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 > 专家视点

郭学堂:中印需深化战略互信,共同推动亚洲的可持续性崛起

时间:2018/6/27 16:21:13|点击数:

  ——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郭学堂教授 

  编者按:近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第六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论坛以“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新时代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务实合作”为主题,围绕推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构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家关系为议题开展为期两天的研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门户网站编辑代丽围绕会议主题专访了出席本次论坛并作主旨发言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郭学堂教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郭学堂教授 李月/摄

  郭学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国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兴趣主要有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中美关系、中印关系、地缘政治、南亚印度洋地区问题等。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中印两国重新开展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中印之间的合作取得哪些成绩?

  郭学堂教授:在过去的五年中,2017年是中印关系最困难的一年,中印之间发生了以洞朗对峙事件为主要代表的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所幸的是,在中印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度过了危机阶段。2018年以来,中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机,尤其是今年三月份以后,中印两国之间的外交部门开始对话磋商,促成了今年4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的非正式会晤,会晤期间达成了战略层面的共识:

  一是中印双方对国际格局大的变化和影响达成共识。随着美国战略的调整,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地区安全问题上采取的提高关税、打贸易战、搞单边主义、以及不断“退群”等行为,使中印两国感受到美国不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者,而是阻挡者。中印两国都明白,两国未来的发展都需要依靠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多边方式来解决经济和地区问题。比如说在伊朗核危机问题上,中印之间开始出现共识,因为伊朗离印度很近,中印两国是伊朗两个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对伊政策的变化将影响整个地区的安全和贸易发展,中印之间从战略上开始认识到美国这样做对中印发展都不利,两国必须合作来共同应对这样的战略挑战。中印两国都需要把主要精力聚中在经济发展问题上,这需要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这是中印两国达成的战略共识。

  二是中印两国开展合作是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首先从中国层面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多的是侧重经济领域的合作,而印度是我们“一带一路”合作中最大的市场,少了印度的参与,我们的“一带一路”就不完整。印度是否支持“一带一路”则另当别论,但我们依然要改善和印度的关系,采取的对策就是我们要从战略层面上加强合作,因为“一带一路”需要和平和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印度的合作。还有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优质产能向外转移也需要印度的市场。其次,从印度方面看,它也需要发展国内经济,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提高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所以印度的国际战略也需要外部的支持,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上先进,而印度缺乏资金和技术,所以中印两国从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上都有共同的需求。最后是两国战略层面上,双方都需要稳定的中印关系,需要稳定和和平的南亚环境和周边环境。这是双方在自身战略需要的层面达成的共识。

  两国关系出现转机和新的发展契机还得益于印度自身的对华战略的调整。印度在过去几年来对中国都采取了比较强硬的外交政策,尤其2016年和2017年,印度对华外交更多是带有对抗性,充满了愤怒的情绪。印度在洞朗危机之后慢慢明白,这样的对华外交政策并没有给印度带来实惠,不利于印度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印度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它对印度利益的破坏力要远远大于对中国的伤害,于是开始调整对华外交政策。同时,印度对中国执行强硬的外交政策,不仅恶化了中印关系,同时也恶化了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总体来说,过去几年来,印度周边环境总体来说是走向恶化的,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恶化的居多,这严重危及到印度的发展战略目标,而改善周边关系的关键在于改善中印关系。所以,印度在今年三月份开始逐渐主动改善对华关系,双方外交部门开始对话磋商,印度在西藏问题上开始变得非常谨慎等等,中国也很快给印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双方很快开始了新的经贸和边界磋商、水文信息交流等等,最终促成了双方最高领导人在武汉的非正式会晤,从战略上在最高领导层达成共识。

  印度在三个方面照顾了中国战略需求:一是印度说不把中国当成敌人,而是合作伙伴;不把中国当作对手,而是推动印度发展的推动力,这是印度驻华大使三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的观点。印度一直担心中国在包围它,这种表态说明其心态上有了调整。二是印度宣称不再担心中国与印度的邻近小国发展关系,比如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印度表示乐见中国与印度的邻国发展关系。三是在“美日印澳”四国集团问题上,印度明确表态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加入任何集团和组织来对抗第三国。印度从三个战略方面缓解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忧虑,开始打消中国在战略上对印度战略的疑虑。武汉会晤后,中国也照顾印度方面的战略需求,使战略互信得到增进。印度明年进入选举年,存在着很多变数,我们对印度也不能抱特别高的希望,但两国关系如果照目前的路子发展下去,进一步增进两国的战略互信,两国合作得到加强是非常有希望的。

  我在今天上午所做的《中印合作推动亚洲的可持续崛起》的发言中提到,中国和平崛起了40年,如果印度也能够和平崛起40年,两个国家和平崛起的时间加在一起就是80年,这80年在21世纪已经占了大半,亚洲崛起就是肯定的了。但是亚洲要和平崛起的话,印度首先要改善和中国、巴基斯坦的关系,共同推动亚洲的合作与发展,特别是要加强与南亚地区的合作,这样整个亚洲才会强大,才能崛起。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中印之间的合作面临哪些困难?

  郭学堂教授:一是2019年印度进入选举年,政党之间的轮换对中印合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二是印度对中国的疑虑不会完全打消,印度对中国的担心是依然存在的。中印的合作是否能更进一步的加强,亚洲崛起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更多取决于印度本身对中国的战略互信和外交政策。虽然按照两国关系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未来中印合作的前景广阔,但是未知数在于印度对华政策的摇摆性,这才是双方开展合作的真正的困难,而这些困难更多表现在印度方面,而不是中国方面。三是外部因素的挑战,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域外国家的战略调整,域外国家对该地区事务的卷入都可能导致该地区局势的不稳定。这些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对中印之间的合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中印之间如何克服困难,增进战略互信,加强合作?

  郭学堂教授: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战略互信。我认为目前两国的战略互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战略互信,这点非常关键。二是要加强中印两国的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比如说,加强中印之间的旅游合作,现在中印双方的旅游合作比较有限,相比中国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之间的旅游合作,中国人去印度旅游的人数少的很。这和两国人口大国和邻国的情况很不相称。中印在旅游业方面合作空间很大,困难是如何改善印度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包括酒店、饮食等服务,满足中国游客的需要。三是中国在印巴和解中的作用。印巴和解对整个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既可以发展巴基斯坦的经济,也可以减少恐怖主义势力的威胁,中国在这些方面是可以做沟通工作。总之,希望印度从其国家战略层面、从建立两国战略互信层面、和从推动整个南亚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层面开展与中国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印巴和解的进程,共同推动亚洲的和平崛起、共同推动亚洲的可持续崛起。

  访谈时间:2018年6月15日上午

  访谈地点:第六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会场

  访谈资料整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代丽

  审核: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王国平

来源/作者:信息中心/代丽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