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院庆30周年 > 专家文集 > 南亚研究所

胡 娟:中国和南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

时间:2010/11/8 17:08:00|点击数:

摘要: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军事威胁为重心、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观己经不能解释人类面临多种威胁的事实。当今世界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安全上的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存加深,加强对话与合作成为寻求共同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中国与南亚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合作的背景、现状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 南亚 非传统安全合作
       90年代中期以来,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对一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是,国家安全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在军事、政治和外交领域,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疾病蔓延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北京大学朱锋教授把非传统安全的“问题领域”也分为五大类:第一是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包括环境安全、资源利用、全球生态问题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第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个体国家或者个体社会失控失序而对国际秩序、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稳定所造成的威胁, 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人权、难民等问题;第三类是跨国界的有组织犯罪, 如贩卖人口、毒品走私等;第四是非国家行为体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冲击, 最典型的是国际恐怖主义;第五类是由于科技发展以及全球化所产生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例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基因工程安全。[1]
       中国和南亚深受非传统安全的严重威胁,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和南亚诸国合作的空间极为宽广,双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应该可以合作得很好。
一、中国与南亚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背景
1、中国和南亚国家都面临严峻非传统安全挑战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愈发成为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因素之一。甚至中国和平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控制。如,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破坏、污染和中国自身人口压力给发展造成极大影响:由于气候变化,近年来高温天气持续不断,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酸雨等现象越演越烈,导致黄河等主要河流断流和水资源短缺,危及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国过多的人口增加了资源负担,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粮食等问题带来压力;流行性疾病传播问题,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如果在中国这里人口密度大,尤其在中国西部或农村医疗资源紧缺的地方大规模爆发,后果将十分严峻。“三股势力”的威胁问题更是直接关乎到中国的国家安全。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一直在中国境内和海外制造事端危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端。2008年的西藏3.15事件和2009年的新疆7.5事件就是典型的“三股势力”策划下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此外,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求学、经商、工程承包以及参与维和行动的人数激增,遭受恐怖打击的概率也在上升,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都已经发生过数起案例。
       南亚也是深受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地区之一。恐怖主义造成了南亚许多国家的长期社会动荡、人员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南亚国家的恐怖主义组织包括了当今世界的各种类别,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地区是全球最危险的的恐怖主义组织——“基地”组织的大本营,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孟加拉国以及印度,活动着数量众多的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在斯里兰卡有泰米尔猛虎组织,在印度东北部有不少当地居民为主构成的武装组织,在尼泊尔也活跃着一些政治性武装组织。[2]南亚国家还面临很突出的毒品问题。国际麻醉品管制局2008年报告指出,近年在南亚地区查获大批安非他命和海洛因等毒品,显示南亚已成为这些毒品的新兴市场,同时由于毒品的容易取得,南亚也被作为东亚毒品生产地与中东市场之间的转运中心。此外,走私进入印度洋岛国马尔地夫的海洛因毒品,也有迅速增加的现象。印度合法制造的药物在南亚地区也遭到广泛滥用,例如有镇静作用的“配西汀(Pethidine)”和“可待因(Codeine)”等糖浆剂,被大批走私进入邻近国家如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国等。孟加拉国国在2007年查获走私进入的这类药物就超过7万片。尼泊尔则是印度大麻膏毒品的主要生产地,生产的大麻膏在印度、中国、香港、日本和泰国都有被查获的纪录。印度是鸦片主要生产国,供应全球合法市场的临床麻醉需要,但境内野生及非法种植罂粟的面积极为广泛。[3]
此外、非法移民、跨国犯罪、经济安全等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
2、中国和南亚国家相互信任不断加强
      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的改善,尤其是中印关系的改善、政治互信的加强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国很重视周边外交,长期坚持贯彻“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方针,南亚是中国的近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关系从瓦杰帕伊总理访华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实质性的改善。2003年6月,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时,双方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确认了双方“互不视对方为威胁”,表明两国致力于长期伙伴关系的愿望。此外,近年来,南盟务实合作进程加快。2004年,南盟成员最终达成并签署了在该地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亚自由贸易协定”,该协议已于2006年3月生效,7月开始实施。《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和实施,标志着南亚各国向地区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南亚地区经济将逐步融为一体,区域内贸易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中国-南亚经贸合作也将步入全面深入的发展阶段。随着南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与中国经贸科教文化合作的联系和接触日益增多,必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南亚关系。
3、中国和南亚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有共同利益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和南亚国家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如全球和地区气候变暖、水资源和环境管理、共同反恐等正成为中国和南盟国家领导人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合作应该大有可为并能同时惠及中国与南亚诸国人民的。尤其是水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既能提供南亚各国人民清洁的生活用水,有可改善农作物的灌溉质量,有利于森林草原植被的保护,更有利于中国与南亚诸国人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4]中国与南亚的能源合作潜力巨大。近年,印度积极呼吁加强南亚各国之间的合作,建立南亚能源圈,同时加强与亚细安、中国的合作。多边合作更有利于节约资本。比如能源管道的建设与安全,如果能将印度的油气管道与中缅油气管道连接起来,无疑大大缩短了中东、南亚油气资源到中国的距离。[5]
二、中国与南亚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状
       如前所述,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在成为影响中国和南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思想,积极落实“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化解热点,参与或促成一些多边机制,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6]相对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等一些其他国家,中国与南亚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非传统安全也在朝着合作内容越来越广泛,合作越来越深入有效的方向发展。
1、能源合作
       中国是石油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06年探明可利用储量为22亿吨,占世界首位1/3%,居世界第14位。但人均石油资源储量匮乏,人均拥有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人均产量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5。[7]受石油勘探技术的限制,中国勘探领域主要是陆相地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石油工业的后背资源严重不足,中国可采储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一些老油田产量的递减速度,储采比也逐年下降,2006年储采比已经降低到12.1年,即如果仅仅依靠中国自己的石油资源,仅有12年的供应保证。与中国比邻的东南亚、南亚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8]
       南亚人多油少,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0.5%,天然气约为1%,中国与南亚的能源合作目前并没有引起相关足够的重视。[9]中印能源合作包括第三地合作与印度本土投资开发。成功的典型比如中石油与印度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苏丹合作开发Malut油田、达尔富尔的大尼罗河石油作业有限公司等。上述典型中,利益均占与合作共赢是成功的经验。[10]受中巴传统友好关系的影响,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能源合作最为充分。巴主管石油和自然资源的国务部长汗·蒙盖尔甚至提出过,“巴基斯坦有意在本国境内为中国铺设石油管道,帮助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如果巴基斯坦能够成为中国石油进口通道的又一个选择,那将意味着中国进口石油的相当一部分可以绕开马六甲海峡,通过印度洋直接与产油地相连,这将大大提高中国能源进口的安全系数。[11]
2、反恐领域的合作
