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访谈 > 访谈

第五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高端访谈系列之郭学堂教授访谈录

时间:2017/7/14 10:56:49|点击数:

  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需要“解放思想”

  2017年6月12日至13日,以“新机遇、新思路、新举措“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务实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在中国昆明召开。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宣传组代丽、孙喜勤围绕会议主题,与出席本次会议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郭学堂教授进行了访谈。

  问:当前孟中印缅区域经济建设面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学堂:孟中印缅区域经济合作概念自上个世纪末提出以来,已经引起了四个国家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讨论。2013年5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并与印度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同年12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昆明举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之后,工作组分别于2014年12月在孟加拉国和2017年4月在印度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实事求是地讲,四年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仍然停留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商贸流通、人文交流等方面凝聚共识和制定联合研究报告的层面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停滞不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缺乏战略共识和互信。自2014年6月莫迪政府上台以来,中印战略和政治互信逐渐降低,出现了“信任赤字”。突出表现为印度从一开始就怀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进而采取措施干扰项目的推进。从根本上说,印度的这种反应还未摆脱传统的权力均势思维,不仅没有把“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看成是印度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机遇,反而不断采取外交和军事行动进行抵制,试图把已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排挤出南亚和印度洋。就中方来说,也开始担心印度可能失去外交独立性而选择走上“对抗中国”的道路,也怀疑莫迪政府是否真的把“发展经济”放在战略的首要地位。在印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际,中印关系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但是两国还需要花很长时间“建立互信”。另一个原因是,在孟中印缅四个国家中,孟加拉国和缅甸无论从政治和经济实力,还是从地理和人口规模看,都无法与中印两国相比。孟缅两国经济缺乏互补性,在基础设施上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的条件。尽管两国从政府到民间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抱有很大兴趣和很高期待,但却难以主动挑起建设这一走廊的重任,也缺乏足够的信心。实际上,在和印度专家学者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印就这一走廊的建设思路和重点很不一样,印方强调人文交流的引领作用,而中国强调基础建设的带动力。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中印“不在同一频道上”。面对这一难以回避的现实,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同时也要转变观念,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问:如何破解当前难题,共同推进孟中印缅区域经济建设?

  郭学堂:第一、要防止“语言错位”。“经济走廊”不是真的“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也不是真的“腰带”和“公路”,它们实际上指的是一个通过经济要素互联互通而实现的经济发展网络,集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利益共享、文化交融于一体,目标是实现共同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由经济血脉相连,并没有相互排挤的意思。从根本上说,它们是多方共同的行动,而不要被误解为单方面的行为。第二、要学会“解放思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这种着眼于发展国家实力的思想解放使中国正确选择了改革开放道路,也一次次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这种务实做法很值得其他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国家借鉴。一个国家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通过自我封闭而实现强大。第三、要采取“双轨行动”。从当前南亚地区的政治生态和经济融合状况看,“多边”思维对整个地区互联互通和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将“双边”与“多边”两种合作方式结合起来。“双边”可以是“多边”下的双边,也可以是国际关系常态下的双边,比如正常开展中印、中缅、中孟的经贸和投资关系,印度同样可以开展正常的良性竞争,通过自贸区、产业园等双边合作项目加快国家间经济合作步伐;同时,也可以通过“小多边”推动“大多边”,比如先期加快中缅孟、印缅孟三边合作,后期再进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双边与多边两种方式不是相互对立和对抗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推动的关系。实际上,无论何种方式,只要有助于各国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融合,都是值得尝试的。

  郭学堂简介

  郭学堂,河南鄢陵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获法学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上海美国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国际战略、中美关系、中国外交、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成果为“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背景及思考”、“霸权周期论的贫困—兼析美国霸权是否走向衰落”、“抓战略机遇,避战略风险:析新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的价值回归”、“The Energy Security in Central Eurasia: the Geopolitical Implications to China's Energy Strategy"、"Maintaining An Asymmetric but Stable China-U.S. Military Relationship”、“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理论和对策新思考”、“新世纪国际体系变革与大国博弈的新特点”等30多篇论文。《中国威胁谁--解读中国威胁论》(合著)、《国际关系学:理论与实践》(主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集体安全体系研究》(专著)等5部著作。译著有《五十年伤痕—美国的冷战历史观与世界》(上下卷)、《危险的国家:美国从起源到20世纪初的世界地位》(上下卷)等。

  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宣传组 代丽、孙喜勤整理

来源/作者:代丽/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