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院庆动态    |    主题征文    |    贺信贺电    |    网上展览馆    |    视频播放    |    专家文集    |    返回首页    |   

    从学生到“社会人”(作者:黎志远)

  •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0/8/16 11:38:00 阅读次数: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是人事处的黎志远。站在这里非常感慨,四个月前,迷茫的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现在却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参加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演讲活动。在学校里呆了二十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作,感觉就像是在长江产卵、孵化又游回大海的大马哈鱼一样,新鲜、兴奋,又有一点紧张,感觉海天辽阔,终于可以一显身手,同时也担心前面未知的旅途。在这里,我非常庆幸我能够加入到社科院这支队伍,在人事处开始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站在这里,我很想真诚地感谢我们处里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让我在人生的这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地如此温暖,不厌繁琐地教我、提醒我处理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看着大家严谨、热情地工作,我也明白了工作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工作是不能逃避的职责,它定义我的存在并且给我自由。在学校里,我可以逃避所有我不想面对的东西,可以旷课,可以找别人代替做作业,但工作不行。工作就是工资,它一直都在那里,不能逃避,只有自己去完成。
           以前看过某一位老先生写的“每一个人都是由他的工作来定义的。”在学生时代的我不大能感受这句话的确切含义。现在,我明白了。工作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固定感。读书就总是从一个城市飘向另一个城市,和一群又一群的短暂的相聚然后离开,而且也不知道将来自己能做什么。现在,我知道了我有了可能会共事一生的同事,知道了自己每天为什么在努力,知道了学习可以用来干什么,也知道了自己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没有理由、毫无目的地挥霍自己的青春。工作定义了我的存在。
           当我拿到工资卡的时候,我感到从头到脚的畅快,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话,“一百年来,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架起一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以前,我每个月都找家里寄钱的历史也一去不复返了,从此,我也站起来了。其实,工资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我有了选择的自由。自由真的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而社科院的工作给了我这些,对此,我深深感激。
           肯尼迪讲,“不要去想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些什么,而要去想你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我感谢能够在社科院工作的机会,同时我也想自己能为社科院做些什么。我期待自己能够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学习,参与到社科院的建设中来,贡献自己些许的力量,去见证它从繁荣走向繁荣,从去见证它的光荣和梦想。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温曼)
Copyright (c) 2011 版权所有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 邮编:650034 电子信箱:information_yass@163.com

维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 访问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