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陈晓未: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基层实践——以呈贡为例

时间:2025/11/26 16:26:30|点击数: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2025年4月发布的云南省委一号文件也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乡村治理体系重点任务之一。与时俱进地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对于加强集体财产管理、促进集体财产保值增值,以及促进农村集体财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实际管辖6个街道、29个村改居社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41个,其中,村级29个,组级112个。各社区通过积极探索,成立25家社区全资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运营社区集体财产。2024年9月以来,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的部署安排,呈贡区成为“采取超常规措施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科学监管体系”的全国试点。在试点工作中,呈贡区以刀刃向内不回避问题、深入剖析主动整改问题、完善制度形成科学监管体系为主线,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摸底、排查、整改工作,并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呈贡经验”,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的“三资”管理混乱、监督缺位等问题。

  一、构建农村集体“三资”四级协同监管网络

  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纪委监委的强力推动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呈贡区通过明晰各级职责、畅通联动机制,创新构建了“区级统筹、街道主抓、社区主责、小组参与”的四级协同监管网络。这一模式的最大优势是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打破了层级壁垒,实现了监管力量的有效整合和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级统筹。呈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扛起统筹责任,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专责,在区级层面协调指导各街道抓好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工作。为了改变以往“三资”监管机构责任边界不清、统筹衔接不畅、职能弱化等问题,呈贡区完善《呈贡区关于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组织机构职能责任的规定(试行)》相关政策,明确和细化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纪检监察机关、巡查机构等16个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组织机构责任。

  街道主抓。为了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量与“三资”体量不匹配的问题,各街道按照机构改革职能设置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辖区内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管理、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采取定员定岗的方式保证有岗位履职。街道纪工委与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联合推动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形成“监督整改+指导整改”的合力,有力保障街道与社区之间、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顺畅。

  社区主责。为了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等问题,呈贡区明确和细化社区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管责任,全面实行社区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各社区只设一名报账员,有效规范了社区财务管理。

  小组参与。呈贡区全面清查核实29个村级和112个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台账管理,补充登记了遗漏固定资产,实现了对小组一级集体资产的全面掌握,摸清最基层的“家底”。

  二、创建“坚决直面问题、清查排查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

  在采取超常规措施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科学监管体系的试点工作中,呈贡区对村改居社区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查,以集体资金和合同为突破,紧盯历史挂账清理,全面核查清理资产权属,建立详细台账并分类监管,创建了“坚决直面问题、清查排查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

  清查核实与问题排查同步安排。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从先行先试到全面铺开清查核实工作。自接到试点工作任务后,呈贡区高度重视,区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呈贡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议,调度专项行动及安排部署试点工作。区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呈贡区农村集体“三资”试点工作调度会议。针对需要区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由各街道上报,区政府办形成问题清单交由各职能部门进行分析解决。各职能部门成立10个工作组对6个街道进行交叉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先行启动了万溪冲、古城2个社区集体“三资”清查核实,随后全面铺开至全部社区。对照操作规程和流程图,通过“三查、三访、三比对”的方法,对社区集体“三资”进行清查核实。

  直面问题与分门别类解决问题同步推进。呈贡区按照全面开展底数清查、分批分类建立清单、对比核实逐项清账的工作流程,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以专题会等形式综合分析研判问题性质,查找依据,提出问题处置意见和措施。对整改类问题,交办相关主体进行整改;对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交办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同时,按照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和长期坚持三类推进问题整改,督促问题整改销号。建立“双反馈”机制,即问题处理完成后向试点工作专班和街道双反馈。开展对试点工作期间发现问题“回头看”,完成问题处置核查工作。

  三、建立跨部门多主体数智融合的监管机制

  呈贡区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中,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监督资源,强化科技赋能,探索建立了跨部门联动、多主体协同、数智融合的监管机制。

  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农业农村、纪委监委、自然资源、财政、审计、教育体育、文化和旅游等多部门联合大监督格局,多个部门按要求提供所需信息、资料,并安排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处理问题,通过定期会商分析研究试点工作进展。

  “监管+监督”联动机制。区农业农村局与区纪委监委通过明确分工与高效协同,形成了“监管整改”与“监督整改”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区农业农村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三资”清查、制定完善监管制度、开展业务培训及督促问题整改;区纪委监委则专司“监督的再监督”,聚焦清查与管理中的不作为、乱作为及贪污侵占等违纪违法问题,并严肃执纪问责。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监管创新。在农业农村部的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加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的应用,2025年8月启用昆明市纪委搭建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进行工作监管。

  第三方专业机构引入监管过程。引入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公司、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公司、科研机构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发挥其在财务审计、资产估值、法律风控、档案管理、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有效破解了一些历史久远、牵扯多方、证据缺失的挂账问题。

  四、形成全周期全流程闭环式监管制度体系

  呈贡区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涵盖“清查核实—问题整改—制度完善—日常监督”全流程的闭环式制度体系,包括“三查三访三比对”清查核实方法、“双交办、双评估、双反馈”问题处置机制、“1+17+1+1”标准化、可视化、透明化管理成果体系、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体系。该体系将“三资”监管的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了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制度链条,实现了“三资”监管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1+17+1+1”标准化、可视化、透明化管理成果体系。形成“一张图、十七张表、一个报告、一张清单”的标准化成果体系,一张《社区土地资源现状图》和《资源清查汇总表》等17张表格,通过可视化、空间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图表,将社区集体“三资”的家底以数据形式彻底摸清、精准记录,形成一套完整的“明白账”。通过一个《社区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核实工作报告》和一张《社区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清单》,精准分析、研判和聚焦“三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为后续的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和制度建设提供直接依据。

  农村集体“三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体系。按照“区级、街道、社区、社区集体公司”四个层级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管理”五大类,呈贡区创新搭建了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制度体系,并指导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下设公司或者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按照行业规范建立公司章程和公司管理制度。

来源/作者:社会主义论坛 责任编辑:张雪