟中印缅民间交流与合作》课题研究。三是在国外有影响。尽管在世界上研究南亚的人员越来越多,但专门研究南亚的机构和人员主要在高校,如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随着中国崛起以及云南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地位提升,云南的南亚研究日益成为重要力量。现南亚国家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都到过云南,我们也积极与其建立了广泛联系。同时,南亚国家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到云南,例如在2000年时印度总统就专门会见了云南省社科院的领导和研究人员。近年来到我院的南亚国家领导和著名学者更多,包括南亚大国印度的历任大使及使领馆人员,就在上个月印度才上任不久的驻广州总领事还到社科院与任佳院长进行了座谈。

  二、南亚研究所推进智库建设举措

  1、坚持党管智库原则。国际问题研究不同于国内研究,有可能在国际交流、共同研究、出版发表文章等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尊重科研规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则,对学术问题探讨无禁区。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探讨和研究,只要以事实为根据,不弄虚作假、不哗众取宠。但是,由于我们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仅宣传必须有纪律,而且要坚持坚持党管智库原则,以国家利益为重。

  2、坚持以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为支撑。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发展并重的方针,把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每年都坚持有基础项目作为支撑,如出版中国—南亚书系、国情丛书、国别投资环境等。

  3、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智库建设需要人才支撑,为此我们把人才放培养放在第一位,大力支持和鼓励“走出去”研究、调研、学术交流、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等。可以说,我们所常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在外学习访问。现也有人在英国、巴基斯坦、北京等访学。

  4、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长期以来,我们所始终将国家和云南省关注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把服务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作为宗旨,积极做好科研工作,并努力提高科研质量。

  5、坚持开拓创新。除了在机制上不断创新及坚持公开公平原则、分配不搞平均主义,树立正能量外,还鼓励大胆探索,不断进行开创性研究,如与相关部门一起共同推进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成立全国第一个地方南亚学会、建设南亚网站、南亚数据库、在党的机关报开辟南亚专栏、研究开通昆明至南亚国家航线、加强印度洋研究等。

  三、推进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智库人才是专门人才,现有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难以支撑繁重的科研任务。

  2、体制机制缺乏支撑。目前的体制机制仍然是传统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人员管理及使用、科研经费分配及使用、走出去与引进来、成果评价等体制机制都不适应。

  3、经费保障。智库研究特别是国际问题研究不同于其他问题的研究,需要的经费、调研的地点、研究方法等与国内问题研究不完全相同,但目前仍然没有新的经费管理办法,许多科研工作仍处于“投入少、要求高、经费使用不便、激励不足”的状况。

  4、资料缺乏,信息化水平低。资料是开展科研的基础,信息化是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我院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出高质量的成果。

  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相关建议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但要建设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找准定位。新型智库不同于传统体制下的研究机构,它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人云亦云。同时,新型智库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研究工作,要坚持党管智库原则。为此,我们的智库建设需要把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2、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智库不是机关,也不是传统的事业单位,要不断开拓创新,特别是要淡化行政色彩,增强灵活性,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3、聚集高端人才。智库要以智取胜,这就要求智库机构必须聚集高端人才,并把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才有效整合起来,释放潜力、活力和战斗力,以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成果。

  4、创新研究模式。要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始终把提高研究成果质量作为智库建设的生命线。特别是要针对重大现实问题、前瞻性问题和长远问题开展深入的对策研究,深入调研,重视实际情况,讲真话、求创新,不断推出有影响、有价值、信得过、用得上的高质量的创新科研成果。

  5、 坚持长期建设。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我们所过去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绩,主要是长期坚持和有长期传统。例如我们经济所的老所长张怀渝就曾做过领导秘书,在他领导期间的研究成果就获得大量领导批示。之后我们所的领导又紧密结合实际,坚持做好决策咨询工作。建设新型智库同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这不仅是因为新型智库是新的,更重要的是,是否成为智库,需要社会评价,不是自我标榜的。

  总之,建设新型智库,使命光荣,任务繁重,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作者:南亚所/陈利君 责任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