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段岩娜,来自社会学所。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我在社科院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我想,我与七彩云南、与社科院是有缘分的。三年之前,我从九朝古都洛阳来到昆明读研,就被云南美丽的风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所吸引,三年之后,我又选择继续将自己的青春和未来在云南抒写。
读研期间,我们的一些老师就来自社科院,他们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待人接物的平和,都使我对社科院产生了深深的仰慕之情。带着这种崇敬,我参加了社科院08年面向社会的招考,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进入社科院工作。我很庆幸自己能进入社科院工作,能够生活在社科院这样浓厚的学术环境中,能有这么多整体素质较高的老师和朋友,使我能在进入社科院工作短短的四个多月中取得很大的提高和进步。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院情培训和参加各科学发展观学习小组的讨论会,使我对社科院的了解加深了很多,纳院长关于社科院的发展思路以及云南智库的建设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舞;讨论过程中各位专家结合科学发展观对社科院的学科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社科院未来的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我初步形成了人生职业设计方案,在如何做研究以及不断学习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计划,同时也形成了怎样将自身的发展和社科院的发展结合起来的想法。我们社科院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方面重要的咨询机构。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身后的共同体。我的未来和社科院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我如何筹划自己的明天,如何为社科院这个共同体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在社科院,有着优秀的学术研究传统,尤其是在关于云南的本土特色和地方性知识研究方面,这里有着丰富的图书资源,一大批优秀的各学科专家学者,还有大量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面对这个优秀群体的丰厚资源,我未来的职业构想正在形成。同时,对照自身的条件,面对云南的发展,我认为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养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我将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继续充实自己,向院内外各学科的老师请教、学习,争取早日把基础打得更牢固,把做研究的理论掌握扎实,把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选好题、深入社区做实地田野调查和研究,同时遵循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去钻研,力争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事情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为我们社科院这个大家庭,为云南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在具体研究方面,我将在院所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家庭社会学以及社区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长时期坚持下去。因为我认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既有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特征,又有着独有的地方性特征,在这片土地上,现代化的进程和传统的变迁,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多元,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延续,市场逻辑的延伸和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充满着无穷的张力和关联,所以,我选择家庭和社区的方向,是想在微观层面和地方性空间,去考察民族的互动、传统与现代的变迁,让我们的社会发展和政策运行拥有一个更具体的、可行的社会基础。
以上二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习,特别是学科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基础研究学习,首先练好自己的内功,就像民族学所王所长说的那样,甘心坐冷板凳,老老实实的干,把青春年华用在练好自身的内功上。
通过在社科院的四个多月的工作和学习,我想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就社科院的发展,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
首先,我希望社科院能够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人与人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年轻研究人员中间,能够形成一个自己的学术研究团体和沙龙,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术论坛等形式加强年轻人和各位专家学者的对话,以增强信息的沟通和观点的交锋,逐渐形成一种带领年轻人开展研究的机制。特别在近几年社科院的年轻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引导年轻人发展将直接影响社科院未来的发展。
其次,我认为社科院应该完善网站的建设。一个单位的网站是一个单位对外的形象和外界了解本单位的渠道,在网站上介绍各所的科研动态和专家最近的研究成果以及各位专家结合自己的学科就当前热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让省委省政府知道我们社科院在做些什么!让社会各界能通过社科院的网站获得知识、启迪智慧!在构建公民社会的今天贡献我们社科院的智库作用。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放飞的天空,都有作为人生风雨百年的安身立命之所。对于我,我想,通过各位领导、老师和朋友的帮助,通过社科院提供的大舞台,我会实现我的梦想和抱负,所以,我要说,社科院就是我的家,就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所。我深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仅仅意味着荣耀,更多的是责任,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奋斗,我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希望未来的路上,我们所有的同仁,能与社科院凝聚成的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更是一个精神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以上这些是我这次学习的体会和收获,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新进人员的引导和建议,我将终身铭记。
最后,祝愿云南智库建设取得成功!祝愿各位领导和老师幸福安康!祝愿云南社科院的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