       目前为止,中国和印度已经几轮反恐磋商,并成功举行了两次联合军演。通过联合反恐训练增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增进在反恐领域的合作,为中印联手共同打击“三股势力”,促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更是由来已久,2009年10月13日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就任以来首次访华,吉拉尼强调,巴中友谊和巴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确保本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巴方愿与中方密切合作,巩固传统友谊,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双方重大合作项目不断取得更多新进展。巴方愿进一步加强两国反恐合作,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中国在巴机构、人员的安全。[12]
3、自然灾害、公共疾病等突发性灾害事件的预防应对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中国和亚洲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全球将近8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洲。中国和南亚各国同处于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夺走了20多万人的生命,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全球性灾难。海啸过后,世界各国在震惊之余立即加入前所未有的救灾计划,援救资金和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受灾国。中国和南亚国家作为近邻,在应对具有全球性灾害的时候应该建立长期的、有效的合作机制,采取具有全球性的应对方式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加强合作。此外,中国和南亚国家还需要在深化和规范公共疾病预防领域的合作。最近十多年来全球范围内几乎每年都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既非典、禽流感之后,2009年甲流始于墨西哥,继而蔓延于全球。中国和南亚国家都是人口密度大,医疗资源急缺的国家,中国与南亚公共疾病防控领域展开务实合作意义重大。
4、毒品贸易
       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地域形状近似新月,盛产利润极高的毒品鸦片,被称为“金新月”。20世纪末,“金新月”取代 “金三角”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类毒品产地。 金新月”同中国新疆喀什地区陆路相通, 2008年,新疆公安禁毒部门和边防、铁路、海关、民航等有关警种共破获“金新月”毒品走私贩运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其中外籍人员16名),占全年抓获贩毒嫌疑人的2.5%;缴获海洛因95.74千克,占全年缴获海洛因总数的66.3%。[13]目前新疆警方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亚各国警方进行全方位的国际警务合作,建立和完善查堵“金新月”毒品的工作机制,破获了一批跨境贩毒大案。
5、粮食安全
       亚洲开发银行2009年9月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说,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化以及其他气候变化将对南亚地区超过16亿人口的饮水和粮食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报告说,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和尼泊尔这4个国家尤其可能受到冰川融化、洪水、干旱、不规律降雨等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造成农作物收成减少。报告指出,如果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持续到2050年,南亚地区的玉米将减产17%,小麦减产12%,大米减产10%。世界上几乎一半的赤贫人口生活在南亚地区,那里的农民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因此气候变化对他们的影响特别大。中国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更是举世瞩目。但是,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依旧不乐观。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田被占用,两国土地损失的速度将超过土地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使粮食产量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间接用粮越来越多,粮食需求不断增长,因此产需仍存在难以弥合的缺口。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阿米特·密特拉曾经表示,目前是中印开展农业合作的最佳时机,中国具有良好的灌溉技术,小麦、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亩产量达到印度的2至3倍,而印度16%的耕地需要靠天吃饭。中国和南亚国家如果能展开长远的合作,双方的粮食安全就可以改善。
6、水资源管理
       中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低,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印度则更低。同时,两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需要采取调水的工程性措施进行协调。中国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水污染恶化趋势明显,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印度的水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与中国相似,但没有中国严重。长期以来,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印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多,双方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沟通。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如果中印双方能够共同探索出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对整个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尽管有许多的共同利益和合作潜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合作目前还多局限于高层的会晤,口头和书面的申明,合作比较松散。毕竟非传统安全的合作还刚起步,各国之间难免有所顾忌和不信任。但相信未来中国与南亚的非传统安全一定会朝着互惠互利,共赢合作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与南亚展开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意义
       面对非传统安全多样化的挑战,单个国家的行动往往难以奏效,国际合作才是有效地手段。非传统安全国际合作不仅促进和改善传统的大国关系,还使中国在地区多边机制的建设中日趋活跃。[14]
(一)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扩大中国与南亚国家共同利益,增进互信
       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可以促进和改善传统的大国关系。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和一些南亚国家之间有着隔阂,缺乏互信。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使大国在安全领域内的共同利益增加,大国之间相互借重与合作的一面更突出。拓展和南亚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是中国主动塑造和平国际环境、引导建立和创新亚洲地区秩序的重要实践。如前所述,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在成为影响南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由于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南亚一度成为国际恐怖组织活动最为猖獗的地区,因而南亚反恐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斗争。即使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也难以独力应对。面对威胁地区安全的挑战,南亚地区内外国家唯有在上述领域加强沟通、协调,保持九一一事件以来的合作势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国应该加强和南亚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这既有助于增进相关国家间关系,又能进一步促进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15]
(二)共同促进亚洲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中国与南盟成员国在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中国与南盟各国在反恐、应付自然灾害、打击跨国犯罪和防治传染病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合作,有利于亚洲的稳定与繁荣。2006年6月,胡锦涛主席继倡导“和谐世界”之后,又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员国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倡议,亚洲各国“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22]建设“和谐亚洲”,是在延续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升华中国的亚洲政策,也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主动塑造和平国际环境、引导建立和创新亚洲地区秩序的重要实践。其中,共建“和谐南亚”既是“和谐亚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和谐亚洲”长远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在中印同时崛起的背景下,这有助于减少有关国家不必要的疑虑和担心,也符合南亚地区和整个亚洲的利益。当然,作为“和谐南亚”的首倡国,中国除当身体力行外,还义不容辞需为此肩负更多责任并做出相应贡献。随着印度的崛起和国际反恐斗争的深入,南亚在国际战略格局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将继续上升。作为南亚最大的邻国,中国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以及同所有南亚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的有利因素,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与有关国家共同推动建设“和谐南亚”。显然,这有利于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大国在南亚的合作,也有利于南亚形成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三)有助于中国负责大国形象的建设,消除“中国威胁论”
       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应对全球性非传统安全挑战方面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中国在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展开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国际救援行动,之后又与南亚人民在大地震中并肩战斗。与传统安全相比,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敏感性不大。而且作为一个双赢的博弈,容易展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国外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敌对势力肆意攻击、丑化、歪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成就,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致使“中国威胁论”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在南亚,尤其是在与中国一同崛起的印度,中国威胁论历来不乏市场。对中国而言,与南亚国家展开平等、信任、互利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有助于南亚国家消除疑虑,驳斥“中国威胁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赢来有利的国际环境。
 
