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访谈 > 访谈

张蕴岭:构建信任关系,加强主动性 中央和地方协力推进中国与南亚的合作

时间:2014/7/29 13:03:58|点击数:

    

  近日,以“互联互通—构建新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在论坛现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编辑部代丽、孙喜勤围绕会议主题采访了出席第二届“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先生。

 

  问题一: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推进中国与南亚,或中国与孟印缅几个国家的合作?

  张蕴岭:这个计划推出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去年五月份,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印度的态度有所松动,中印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希望这能够给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带来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目前,孟中印缅次地区合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客观上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要的对象国——印度,跟我们缺乏相互信任,缺乏相互信任是导致孟中印缅计划难以推进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当然了,也未必要等中印之间把互信建立起来了才能推进这样的地区合作。因为,地区合作主要是从利益出发的,就算是互信度不是很高,合作也是可以考虑,可以商量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一方面在中央的层面推动中印两国之间的互信。另一方面,云南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应该发挥积极性。体现在对印度的关系上,云南要让印度的地方政府意识到与中国的合作是有利益的,云南得把这些利益体现在什么地方总结出来,不能光讲孟中印缅地区合作很好。我们得告诉印度好在什么地方,对印度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它是一个共赢的项目,否则印度很容易以为中国那么积极推进,好像就是中国能够得到最大好处。

  我认为,在未来孟中印缅发展合作的过程中,印度仍然是一个障碍,就算是缅甸和孟加拉国非常积极地推进,恐怕也难以取得进展。另外一种选项就是我们能不能暂时撇开印度?能不能中国、缅甸和孟加拉国之间先展开合作,再寻求与印度的合作。另外一个潜在的障碍是缅甸的民主化进程,缅甸的民主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下一届领导人是谁?他对于孟中印缅地区合作、加强与中国边境省份的合作,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还无法知晓。所以,我们还需要未雨绸缪。如果缅甸在这种合作中不能看到自己能够得到多大的利益的话,只是使得中国进一步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或者影响力伸展到印度洋,为中国提供(地缘)便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只能得到一些边缘的好处的话,这种合作就推行不下去。

  第三个,孟中印缅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对外开放,为发展中国云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合作,还是另有别的目的。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刚开始的时候,目的只是为了推动云南省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云南的对外开放,促进云南这种边疆省份的经济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中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讲清楚。孟中印缅到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还是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一部分?语焉不详。从云南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必一定要等中央把这个概念明确了,云南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另外,孟加拉国的重要性要突出。孟加拉国有吉大港,吉大港是深水港,濒临印度洋,是通往海洋的通道,考虑到缅甸方面面临变数,所以我们要加紧与孟加拉国的联系与合作,为我们边疆省份以及整个中国西南周边地区寻找一个新的出海口,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周转的余地。

 

  问题二:您刚才更多地谈的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其现在的机遇您认为有哪些方面呢?

  张蕴岭:第一,总理已经亲自出面,把孟中印缅地区合作从“二轨”推到了“一轨”,,印度方面也做出了一定回应,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第二,中国牵头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为云南周边地区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云南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争取把孟中印缅地区的开发、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开发银行的建立结合起来,为下一步孟中印缅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供政治、金融上的便利。

  第三,中国—南亚智库论坛上,来了许多国外的智库机构,如印度观察家基金会,我们可以先与这些基金会建立良好的联系,通过智库机构,来逐步消除相关国家政府的疑虑,这个计划推进的成功希望才会大。

 

  问题三:在建设新丝绸之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过程中呢,如何加强与南亚地方合作组织之间的对接与互动?

  张蕴岭: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意识到,丝绸之路真正的发扬光大,是由民间推动的。在中国,没有民间组织推动这件事情,一直是政府在推动。中国缺少真正的非政府组织,所以现在建设新丝绸之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还只能停留在政府合作的层面上。

  第二,我们中国政府没有非政府组织,我们也不信任外国的非政府组织,本来新丝绸之路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行各业争相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的事情,不应受政府管辖。现在的状态是,政府指导下的一些机构,根据政府的指示,跟对方相关的机构去合作,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比较有限。

  第三,现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印度对中国充满了警惕和防范,这种情况下,发挥中国与印度地方的机构和组织之间的合作渠道就特别重要。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印度政府对凡是和中国有关的事情都扣得很死,导致印度的地方组织对和中国展开合作的兴趣寥寥。但我认为,中印学者在学术层面上加强沟通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可以开展一定的合作,如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就比较成功,实现了南亚国家智库间的沟通,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常设性的机构,比如说秘书处,建立一个常态的信息沟通的渠道,定期来开会讨论合作的动向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学界有责任为工商业界发掘合作的机遇。学者应该研究,与孟印缅开展合作,可以从哪些领域入手?有什么样的商业的机会?市场在哪里?可以合作的机构有哪些?

