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十分荣幸能加入社科院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家庭,从进社科院到现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温暖。从科研大厦的竣工到职工宿舍的建立,从食堂开办到生日蛋糕券的发放,从每周周五的学习讨论到新进人员的培训,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有了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更方便的生活条件和更积极的工作心态。
社科院是科研工作的沃土,是学术交流的广大舞台,是人才培养的优秀殿堂。全院的办院思路和各机关的工作职能,都把科研工作放在了核心位置,所有的其他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科研工作而存在并为科研工作服务;各种国际会议、学术讲座和青年学术沙龙的举行,不但为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我们青年一代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优秀的榜样。
为了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为社科院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会努力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
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能力,不仅是我们急需面对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们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责任。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不断变革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居危思进和以学习能力取胜的时代。
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人具有的一种潜质,这种潜质的发挥和变为现实的具体行动,既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守株待兔的结果,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
培养自己沟通协调的能力。“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一个人纵然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其能力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一定的人际关系,只有在一定的集体背景下个人的能力才能体现,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能力进行放大与倍增。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竞争激烈,只有借助众人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不平淡的人生。
培养自己心理调适的能力。社科院作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流学术阵地,对我们青年一代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繁荣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加大,危机感增强,对变化的、更高要求的工作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加强自身心理调适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承担和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社科院网站是社科院的门面,是对外宣传和交流的平台,是科研工作的缩影,是我院信息化建设的体现;院内网络是我院职工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坐班人员的工作基础,是办公环境的必要补充;而社科院信息公开网站的建立又为我院对外信息公开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信息中心是我院的科研服务的机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社科院的门面更漂亮,通道更宽敞,工作更“透明”。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发展对理论研究、战略规划和政策咨询的需求正呈巨量增加的态势。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有更大的作为,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素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智库建设是社科院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在这个推动社科院发展的重要使命下,智库建设也为信息中心提出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机构特点和人员的专业技能,积极地投身到智库建设中,以网络为依托,把智库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智库的功能和效应;同时,信息中心人员基本出身计算机专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为智库建设献计献策。作为信息中心的一员,我愿意接受机遇也愿意接受挑战。我会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努力为社科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
(责任编辑: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