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院庆30周年 > 专家文集 > 南亚研究所

陈利君:云南在中国与南亚经济合作中的优势

时间:2010/10/21 11:23:00|点击数:

 
【内容提要】:云南作为南亚的近邻,其地位是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理应在中国面向南亚开放中有所作为。现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带,以便为中国全方位开放作出贡献。
 
一、云南的优势和基础
       中国实施面向南亚开放的战略是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的西部省份中,云南是最有条件和基础建设中国面向南亚开放前沿地带的省份之一。
1.云南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优势
        中国与南亚山水相依,千百年来,保持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在历史上,云南与印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接壤的,因而滇印关系源远流长,相互影响极深。“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开通。这条从四川成都起步,经云南过缅甸抵印度的蜀身毒道,是中国与南亚最早的商道之一。在近代,滇缅印、滇藏印的通道也是畅通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史迪威公路”、“驼峰航线”和“中印输油管道”又把滇印紧密连接起来。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滇印经济、科技、文化相互交流,既增进了友谊,又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滇印商道上的古迹和遗址至今能让人忆及那昌盛的时代,成为今人开展合作和友好往来的丰碑。
2.云南具有建设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地理优势
        中国与南亚虽山水相依,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阻隔,交通一直不畅,影响了中国与南亚的合作与交流。西藏位居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均相对较差,修筑面向南亚的通道成本较高。云南与印度虽不接壤,但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均好于西藏,而且历史上就有通道进入南亚,现只要相对较小的投入就可贯通。如果说中国要建设通向南亚及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的话,云南应该是成本最低且最便捷的通道。
3.云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云南是第三座欧亚大陆桥的结合部,是沟通“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关键区域,其战略地位是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目前,南亚正在崛起,1990-2000年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5.6%,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如果通过云南把中国与南亚市场连为一体,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对整个世界经济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4.云南具有良好的基础
       云南是全国较早提出面向南亚开放的省份,是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中国连接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省份。为了推进云南面向南亚开放,云南省多年来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在省财政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云南对交通运输业加大了投入。目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6万公里,居全国第1位。投资上百亿元基本打通了滇西大动脉──昆(明)瑞(丽)公路,为进入南亚创造了条件。铁路除南昆、内昆、成昆、贵昆、滇越外,还兴修了广(通)大(理)、昆(明)玉(溪)铁路,再延伸可进“南盟”和“东盟”。航空已修建了10个机场,开辟了70多条航线,昆明已成为全国六大国际航空港之一。今后还将兴建文山、红河、腾冲等机场。水运除澜沧江━湄公河于2001年6月通航外,正在推进中缅陆水联运。云南学者与印度学者发起成立了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已先后在四国召开4次国际会议,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云南省委、省政府不仅把面向南亚开放写进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而且率团出访南亚,推进了云南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云南与南亚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则更多,仅云南省社科院1998年以来就接待了20多批来自南亚的官员和学者。这些都为云南扩大面向南亚开放创造了条件。
具体措施与合作领域
       中国实施面向南亚开放的战略需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先行动起来,云南正是这样的地区。当然,云南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带,实际是中国在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带。因而不能把其看成是云南自己的事,国家也应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建设开放前沿地带的时机基本成熟,基础条件基本具备,关键是要付诸实施。从当前的国内外环境看,近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
       云南经过多年努力,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2002年全省对外贸易额达22.26亿美元,是1980年的20.24倍;接待海外是游客130.36万人次,是1980年的63.59倍。到2002年底,累计利用外15亿美元。全省经济社会的市场化、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云南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还不高,外贸依存度低,引进外资规模小。特别是外国跨国公司进入云南的不多,影响了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此,今后要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建设。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提高民营经济比重。大力促进外贸、外资、外企的发展,提高经济外向型程度,扩大外资参与云南经济的地域和领域范围,让外资、外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扩大对外交流,增进友谊,发展友好关系。要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步伐,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云南开放、文明、诚信、友好的新形象,为外资进入提供便利条件。只有构筑起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扩大与南亚的交流与合作。
