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社科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而这种特殊的感情来自我与社科院特殊的结缘经历。
四年前,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了社科院的一个特殊的机构,它既是社科院的一部分,又有“NGO”的性质。也正是因为这种性质,让我——一个本科生能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并结识了勤勉、务实、富有社会责任感、以农村发展为己任的领导和一群热情、实干而富有朝气的同事。大家一起讨论项目建议书、一起撰写调查报告、一起心系着云南农民的未来和发展的境况。工作中,大家想的是自己能做什么,如何尽最大努力为项目、为我们的工作对象——农民作贡献;生活上,大家不在意自己能够拿到多少,而关心的是同事会有些什么困难,需要些什么帮助。在这里我既找到了事业上的伙伴、学习上的师长,又如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馨。岁月如梭,不察,时间竟一晃过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关心的只有工作的研究中心,关注的只是农村发展研究工作。虽然研究中心是社科院的一部分,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要成为“社科院的人”。
2007年1月23日,研究中心被正式授牌成立为社科院的一个所。这一天,是我到这个机构以来最隆重、大家穿得最正式的一天。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曾经工作的机构性质发生了变化,机构的名称也随之改变。然而,不变的是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态度,不变的是机构成员在一起形成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不是“社科院的人”的我,除了不能全部参加社科院的活动以外,也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在一些需要研究所参与的事务里,我与社科院开始有了一些“亲密接触”,如,作为所里的一员,参加集体的新春团拜会演出;或者是在同事们都出差的时候代他们去参加院里的会议等等。在这些“亲密接触”中,我看到了社科院拥有众多的专家和丰富的人才,他们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从事自己的研究,并且独树一帜。但是同时也了解到社科院有不少的“闲人”,他们不用坐班、不用合作项目,只需要每周打几个照面和年底交几篇论文。也有一些人,社科院的工作只是他们的“兼职”,而他们却每天忙碌于学校、企业或者是某某培训机构。他们是“社科院的人”,但是做的不是“社科院的事”。那时,我想:“社科院真浪费,那么多的人才不干事,那么多的资源不用。要是把所有资源拧在一起,那他们的影响该有多大呀。”虽然那时的我依然不是“社科院的人”,但是做的却是社科院的工作,确切的说,是社科院一个所里的工作。我以为我可以以这样的身份在这个研究所里一直平静的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一年以后的政策变动打破了这种平静,我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以及和社科院的关系问题。
后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考试、面试,我——一个在社科院工作了四年的“非社科院人”,成为了社科院的新员工。
在过去的几天里,为了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社科院,我认真地参加了新员工培训,仔细地倾听着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对社科院的各方面的介绍。从中,我了解了社科院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大家畅想和规划的未来,才知道自己以前认识的只是社科院的一个侧面,而社科院的院领导和众多有志发展壮大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们却是我以前没有认识过的。在这里,既有享誉中外的专家,也有默默辛苦工作的行政人员;既有坚持信念、几十年如一日,钻研在自己研究领域的老学者,也有蓬勃向上、勤奋攀登学术殿堂的年轻才子。并且,这里的人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需要经得住现代社会中泛滥的金钱、权力和物质的诱惑。作为科研人员,更需要的是:耐得住性子扎根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走得下去调查了解最基层的信息;静得下心去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途径。这里的人既不能生活在真空里,又不能被世俗和物化的社会所牵绊。他们拥有的是一种真正的社会责任感,把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当作自己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基础,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献智献策,推动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
记得才踏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说过:“如果你想当官,请不要来这里;如果你想赚钱;也请不要来这里;如果你想实践一份社会责任,欢迎你来到这里,这里有你最理想的平台。”而社科院的集体目标就是搭建和完善这个平台。无论是为党委政府服务,还是为民众服务;无论是创新学科、理论,还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都不要忘记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并且时刻实践这种社会责任感。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社科院的人”。
作为一个与社科院有着特殊情缘的人,我很感谢有这段特殊的经历,使我在同样的事情上可以有“局外人”和“局内人”的对比。曾经,我自认为对社科院非常熟悉,但其实很陌生;而现在则是当自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来重新熟悉社科院。这种再认识、深认识,使我获得对社科院不一样的理解。
作为一个社科院的新员工,我希望在崭新的起点上与社科院这个大家庭同荣辱、共发展,在社科院的智库建设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为一个“社科院的人”,我要一如既往地坚守学者的社会责任感。现在的我不再仅仅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对农村发展研究的原始感情,而更应该具有的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对社会、尤其是对农村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在科学的殿堂里,我将用学习、勤恳、严谨、务实、坚守的态度来实践这份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