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 > 专家视点

郑云跃:充分运用大数据推动智库建设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时间:2019/6/19 11:22:26|点击数:

  ——访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郑云跃研究员

  2019年6月12日至13日,第七届“中国一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南亚、东南亚等19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学者、政要参加本次论坛。论坛期间,应邀参会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郑云跃副院长接受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的采访。郑云跃副院长基于贵州大数据运用于智库建设的成功实践,重点介绍了大数据对智库建设的意义、智库建设与大数据深度融合需要处理好的关系、以大数据为抓手推动智库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的具体举措等方面的内容,并就构建南亚东南亚大数据库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务实的建议,为推动大数据视野下的智库建设提供了新思考。

 
郑云跃副院长应邀参加会议  张晓东/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郑副院长,您好!贵州院在大数据运用于智库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郑云跃副院长: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最近几年,贵州在大数据发展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在大数据安全产业园专门对全球和国内重点区域的大数据运行、运用和安全实施监测和防止境外攻击方面成效显著。同样,智库系统在运用大数据、拥抱大数据、促进智库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贵州发展大数据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培育全民大数据意识,各地各行各业都要拥抱大数据、运用大数据、培养大数据意识(理念)、培育大数据市场(消费市场、运用市场),因此社科院系统、智库系统也有这个任务。贵州社科院称之为“社科云”,科研成果通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和智能化、立体化、可视化展示,大大增强了智库成果发布的可读性,在研究手段、研究方法方面运用大数据也大大提高了智库的工作效率。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大数据对智库建设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云跃副院长:大数据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发展与智库建设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数据科学和数据产业的发展为智库建设和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拓宽了智库的研究视野和思路,提高了智库研究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改变了智库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

  我认为,大数据对智库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数据为智库建设提供超常规发展的机遇。通过数据开放、汇聚、流通和交易,拓展智库研究数据来源,节约智库研究前期资料收集、调查研究时间,大数据可以缩短科研时间,提高调查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大数据关联分析可以有效为科学研究理性推演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智库成果质量和效能;二是大数据为智库建设带来严峻挑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资料分析、常规研究、简单研究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工具实现,传统智库的很多功能被大数据运用替代。大数据的全样本数据特征对智库科研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在如此大的挑战背景下,智库必须寻找差异化的发展空间,只有差异化的研究才能体现智库特征;三是大数据为智库建设带来转型升级的压力和动力。在大数据时代,要求各行各业都要拥抱大数据,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拓展自身知识结构、拓宽自身知识格局,提高科技手段运用能力。智库机构要运用大数据破解和再造科研流程,用好、用活、用足大数据。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智库建设与大数据深度融合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郑云跃副院长:首先是要处理好数据资源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智库首先是数据资源的使用者,必须以多种手段拓展数据资源来源渠道,让数据提供者有意愿、有动力向智库提供数据,这对智库来说是必须破解的难题。社科院系统可以进一步深化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以数据共享推进对双方都感兴趣的研究成果生产落地,以成果激励数据提供者,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市场主体合作,用市场化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和共赢,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用数据共益机制推进深度研究,实现社会价值的共同提升。

  二是要处理好大数据技术运用与高质量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用大数据技术运用助推科研成果快速形成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要突出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创造性和人文性,大数据毕竟是一种技术,它需要人的思维和创新去弥补、克服不足。

  三是要处理好智库运作机制与大数据运作机制之间的协调关系。数据资源作为一笔财富和战略资源,其价值在于使用以及背后的汇聚、流通、交易、交换和加工等,这些活动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来推动和实现。现在智库建设资金来源通道普遍狭窄,受到一定的限制。智库是否可以从事盈利性活动,法律上没有明确。现在大都将智库界定为非营利性活动,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智库的日常运转更多依靠财政拨款、非市场化手段。因此智库拥抱大数据、运用大数据需要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如何以大数据运用为抓手推动智库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郑云跃副院长:一是组建并培育智库自身的大数据研究队伍。跨学科、跨部门组建科研团队,并赋予这支队伍更多、更灵活权限和运转机制,把握好大数据的科研机遇。最近几年,国内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内部纷纷成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和人才培养,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沟通。目前,百分之八十的数据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智库建设应该更加重视抢占大数据来源制高点;三是建立智库大数据资源中心。激活沉睡的智库资源成果,吸纳更多的社会数据资源和研究成果,为提高研究质量和开展深入研究、细分研究、非对称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那么,构建南亚东南亚大数据库需要妥善处理好哪些问题?

  郑云跃副院长:一是确定好数据聚通用机制。让南亚东南亚各个国家数据资源提供者之间的数据汇聚、融通、使用成为一件很有意义、很具战略眼光的大事。从长远来看,构建南亚东南亚大数据库是惠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一件大实事,但如何让这一远见卓识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子项目需要落实。比如双方权利义务问题、数据的标准问题、数据的跨领域流通问题、数据安全与数据效用发挥问题等,这都需要南亚东南亚国家用开放创新的方法予以破解和探索。

  二是建设好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建设,选址很重要,关系到今后巨量数据的安全、效用发挥、具体运营成本等现实问题。建议优先考虑在贵州落地大数据中心,贵州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和能源优势,无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威胁,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富士康数据中心、苹果数据中心、阿里数据中心、百度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和三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数据中心等都纷纷设在贵州。

  三是用好大数据库,以大数据库为纽带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联系。当南亚东南亚大数据在各国和地区间安全有序流通时,一定会促进数据背后人们的活动,经贸往来、分工合作、文化交流更加紧密,进而反向推进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间紧密合作,所谓“心手相连、命运与共”,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

  郑云跃简介

  郑云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等研究,是省委重要文件、重大报告起草主要成员,省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组织研究起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等重要文件文稿,组织起草省委主要领导在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全会、经济工作会、省委中心组学习、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和中央领导同志来黔视察汇报提纲等重要文稿。组织参与国发〔2012〕2号文件、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调研起草工作。

  组织开展《支持贵州发展总体思路及综合政策研究》《大数据战略》《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推动黔中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等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课题研究;编撰《政策学原理》《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析》等;搭建省委决策咨询博士高端论坛、黔中经济区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平台,集聚国内外优秀高端人才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

  (采访、整理:念鹏帆)

  

来源/作者:信息中心/念鹏帆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