2.打通连接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经过多年努力,连接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仅“一步之遥”。只要再下点决心就能贯通。公路方面,大(理)保(山)一级公路已贯通,保(山)腾(冲)二级公路也贯通。目前腾冲至猴桥口岸为四级弹石路,猴桥至缅甸密支那的公路于2003年10月开工,明年就可通车。从德宏盈江出境到密支那的公路现在仍可通行,但标准有待提高。缅甸密支那到印度雷多为“史迪威公路”一段,长约300公里,有待修复。现印度特别是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非常想打通这一条公路。铁路方面,已修到大理,再延伸也可至密支那。航空方面,已开通昆明至仰光和曼德勒航线,2000年12月还开通了昆明至新德里首架商务包机,之后,东航北京至新德里航班经停昆明,但昆明至南亚国家的正式航班仍有待开通。这些都说明云南进入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已有相当基础,现在只要相对较低的成本就可贯通(特别是航线)。为此,云南要积极向国家反映情况,把泛亚铁路西线、亚洲公路网和滇印直航纳入国家建设和发展计划,争取早日建成中国连接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以便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服务。
3.提升BCIM论坛的地位
      孟中印缅(BCIM)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已在中国昆明、印度新德里、孟加拉国达卡、缅甸仰光召开了四次会议,先后发表了《昆明倡议》、《达卡宣言》、《仰光声明》,现已形成有官员、学者、国际组织等参加的会议,且正从“二轨”向“一轨”推进。四国学者已同意成立交通、贸易、旅游和机制四个小组,BCIM论坛秘书处设在昆明,以推进四国地区间的经济合作。BCIM论坛进一步发展,不仅可接纳更多有意向的东盟和南盟国家加入,从而融通中国、东盟和南盟三大市场,而且可在此基础上创建“昆明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更大范围的对话与合作。为此,中方要大力提升BCIM论坛的地位,先把其办成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建立相应的对话和协调机制,然后力促其成为国家级组织,在“昆明经济合作组织”框架内实现高官谈判磋商、领导人会晤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等。
4.推进地区间和城市间的合作
       云南与印度等南亚国家的一些地区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从地缘优势看,云南与印度东北部联系更为紧密。近年来,云南与印度东北部频繁接触。云南有关部门的人员到了印度的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等,印度阿萨姆邦的议员、交通部长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学者也到了云南。他们纷纷表示愿与云南加强合作,发展经济关系。2002年西孟加拉邦的学者还提出加强城市间的合作。鉴于这种情况,中国应率先推进像云南这样有良好基础和地缘优势的省份,与南亚国家开展地区间和城市间的合作。地区间的合作可先推云南省与西孟加拉邦,城市间的合作可先推昆明与加尔各答(称为KtoK合作)。为此,双方可签署地区间和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协议,相互结为友好地区和友好城邦,相互提供优惠待遇和便利条件。只要双方地区间、城市间不断加强联系和扩大经济合作的范围及领域,就会推进双边经济合作。
5.加大优势特色产业合作力度。
       产业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点。南亚国家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与中国互补性强。因此,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推进双方的产业合作,是扩大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从中国与南亚国家的产业结构看,可进行多方面的合作:⑴能源合作。南亚主要国家能源丰富,但开发水平较低,经常缺电,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已有多家企业表示愿与中国加强能源项目的合作,有的项目中国企业已进入。相对于南亚国家来说,中国及云南的能源开发技术水平较高,资源丰富,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鉴于南亚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由其全部出资较难,可采用工程承包以及BOT、TOT方式进入。目前采用BOT方式建成的最大电厂是印度的大博电厂(Dabhl Power Company),该厂由美国安然(Enron)公司投资近30亿美元修建,全球著名工程承包商柏克德(Bechtel)承建,并由通用电气公司(GE)提供设备,是迄今为止印度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中国及云南的企业没有这样的实力,但可在小水电建设方面有所作为。远期云南还可输电到印度。⑵矿产资源开发与贸易合作。目前,中国与南亚国家进出口贸易中矿产资源占有较大比重,云南也大量进口印度的铁矿砂、铝矿等,向印度出口磷、化肥等。因此,继续加强贸易合作,扩大双边贸易,是彼此经济互补性的需要。除此之外,中国及云南可直接到南亚国家去勘探、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与南亚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以提高其开发能力,扩大经济合作范围。⑶信息产业合作。印度软件产业发达,其出口额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硬件产业发达,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居世界第三位,家电、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朱镕基总理2002年访印,瓦杰帕伊2003年访华,都提出中印信息产业应加强合作。目前中印虽有不少企业相互到对方办厂设点,但还应继续扩大合作规模。⑷旅游业合作。中国及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正在从旅游大国(大省)向旅游强国(强省)迈进。云南自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2003年7月“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云南又多了一个旅游名牌。同样,南亚国家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众多名胜古迹和旖旎的热带风光,但开发的水平与中国及云南相差很大。如果南亚、东南亚和云南及中国联手发展旅游业,形成南亚、东南亚、中国(云南)旅游圈,将为各自的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看,生物技术产业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经济发展的热点。以印度为首的南亚国家不仅生物资源丰富,而且在某些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现已有一部分印度生物医药企业进入中国。云南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建绿色经济强省,又把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列为支柱产业,现又在加快天然药物产业的发展,争取在2007年把医药产业做到100亿元,2012年达300亿元。因此,生物技术产业有望成为中国及云南与印度等南亚国家合作的一个重点产业。此外,农业、机械、化工等领域也可找到合作的结合点。
 
载于《当代亚太》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代丽)

来源/作者:南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