  第五,建立孟中印缅信息库。包括相关国家的图书资料、政策法规、市场调研、研究成果、发展情况等,加强基础研究及信息的收集。

  第六,加强人文交流。人文交流的是次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与国之间人文交流的日益频繁必然带动经贸、互联互通的发展。云南应该鼓励学者、青年学生走出去,到南亚国家去学习、生活、研究、工作,同时,也要加派艺术团、代表团的互访。

 

  问题四:张老师,您刚才提到可以与南亚国家开展一些经济、人文方面的合作交流,那么您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蕴岭:智库是我多年力推的,我参与创建了四个论坛: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和南亚。智库有两个特点。第一:为国家服务。第二,超越现实。智库要想到未来,它想的是怎么化解,而不是怎么去争斗。所以,智库首先得认识人,了解人。智库和一般的学术研究不一样,它是提供政策研究,直接向政府提出建议,得到政府的支持,政策性的沟通做好了,智库才能具备生命力。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现在还不是太活跃,还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让讨论更多,发言更少。现在中国周边的智库基本上由西方基金会、西方大的机构所垄断。

  智库的作用是,第一,认识人。建立与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联系,通过智库,再认识其国内的其他机构及人员。第二,交流思想。在论坛上,大家一起探讨,各国学者都会把大家的思想带回去,通过适当的方式体现在他们未来的研究上,向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等。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与中国周边的20多个国家召开了一次 “中国周边智库论坛”,各国智库都同意将来建立一个合作机制,叫做“中国与邻国智库网络”,即“THINK-TANK NETWORK FOR CHINA AND NEIGHBOR COUNTRIES”。

 

  问题五:您在论坛的发言上提到RECP,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张蕴岭: RECP就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由十六个国家组成的自贸区,包括东盟十个国家和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它是由东盟倡导,得到所有国家支持,上一届中国主持了两轮谈判,下一轮谈判轮到澳大利亚主持。通过十六个国家的经济部长会议来推动谈判。

  在论坛的发言中,我本来想提考虑构建中国南盟的自贸区和构建中国南盟的政治安全合作框架、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但考虑到我提的太多,而且构建中国南盟的自贸区和构建中国南盟的政治安全合作框架还为时过早,现在先开展经济合作,下一步再考虑实施。

 

  问题六:您在发言中还谈到了中国应该更清醒地参加RECP,而不是TPP,是为什么呢?

  张蕴岭:因为TPP它主要是全面开放,高度开放新规则,它涉及到很多新的领域,过去自贸区不涉及的,比方说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竞争政策、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等,这些东西都要规范化。比如,国有企业不能有垄断地位,不能有特权等;劳工标准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工资水平等。我把它认定是发达国家构建的,来制约后发国家的竞争力的。因为像低劳动成本、国家干预、低环境标准,这是发展中国家后起发展必然经过的阶段,它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所在,有了这些优势,投资才会往这些国家转移,如果把这些标准提得很高,那谁还来投资?所以在发言中我特别强调,中国和南亚发展中国家合作要有新的模式,就是不仅仅要开放,还要合作。而这个TTP没有合作,只有开放。开放+合作,才是双赢的合作。

 

  张蕴岭简介

  张蕴岭,男,1945年5月生。196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1986年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专长于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内担任的主要职务还有:中国亚太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国际学部主任委员。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特聘或客座教授。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代表专著主要有《中国的崛起与世界秩序》、《中国与亚洲区域主义》、《未来10~15年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亚洲现代化透视》、《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中国与亚洲区域主义》等。

  (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宣传组 孙喜勤整理)

来源/作者: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宣传组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