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院庆30周年 > 专家文集 > 南亚研究所

胡 娟:浅析中印在与东盟国家关系中的竞争关系

时间:2010/11/8 16:58:00|点击数: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创建于1967年,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东盟已拥有近5亿人口、4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合作则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东盟横亘在中印之间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东盟必然成为了中印两国诸多利益的交汇点。
       随着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东南亚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往迅猛发展,贸易额成倍增长。2002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为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提供制度框架和机制保障,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以及技术引进、金融、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次区域或小区域合作等,从而促进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为中国崛起为世界经贸大国奠定雄厚的基础。然而在中国争取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的同时,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和区域性强国,在冷战结束后,也在结合国际形式的变化积极调整对外政策,印度从其所处地缘特点出发,提出了超越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走向东南亚的“东向”政策。 印度以故资深外交家J.N迪克西特曾经指出“东盟的战略和政治重要性对印度来说是不容置疑的,地处印度东南的东盟国家的政治和战略形式必然影响印度的安全环境。正如今天发展表明的那样,这些国家处在印度与亚太地区贸易通道关键位置上。”2002年,印度确立与东盟峰会机制,从而建立了第四个“10+1”,使印度成为与中、日、韩平行的东盟对话伙伴。继中国之后,印度也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此同时,印度还希望将“10+3”模式转化为“10+4”模式,使印度成为拟议中的东亚共同体的一员。                                                                                                      
        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把东盟比作一架大型飞机, 中国和日本是这架飞机的一翼, 印度则是另一翼, 这两翼保证东盟这架飞机能够顺利飞行与安全着陆。[1]难怪曾有媒体形象地比喻:如果把东盟比作窈窕淑女,中国和印度就是围绕在身边的两位小伙子。因此,在与东盟国家关系中,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印度在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中与中国的竞争态势是客观存在的。印度积极、主动地采取了“东向”政策,同东盟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主要动机之一就是制衡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印度前外交秘书迪克希特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东南亚政策已成为影响印度对东盟地区政策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国东盟关系的迅猛发展,使印度感到危机和压力,促使其加快“东向”步伐。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印度紧随其后的提出同样的倡议,要求建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多方努力。由于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客观上更加刺激了印度要平衡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的要求,以及印度急于要求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意愿。如今印度已经把同东盟建立联系看作是印度经济全球化尝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政治、安全的角度来看,东盟国家对中国、印度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中国来说,东盟是中国的和平崛起至关重要的伙伴。东盟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交界,是沟通两大洋的重要通道,对中国的南海经济主权和资源进口,有着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良好的中国-东盟关系,有利于打破一些西方国家“围困中国龙”的战略图谋,有利于粉碎“台独”势力拓展东亚“国际空间”的梦想,有利于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拉动日、韩,促进东亚合作,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对于印度而言,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战略意义也不亚于此,尤其是在近年来东盟在东南亚地区和国际上影响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作为东盟的直接邻国,印度和东盟在安全问题上互有需求。印度加强与东盟安全领域的合作,既可以为其融入亚太,“做有声有色的大国”找到突破口,又可以改善周边安全环境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促使印度寻求与东盟接触的另一客观原因还有南盟成立以来发展进程的缓慢与受挫。对印度而言,南亚联盟的发展既未扩大本地区的贸易规模,也未带来更大的地区安全。在区域内贸易方面,由于南亚国家多以生产和出口农产品、纺织品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各自的比较优势,导致内部贸易水平不高。印度对南亚联盟难以在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方面取得进展感到失望的同时,对东盟的经济成就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却深有感触,希望通过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摆脱自己在南亚联盟合作中的尴尬境地。[2]在印度看来东盟国家是印度融入亚太的重要平台。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参加2005年12月吉隆坡首届东亚峰会之后明确表示,东亚峰会为印度的“东向政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印度将加快实施“东向政策”,与东盟应尽快实现更密切更广泛的联系。印度的政治家历来强调,印度的利益决不能仅仅局限与印度洋。对东盟而言,印度也越来越被视为制衡其他大国的重要力量,东盟看好印度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希望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继续打出“印度牌”,平衡其他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这就更加促成了中国与印度在与东盟关系中的竞争和制衡。
       从经贸关系角度看亦如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市场份额,使中国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进军东南亚市场。有助于实现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出口渠道,扩大经济发展的空间,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同时,与资源和能源丰富的东盟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无疑有助于破解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能源瓶颈难题。对经济高速增长的印度来说,东盟拥有5亿人口,是大有潜力的投资地。印度同样希望建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同样有着较大的互补性,尤其在软件及服务领域,印度优势明显,双方经贸联系也在呈不断加强之势。印度政府至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推行以经济改革和吸引外资为特色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作为有着11亿人口的南亚大国,印度也越来越成为东盟国家瞄准的目标。虽然现在从比较中国-东盟贸易额与印度-东盟贸易额的数据来看,中国是绝对领先的,中国-东盟贸易依存度远远超过印度-东盟间贸易量。但竞争关系同样存在。东盟与印度2003年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早期收获计划。根据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从20061月1日起开始在自由贸易区计划下相互减免关税, 从2011年开始, 东盟消除对印度的全部关税(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除外)。印度则从2016年起消除对东盟的全部关税。东盟与印度将加强开发湄公河流域的合作, 修建一条连通印度与湄公河流域各国的交通网络, 其中主要是建设联通德里一河内的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高盛公司的报告曾指出,到2025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德国;到2035年,将超过日本。到2050年,印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左右增长到近16%。印度凭借其未来的经济影响力,必将成为决定国际市场和多边贸易体系状况的一个潜在因素。印度总理辛格明确表示,使印度经济参与全球经济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因此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印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从东盟国家的战略利益来看,发展与印度关系制衡中国在东南亚影响符合他们一贯推行的“大国平衡”策略。正如一位西方记者说的“ 东盟也认为, 印度在战略上非常重要, 因此也将迅速接近印度, 从牵制中国的目的出发, 开展平衡外交”。[3]1998 年5 月,印度实施核试炸后,中国立即行使安理会轮执主席的权力,协调其它成员国对其进行了谴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还一致对其实施经济制裁。相比之下,东盟出于亚洲“核平衡”的考虑,未对印度的核试验作出强烈反应。由于担心中国可能主导东南亚地区,加之东盟对印度核炸的温和反应,促使印度进一步实施其“东向政策”。[4]在东南亚“中国威胁论”长期占有一定市场,不少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印度一样怀有疑虑,他们也需要这样一张“印度牌”,有助于东盟发挥居间纵横,左右逢缘的作用。这也客观上使的中国和印度在与东盟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不可避免。
       虽然如上所述,中国、印度在与东盟关系上存在各种竞争,但近年来中印关系大幅改善是时代的主流。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东南亚,印度与中国之间将是一种健康的竞争关系”。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是印度实现“脱离南亚,加入亚太,进入世界市场”的目标、推行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东亚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是必然的。中国应理性面对,同时努力增强中印两国在东南亚的共同利益与合作愿景,未来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印度、东盟三边关系更高层次的发展与合作,以及亚洲时代的早日到来。
注释:

[1] Satu.P.Limaye, “India’s Relation with Southeast Asia Take a Wing”,Southeast Asia Affairs, 2003
[2]赵洪:《中国视角下的印度与东盟关系》,《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一期。
[3] 共同社金边电:《东盟开展平衡外交—接近印度牵制中国》,2002年11月3日。
[4] 赵洪:《中国视角下的印度与东盟关系》,《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一期。
原载:2008年云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代丽)

来源/作者:南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