注释:


[1] 朱锋. “非传统安全”解析[ J ] 中国社会科学,2004, (4)。
[2] 赵伯乐:《非传统安全:南亚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南亚报告2008~2009》,云南大学主编。
[3]《联合国:南亚是东亚和中东毒品转运中心》,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hot_news/gd_20090220/200902/t20090220_982595.html
[4] 吴永年:《论21世纪初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政治经贸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5] 《中国与南亚能源战略的关键》,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09/1026/01/5MH0KO6V002524SO.html
[6]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9-07/28/content_18220116.htm
[7] 修光利,侯丽敏:《能源与环境安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8] 修光利,侯丽敏:《能源与环境安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9] 《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09/1026/01/5MH0KO6V002524SO.html
[10] 《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09/1026/01/5MH0KO6V002524SO.html.
[11]《巴基斯坦要做“能源走廊“能源合作拉近中国邻居》,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6/4225787.html
[12]《新疆开展国际警务合作打击“金新月”毒品犯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20/content_10689653.htm
[13] 《新疆开展国际警务合作打击“金新月”毒品犯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20/content_10689653.htm
[14] 傅勇:《非传统安全与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6页,2007年。
[15] 杜幼康:《南亚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南亚研究》2007年第一期。
原载:《云南60年:理论与实践创新--面向南亚的开发与合作》,200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代丽)

 

来源/作者:南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